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的制作方法

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的制作方法

31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23-09-15 14:48:18

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物收集工具领域,具体的是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

背景技术:

2.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室内均会使用一定数量的蓄电池,如110kv变电站使用104块蓄电池,220kv变电站使用208块蓄电池,一般情况下蓄电池运行3~5年老化后需更换,更换下来的蓄电池若经鉴定属于危险废物的,则需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同时,变电站内的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含油设备发生事故时,事故油经事故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产生的少量事故废油及含油废物属于危险废物范畴,需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但是上述危险废物产生后往往无法立即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因此需对其进行暂存。目前,上述危险废物采用普通垃圾箱等进行暂存,没有专用于暂存上述危险废弃物的设施。

3.随着《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1113-20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部令第15号)等相继颁布实施,以及国家对危险废物的监管日益严格,亟需建设专门、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暂存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分类暂存变电站危险废弃物,且灵活布置,不受场地限制。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竖向的竖隔板将箱体内腔分成相互独立的废蓄电池暂存间和油废物暂存间;

6.在废蓄电池暂存间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台,防渗台四周设置有导流沟;在废蓄电池暂存间的角落处设置有集液池,导流沟与集液池相连通;

7.废蓄电池暂存间的防渗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废蓄电池并将废液倒排至集液池的蓄电池台;在废蓄电池暂存间还设置有废气收集净化系统;

8.在油废物暂存间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台,防渗台四周设置有导流沟;在油废物暂存间的角落处设置有集液池,导流沟与集液池相连通;油废物暂存间的防渗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油桶的并将废油倒排至集液池的油桶台。

9.进一步的,在集液池内设置有液位计;在箱体上设置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与液位计通信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台包括下层底板一和安装于底板一上的篦板一;沿着废蓄电池暂存间横向,所述底板一与集液池相邻的一侧为左侧,另一侧为右侧;底板一由右侧至左侧倾斜向下设置。

11.进一步的,底板一的左侧设置有导流槽一,所述导流槽一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液池。

12.进一步的,在废蓄电池暂存间设置有废气收集净化系统;所述废气收集净化系统包括集气罩、风管、废气净化器、引风机和排气管;所述集气罩设置于蓄电池台的上方;集气

罩与引风机的入口经风管相连通;废气净化器设置于风管上;经排气管连通引风机的出口与废蓄电池暂存间室外。

13.进一步的,在排气管内设置有酸雾报警装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油桶台包括下层底板二和安装于底板二上的篦板二;沿着油废物暂存间横向,所述底板二与集液池相邻的一侧为右侧,另一侧为左侧;底板二由左侧至右侧倾斜向下设置;底板二的右侧设置有导流槽二,所述导流槽二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液池;

15.所述油桶支撑于篦板二上,在油桶顶部设置有呼吸孔,呼吸孔顶部安装有防护罩。

16.进一步的,在油废物暂存间室外的屋顶设置有自然通风扇和强力通风扇;在油废物暂存间室内的顶部设置有烟雾报警装置。

17.进一步的,在箱体的外壁设置有可视化平台,所述可视化平台与变电站dcs系统通信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通过竖隔板将废蓄电池暂存间和油废物暂存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空间,使得蓄电池类危险废物与废油及含油废物分开暂存,满足变电站危险废物暂存要求。

19.通过蓄电池台和油桶台暂存废弃物,通过集液池收集废液,通过废气收集净化系统进行废气治理,从而集危险废物暂存、废液收集、废气治理等功能为一体,既能满足变电站危险废物暂存的功能要求,符合危险废物暂存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确保环境风险管控,同时暂存箱布置灵活,可整体移动,不受变电站场地限制,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1.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22.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23.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24.图中,箱体1、竖隔板2、废蓄电池暂存间3、蓄电池台31、底板一31a、篦板一31b、导流槽一32、废气收集净化系统33、集气罩33a、风管33b、废气净化器33c、引风机33d、排气管33e、酸雾报警装置33f、横隔板34、油废物暂存间4、油桶台41、底板二41a、篦板二41b、导流槽二41c、连接管41d、油桶42、呼吸孔43、防护罩44、自然通风扇45、强力通风扇46、烟雾报警装置47、防渗台5、集液池6、排液管6a、导流沟7、液位计8、可视化平台9、检视窗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26.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在箱体1内设置有竖向的竖隔板2将箱体1内腔分成相互独立的废蓄电池暂存间3和油废物暂存间4;

