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土壤修复技术

> 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420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江苏众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2023-10-19 16:35:07
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地下水循环井(gcw)技术起源于德国,应用于欧洲和美国的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目前国内对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gcw技术是在同一座地下水井的不同深度上同时进行抽水和注水,在含水层内可形成即具有垂直方向也具有水平方向的三维流场,在此强制形成的流场作用下,溶解于地下水中和吸附于土壤孔隙中的污染物会随水流被不断循环到处理单元被去除。gcw与抽除处理和原位曝气修复技术相比具有修复速度快、单井修复面积大、不改变地下水位和流向、不易产生拖尾的优点。但其设计和建造的复杂度较高,目前在国内的应用还很少。

3.gcw井多采用单井结构,根据具体循环动力或修复方式的选择,又可分为单层井和双层井结构。通常gcw井内需要安装较多的循环或处理设备,所需井体的尺寸大,井径通常大于300mm,最大可达1m。且井体结构复杂,每座井至少有两个筛段,多的可为4、5个,填料时需要分层控制不同类型填料的厚度。因此单井gcw井的建造费用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将单井拆分为双井,并将单井的功能分配给双井,这样就降低了每座井设计和建造的难度,相应的降低了整体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能带有设计和建造简单,维护方便的技术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抽水井和注水井,所述抽水井包括抽水壁管和抽水筛管,所述注水井包括注水壁管和注水筛管,所述抽水筛管的埋入深度大于注水筛管的埋入深度,且注水筛管位于地下水饱和层,所述抽水井和注水井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水井盖和注水井盖,且抽水井盖和注水井盖之间固定安装有处理单元,所述抽水井盖和注水井盖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水管和注水管,且抽水管和注水管分别贯穿抽水井盖和注水井盖后伸入抽水筛管和注水筛管内,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连与抽水管和注水管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井盖上固定安装有曝气管和抽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抽气管分别贯穿抽水井盖后延伸入抽水井内,且曝气管的下端靠近抽水井的井底设置,抽气管的下端靠近抽水井的井口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井的内壁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尾气吸附单元,所述尾气吸附单元内填充有挥发新有机物吸填料,且尾气吸附单元内设置有曝气管固定座和抽水管固定座,所述曝气管固定座和抽水管固定座分别与曝气管和抽水管相匹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抽水泵、地下水吸附箱

和光催反应箱,且抽水泵、地下水吸附箱和光催反应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头尾依次相连,所述地下水吸附箱内插设有净化芯,且净化芯位于地下水吸附箱内腔中的一段上固定连接有污水吸附芯,所述光催反应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光催化反应网,且光催化反应网上端涂覆有tio2光催化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催反应箱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隔板,且光催反应箱上盖有紫外线灯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管和注水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堵器,所述防堵器为内部填充有滤芯的柱形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曝气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曝气头,且曝气头贴近抽水井的井底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井和注水井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m,且抽水筛管和注水筛管之间的距离为3~20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双井的gcw井的结构更为简单,每座井仅由一段可透水的筛管和一段不透水的壁管组成。设计简单、材料易得,通用性强,有效降低了建造费用。

15.2、双井分担了单井的功能,因此每座井的负荷强度变小,井径可以较同样循环量的单井减小,可降到60~85%。

16.3、每座井的功能更为单一,省去了阻隔器,将处理单元外置方便了循环处理系统的安装和维修,进一步降低了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建造和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处理单元的正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尾气吸附单元的俯剖视图。

21.其中:1、抽水井;2、注水井;3、抽水壁管;4、抽水筛管;5、注水壁管;6、注水筛管;7、抽水井盖;8、注水井盖;9、曝气头;10、曝气管;11、空压机;12、抽气管;13、抽气泵;14、尾气吸附单元;15、处理单元;16、抽水泵;17、地下水吸附箱;18、光催反应箱;19、防堵器;20、净化芯;21、污水吸附芯;22、光催化反应网;23、透明隔板;24、紫外线灯箱;25、抽水管;26、注水管;27、曝气管固定座;28、抽水管固定座;29、挥发新有机物吸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3.实施例:

24.如图1

?

4所示,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抽水井1和注水井2,抽水井1包括抽水壁管3和抽水筛管4,注水井2包括注水壁管5和注水筛管6,抽水筛管4的埋入深度大于注水筛管6的埋入深度,且注水筛管6位于地下水饱和层,抽水井1和注水井2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且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之间固定安装有处理单元15,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且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分别贯穿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后伸入抽水筛管4和注水筛管6内,处理单元15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连与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固定连接。

25.通过抽水井1和注水井2组成了地下水循环系统,且将处理单元15设置在地面,在抽水筛管4内抽水,注水筛管6内注水,由于抽水井1和注水井2之间距离不同,因此不需要阻隔器,每座井仅由一段可透水的筛管和一段不透水的壁管组成。设计简单、材料易得,通用性强,方便设计和制造,并且方便了长时间使用后的维护。

26.在其他实施例中,抽水井盖7上固定安装有曝气管10和抽气管12,曝气管10和抽气管12分别贯穿抽水井盖7后延伸入抽水井1内,且曝气管10的下端靠近抽水井1的井底设置,抽气管12的下端靠近抽水井1的井口设置;通过空压机11和抽气泵13的配合能够将抽水井1井底的地下水进行曝气处理,有效除脱挥发性有机物,提高对地下水的净化效果。

