近日,天奇股份和亿纬锂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共建锂电池“制造—应用—逆向回收—再生利用”的全链条闭环体系。通过强化回收网络、高效分选和再生利用等逆向供应链关键环节,共同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价值链,为了提升产业链韧性,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当前锂电池回收行业协同趋势显著。在退役电池量持续攀升、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头部电池企业纷纷通过合作实现技术、渠道与资源的深度互补。这种协同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盈利能力,也为推动行业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废旧电池产生量快速增加,电池回收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据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82万吨,2028年起将超过400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有望突破280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天奇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这次和亿纬锂能的合作是基于全球锂电产业链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涵盖资源共享、技术协同与市场联动。根据预测,三元锂电池再生材料的需求已远超公司现有产能,公司将适时通过技改提升回收规模,尽力满足下游客户对再生材料的高度需求。
近年来,电池回收领域企业合作持续深化,包括上游矿企、电池制造商、车企及第三方回收公司等多方通过合作或合资加码布局。例如宁德时代与蔚能、蔚来、特斯拉等企业达成电池回收合作;巴特瑞科技与迪诺思新能源携手共建回收网络;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计划在全球布局100个服务网点,推动电池回收体系全球化。
尽管锂电行业当前处于调整期,碳酸锂价格持续在10万元/吨以下低位徘徊,电池回收材料的经济性有所减弱,企业业绩出现分化,但行业正从“分散竞争”转向“生态协同”。企业通过技术共享、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协同,逐步提升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亦有望改善。
总体来看,锂电池回收行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企业间战略合作日趋紧密,协同构建全产业链闭环成为主流方向。在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利用率不足等挑战的同时,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集约化。政策持续加码助推行业门槛提升,未来市场竞争将更依赖技术革新、渠道掌控与资源整合能力。预计随着供需关系逐步改善与政策高效落地,2025至2026年锂电回收行业有望步入理性、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