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诚信在科技创新领域硕果累累,不仅荣获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2项、优质工程2项、工法6项,还斩获国家专利授权17项、软件著作权2项,并在多个国内外重大项目中实现技术突破。
东兴铝业公司坚持“稳产即增效”的管理理念,科学配置资源,优化生产组织,实现了稳产高产。电解铝产能释放效率显著提升,1400台电解槽中1399台高效运行,开启率超99%;嘉宇新材料公司铝材产能利用率持续领先,56条铸轧产线、6条冷轧产线满负荷生产,铝卷产量增加4000吨;嘉信新材料公司精准调控产能配比,铝棒产量超计划3%。
华银铝业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矿山部门更是主动作为,推行领导干部挂点采场制度,现场指挥协调,有效解决了地面附着物迁移、道路修建及维护等一系列难题,为高品位采场的顺利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季度,公司成功落实高品位采场用地572.11亩,获取高品位矿量123.40万吨,原矿堆场存矿量充足,为后续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4月11日,伦铝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铝库存均出现显著下降,分别降至44.2万吨和20.6万吨,创下新低。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对铝市供需格局转向的预期。中国需求复苏信号明显,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1.1%,新能源车和光伏组件产量显著增长。同时,海外供应扰动加剧,澳大利亚铝土矿罢工和几内亚雨季影响运输效率。低库存环境下,铝价有望快速反弹,4月11日LME铝价上涨1.2%。
蚂蚁集团、哈啰出行和宁德时代于4月10日达成战略合作,聚焦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等领域。合作涵盖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搭建、电池后市场服务完善等,旨在推动两轮出行智能化与电动化。宁德智享合资公司落地宁德,换电服务覆盖广,助力智慧城市样板计划推进。此次合作还带动铜铝等工业金属需求增长,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如加速两轮电动车标准化进程、吸引更多资本投入绿色出行领域,推动交通领域低碳转型规模化落地,重塑两轮出行生态,促进产业链升级。
韩国Hylium Industries与工业气体生产商AirFirst签署合同,将制造和供应大型液氢储存系统,助力AirFirst扩展氢气基础设施,向客户提供国内氢气供应。这份协议还能展示Hylium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可靠性。Hylium是韩国首家实现液氢技术本土化的公司,产品涵盖氢能全产业链,目前正筹备技术专项上市IPO,以扩大在氢能市场的影响力。AirFirst成立于1975年,为韩国及其他地区供应多种工业气体。
4月14日,斯莱克发布公告,宣布与江西分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投资约1.6亿元建设苏州斯莱克精密结构件项目(二期)。项目选址在分宜工业园区城东片区,新增厂房面积约22000㎡,总用地约40400㎡。此次投资旨在完善新能源电池壳业务产能布局,满足周边客户需求,通过建设数字智能化生产线,提升产能规模,加深与下游电池厂商的合作,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深圳新星4月14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0万元至3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016.19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5万元至5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192.46万元。业绩变动主要得益于电池铝箔坯料项目的满负荷生产销售、冷精轧产品销售比例扩大、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回升以及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
英国新能源科技公司Octopus Energy Generation在韩国开展太阳能投资,这是其亚洲可再生能源计划的一部分。通过Sky基金(ORISCSp),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建设20个太阳能发电设施,预计每年可生产140兆瓦的可再生电力,满足4.5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些发电场规模从小型到中型不等,初期重点在韩国中西部地区,主要供应制造业和科技等行业。此外,Skygreen还计划将总装机容量提升至500兆瓦,并考虑发展电池储能和陆上风电等技术。
高盛最新预计2025年全球铝市场将出现58万吨的过剩,此前预计为短缺7.6万吨。铝价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跌至每吨2000美元的月度平均低点,随后在2025年12月回升至每吨2300美元。到2026年12月,铝价预计将达到每吨2720美元,低于此前预计的每吨3100美元。2027年,铝价预计平均为每吨2800美元,市场将面临72.2万吨的供应缺口。这一预测反映了全球铝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对铝价的影响。
伦敦上市公司Caledonia Mining将其津巴布韦子公司CMS以2235万美元现金出售给Cross Boundary Energy Holdings。CMS旗下有一座12.2兆瓦太阳能发电厂,为Caledonia的Blanket矿场供电。按销售条款,该电厂会继续依独家购电协议为矿场供电。此前,Caledonia在财务顾问IHAdvisory管理的招标程序后与CBE签署协议,出售电厂,旨在聚焦核心黄金开采业务,同时让Blanket矿山能用清洁能源,自身也能重新分配资本促增长。
4月14日,鑫铂股份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安徽鑫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重庆战新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鑫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投资协议》,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年产2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预计6个月内投产。此次合作将提升鑫铂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拓展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
阿波罗公司和Summit Ridge Energy达成协议,阿波罗将投资4亿美元组建新合资企业,共同运营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太阳能资产。Summit Ridge是美国大型商业太阳能资产所有者,业务范围广,项目众多。此次合作是阿波罗在能源转型领域持续投入的体现,其过去五年在气候和能源转型投资方面成果显著,还推出了可持续投资平台,设定了明确的清洁能源和气候资本部署目标,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和工业脱碳。
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该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等。加氢站包括单独建设的加氢站、加氢合建站以及制氢加氢一体站等多种形式。新建、改建、扩建加氢站需符合布局规划和规范标准,且要按照建设项目程序报批,工程建设要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标准,竣工后要验收备案,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CMB.TECH与达门造船厂合作,推出了一款27米长的氢燃料ASD拖船ASD Tug 2713 FF-H2。该船配备双燃料系统,能在使用氢燃料时消除多种污染物排放,远超环境法规要求。其80吨系柱拉力不受影响,还配有模块化存储系统,可储存736公斤350巴的氢气,最多可携带16个氢气瓶。在无氢气时,也能用160立方米的纯柴油储罐运行,其排放标准高于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和欧盟Stage V标准。