27.在其他实施例中,抽水井1的内壁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尾气吸附单元14,尾气吸附单元14内填充有挥发性有机物吸填料29,且尾气吸附单元14内设置有曝气管固定座27和抽水管固定座28,曝气管固定座27和抽水管固定座28分别与曝气管10和抽水管25相匹配;通过挥发性有机物吸填料29在抽水井1内直接吸附除脱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避免污染物直接被排放到空气中,靠近井口处的设置也方便了尾气吸附单元14的维护和更换。

28.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包括抽水泵16、地下水吸附箱17和光催反应箱18,且抽水泵16、地下水吸附箱17和光催反应箱1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头尾依次相连,地下水吸附箱17内插设有净化芯20,且净化芯20位于地下水吸附箱17内腔中的一段上固定连接有污水吸附芯21,光催反应箱18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光催化反应网22,且光催化反应网22上端涂覆有tio2光催化剂,通过净化芯20内的污水吸附芯21能够将地下水进行吸附净化,并且污水吸附芯21能够根据污染物的不同针对性的替换,提高污水净化效果,通过光催化反应网22上的tio2光催化剂能够在处理单元15接受光照时通过紫外线催化去除地下水中的四氯化碳,进一步提高了地下水的净化效果。

29.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催反应箱18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隔板23,且光催反应箱18上盖有紫外线灯箱24;光催反应箱18能够在自然光线充足时直接裸露,利用自然光线,更加节能环保。

30.在其他实施例中,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堵器19,防堵器19为内部填充有滤芯的柱形结构;通过防堵器19避免大颗粒杂物堵塞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保证了处理单元15的正常运转。

31.在其他实施例中,曝气管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曝气头9,且曝气头9贴近抽水井1的井底设置;通过曝气头9分散曝气管10泵入的空气,提高了曝气效果,从而提高了的挥发性有机物的除脱效率。

32.在其他实施例中,抽水井1和注水井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m,且抽水筛管4和注水筛管6之间的距离为3~20m;抽水井1和注水井2间距过小,在建造的时候相互影响,容易

形成联通,导致在运行时出现短流,间距过大则抽水与注水流场结合不到一起,无法形成循环,抽水筛管4和注水筛管6的深度须为深、浅不同,否则只能形成水平流场而无法形成垂直流场,抽水筛管4和注水筛管6之间的距离过小,所形成流场的影响半径小,修复范围小,抽水筛管4和注水筛管6之间的距离过大,则所形成流场的循环速度慢,修复周期长。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技术特征:

1.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抽水井(1)和注水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井(1)包括抽水壁管(3)和抽水筛管(4),所述注水井(2)包括注水壁管(5)和注水筛管(6),所述抽水筛管(4)的埋入深度大于注水筛管(6)的埋入深度,且注水筛管(6)位于地下水饱和层,所述抽水井(1)和注水井(2)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且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之间固定安装有处理单元(15),所述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且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分别贯穿抽水井盖(7)和注水井盖(8)后伸入抽水筛管(4)和注水筛管(6)内,所述处理单元(15)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连与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井盖(7)上固定安装有曝气管(10)和抽气管(12),所述曝气管(10)和抽气管(12)分别贯穿抽水井盖(7)后延伸入抽水井(1)内,且曝气管(10)的下端靠近抽水井(1)的井底设置,抽气管(12)的下端靠近抽水井(1)的井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井(1)的内壁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尾气吸附单元(14),所述尾气吸附单元(14)内填充有挥发新有机物吸填料(29),且尾气吸附单元(14)内设置有曝气管固定座(27)和抽水管固定座(28),所述曝气管固定座(27)和抽水管固定座(28)分别与曝气管(10) 和抽水管(25)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15)包括抽水泵(16)、地下水吸附箱(17)和光催反应箱(18),且抽水泵(16)、地下水吸附箱(17)和光催反应箱(1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头尾依次相连,所述地下水吸附箱(17)内插设有净化芯(20),且净化芯(20)位于地下水吸附箱(17)内腔中的一段上固定连接有污水吸附芯(21),所述光催反应箱(18)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光催化反应网(22),且光催化反应网(22)上端涂覆有tio2光催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反应箱(18)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隔板(23),且光催反应箱(18)上盖有紫外线灯箱(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25)和注水管(2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堵器(19),所述防堵器(19)为内部填充有滤芯的柱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曝气头(9),且曝气头(9)贴近抽水井(1)的井底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井(1)和注水井(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m,且抽水筛管(4)和注水筛管(6)之间的距离为3~20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抽水井和注水井,所述抽水井包括抽水壁管和抽水筛管,所述注水井包括注水壁管和注水筛管,所述抽水筛管的埋入深度大于注水筛管的埋入深度,且注水筛管位于地下水饱和层,所述抽水井和注水井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水井盖和注水井盖,且抽水井盖和注水井盖之间固定安装有处理单元,所述抽水井盖和注水井盖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水管和注水管,双井的GCW井的结构更为简单,每座井仅由一段可透水的筛管和一段不透水的壁管组成。设计简单、材料易得,通用性强,有效降低了建造费用。有效降低了建造费用。有效降低了建造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梁信 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众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声明:
“双井式地下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