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迪诺思与亿纬锂能联手破局动力电池回收赛道

迪诺思与亿纬锂能联手破局动力电池回收赛道

2025-10-29 09:59:26 来源:新能源新材料开发与再生利用
200        0
简介: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来临,行业迎来了战略性拐点。近日,北京迪诺思新能源科技与惠州亿纬锂能近日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系统性布局,共同打造覆盖全国的闭环式回收服务网络。这一强强联合有望重塑行业格局,引领锂电池回收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次战略协作不仅推动了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完善进程,更在即将面临大规模电池退役潮的行业背景下,探索出创新性的商业化回收路径。
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来临,行业迎来了战略性拐点。近日,北京迪诺思新能源科技与惠州亿纬能近日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系统性布局,共同打造覆盖全国的闭环式回收服务网络。这一强强联合有望重塑行业格局,引领锂电池回收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次战略协作不仅推动了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完善进程,更在即将面临大规模电池退役潮的行业背景下,探索出创新性的商业化回收路径。伴随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窗口期的全面开启,建立规范的电池回收处理体系已成为产业链各环节亟待解决的战略性议题。

01 电池退役潮下的强强联合

北京迪诺思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通过山西迪诺思及海南省鑫煜新能源科技公司等下属企业建立的区域性回收网络,已在华北、西南等重点区域完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

亿纬锂能作为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了从核心材料、单体电池到智能管理系统的全产业链技术覆盖。

此次战略协同将深度融合双方在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涵盖原材料生产、梯级开发、再生利用以及国际化回收网络建设等关键环节,构建数据互通与商业联动的战略合作框架。

未来,双方将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机遇,联合推进离岛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

02 千亿级市场迎来爆发期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研究团队发布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年退役规模预计将达到82万吨,行业即将迎来首个集中报废周期;2028年后,年度退役规模将呈现几何式增长,突破400万吨,对应市场容量将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


回溯产业发展历程,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生产起始于2015年前后。考虑到动力电池普遍具有5-8年的使用周期,自2023年起,首批投入使用的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且未来数年报废量将呈持续上升态势。

根据行业技术标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初始容量80%以下时,便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需求,需进入回收处置流程。值得关注的是,退役电池仍具重要资源价值,其包含的稀缺金属元素可加工提纯,这将显著降低我国在锂、等战略资源领域的进口依赖。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理事长王小康指出,在现有发展态势下,到2030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超过300万吨。届时,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400亿元,较2022年行业实际规模实现近10倍的增长。

03 从“分散竞争”走向“生态协同”

当前锂电回收产业正加速形成资源共建的生态格局。在退役规模扩大化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主流电池厂商正积极通过战略联盟构建回收体系,推进技术能力、流通渠道与原材料供给的有机整合。

产业链参与主体的合作态势持续深化,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电池生产企业、整车制造厂商及专业回收机构在内的多方力量,正在通过战略协议签署、联合体组建等多样化形式增强产业协同。具体案例层面:


天奇自动化工程集团与惠州亿纬锂能建立战略协作关系,致力于打造覆盖"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完整价值链;

巴特瑞科技与北京迪诺思新能源确立深度合作关系,重点将在产业数据互联、资源调配优化、网点联合运营及技术创新应用等领域展开协作。

这种产业协作范式不仅强化了参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更有力推动了行业标准化进程与绿色发展机制的形成。随着高效率回收体系的结构性完善,产业资源配置将更趋优化,带动运营成本下降与综合效益提升,最终为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低碳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我感兴趣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广西 - 桂林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河南 - 焦作
2025年11月21日 ~ 23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