北欧港口呼吁欧洲工业界响应欧盟《清洁工业协议》,推动环保燃料如氢、甲醇和氨的生产与使用。港口强调协议执行的紧迫性,敦促各国政府在能源价格、基础设施和法规方面采取措施。鹿特丹港务局计划在未来五年改善港口及周边环境,包括建设阿玛利亚港、翻新罗森堡船闸、拓宽长江运河等。此外,港务局还将在Prisma项目下,使用氢燃料疏浚船进行绿色疏浚试验。
4月10日,国轩高科带着全球首款积木式充换电系统和多款储能新品亮相。这个积木式充换电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能为纯电重卡等专用车辆提供“五分钟极速换电”方案,还能搭配移动板车上门充换电,实现“电找车”,大大提升了充换电效率。单个积木电池包带电量高,操作方便,还有智慧服务,建造成本低,能应用于多种场景,目前全链路产品矩阵已覆盖。此外,国轩高科还展示了多款明星储能产品,也获得了广泛关注,还与多家能源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4月14日,华电黑龙江区域牡丹江穆棱3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完成,正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关键阶段。该项目是黑龙江省“重点项目”之一,位于穆棱市以南30公里处,规划建设30台单机容量10MW的风力发电机组和一座220kV升压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0.42万吨,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戈壁滩上,博州光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2025年4月13日,第10000面定日镜成功组装下线,这标志着光热电站镜场建设接近尾声,为2025年全容量并网目标奠定基础。恒基能脉作为设备供应商,在现场打造智能化组装车间,凭借优化工艺和紧密协作,确保定日镜组装精度和反射效率行业领先。未来,各方将齐心协力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推动项目如期并网。
新疆吐鲁番1吉瓦“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取得重要进展,300兆瓦光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鄯善县七克台镇,总装机容量1吉瓦,包括900兆瓦光伏和100兆瓦光热发电储能项目,还新建了1座220千伏汇集站。由浙江火电EPC总承包,2024年11月11日首次并网,如今达成300兆瓦光伏全容量并网。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吐鲁番地区提供约20亿千瓦时绿色电能,减少约204万吨碳排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在若羌县建设了一个10万千瓦光热(储能)+90万千瓦光伏项目。该项目采用塔式聚光集热发电技术,镜场面积65万平方米,要安装30万面定日镜,目前已进入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完成。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9.6亿千瓦时,可减少大量煤炭使用和污染物排放。项目位于若羌县铁木里克乡,占地25300余亩,总投资56亿元,采用小镜片、低支架技术,抗风性强、成本低。它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降低发电成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强新能源调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期间,欣旺达储能的移动储能车从广东惠州跋涉5000+公里亮相北京,展示了其在移动储能领域的创新成果。这款移动储能车不仅具备高能量密度和灵活性,还能满足矿山油田、电网企业、新能源汽车等多种场景的用电需求,推动储能技术向智能化、多场景化发展。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储能展上,因湃电池展示了业界首个「满电电芯扭转试验」,一块满电状态的电芯在被扭转成麻花状后依然没有冒烟起火,电压、电流、温度全程稳定。这一试验不仅引起了现场观众的轰动,也刷新了行业对储能安全的认知。因湃电池通过车规级安全标准和技术创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极致安全、可靠、经济的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动储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4月14日,长安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致力于让用户实现“能源自由”,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这一举措将显著提升长安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4月10日,“粤塔携手启新程 共享丝路新机遇”新疆塔城地区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沙湾市签约5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212.58亿元。其中,沙湾市与中科新能源投资(广东)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43亿元建设3GW不并网风光发电、10万吨电解水制氢及50万吨氢制绿色甲醇项目,推动区域绿色能源发展。
维京邮轮全球首艘氢动力远洋邮轮 Viking Libra 已于意大利安科纳的 Fincantieri 造船厂开建,预计2026年底交付使用。该船总吨位约54300吨,配备499间客舱,可容纳998位乘客。Viking Libra 将搭载液氢储存系统与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最大发电能力可达6MW,在航行中可实现零排放。此外,维京还下单建造其姊妹船 Viking Astrea,预计2027年交付,这标志着维京邮轮在绿色航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4月12日19点36分,易门铜业新建阳极炉成功试生产,顺利产出第一炉阳极铜。该项目是易门铜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设计年产15万吨阳极铜,总投资8976.99万元。项目的建成运行,将助推易门铜业实现产业延链补链,产品从粗铜转型升级为阳极铜,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1日晚,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关税更新指南,对《美国统一关税表》(HTSUS)中的20项税目产品免除了14257号行政命令下的“对等关税”。然而,太阳能电池并未被列入豁免清单,主流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仍需缴纳高额关税。这一政策调整对光伏产业的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积极应对贸易风险。
韩国政府周二宣布,将把对该国至关重要的半导体产业的支持金额增加至33万亿韩元(约合232.5亿美元),较去年公布的26万亿韩元增加约四分之一。这一举措旨在应对美国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帮助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应对成本上升的问题。韩国政府还将把针对芯片行业的财政援助计划从之前的17万亿韩元增加到20万亿韩元。
近日,随着华电凯升木垒雀仁光伏储能一站并网投运,新疆电网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09.7万千瓦/3371.3万千瓦时,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各省份第一。储能项目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新疆电网的新能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