27.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台5,防渗台5四周设置有导流沟7;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角落处设置有集液池6,导流沟7与集液池6相连通;

28.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防渗台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废蓄电池并将废液倒排至集液池6的蓄电池台31;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还设置有废气收集净化系统33;

29.在油废物暂存间4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台5,防渗台5四周设置有导流沟7;在油废物

暂存间4的角落处设置有集液池6,导流沟7与集液池6相连通;油废物暂存间4的防渗台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油桶42的并将废油倒排至集液池6的油桶台41。

30.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箱体1由耐酸腐蚀材料制成,可放置于变电站内,也可放置于变电站外。蓄电池类危险废物放置于废蓄电池暂存间3暂存,废油及含油废物放置于油废物暂存间4暂存。通过竖隔板2将废蓄电池暂存间3和油废物暂存间4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空间,使得蓄电池类危险废物与废油及含油废物分开暂存,满足变电站危险废物暂存要求。

31.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底部设置防渗台5,是指防渗台5铺满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底面以及裙角处,防渗台5采用2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制成,渗透系数≤10-10

cm/s。防渗台5的四周设置有导流沟7,导流沟7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2

°

,不仅能增大集液池6的容量,还使液体自然流动至集液池6内。排液管6a则用于将集液池6内的液体排出,由具备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将其运走处置。油废物暂存间4内的防渗台5、集液池6和导流沟7同理。该设置,避免蓄电池类危险废物带来的液体分散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以及废油分散在油废物暂存间4给暂存以及后续处理带来不便。

32.蓄电池台31和油桶台41的设置,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使得蓄电池固态废物暂存于蓄电池台31,废液被分离出来收集到集液池6内,废气收集净化系统33的设置起到净化废气的作用。

33.为了日常巡检,废蓄电池暂存间3和油废物暂存间4上均设置有检视窗口10。

34.为了监控集液池6内的液位,避免集液池6内液体溢出,优选的,在集液池6内设置有液位计8;在箱体1上设置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与液位计8通信连接。液位计8用于检测集液池6内的液位高度,并将液位信息传递给警报装置,当液位达到设定值时,警报装置启动,指示排出集液池6内的废液,将废液从排液管6a排出,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将其运走处置。

35.为了进一步将废蓄电池中的固态与液态分离,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防渗台5上设置有蓄电池台31,所述蓄电池台31包括下层底板一31a和安装于底板一31a上的篦板一31b;沿着废蓄电池暂存间3横向,所述底板一31a与集液池6相邻的一侧为左侧,另一侧为右侧;底板一31a由右侧至左侧倾斜向下设置。蓄电池台31的篦板一31b用于暂存废蓄电池中的固态废物,并使废液向下层底板一31a渗漏,即篦板一31b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底板一31a倾斜设置,倾斜坡度为3

°

,从而使得渗漏至底板一31a的废液呈无动力自然流向集液池6所在侧。

36.为了顺利将废液收集到集液池6内,在底板一31a的左侧设置有导流槽一32,所述导流槽一32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液池6。该结构,废液在底板一31a上呈无动力自然流向左侧的导流槽一32内,然后再顺着导流槽一32沿其倾斜方向自然流向集液池6内。导流槽一32的倾角通常采用2

°



37.废蓄电池中除了固态物、废液还会释放出废气,为了避免废气排入大气造成污染,优选的,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横隔板34将废蓄电池暂存间3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空间;所述废气收集净化系统33包括位于废蓄电池暂存间3下部空间的集气罩33a以及位于废蓄电池暂存间3上部空间的风管33b、废气净化器33c、引风机33d和排气管33e;所述集气罩33a设置于蓄电池台31的上方;集气罩33a与引风机33d的入口经风管33b相连通;废

气净化器33c设置于风管33b上;经排气管33e连通引风机33d的出口与废蓄电池暂存间3室外。集气罩33a用于收集蓄电池泄漏释放的硫酸雾,废气净化器33c中装填有活性炭,用于吸附硫酸雾,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风管33b与废气净化器33c连接处设置有多孔挡板,挡板孔径小于活性炭粒径,用于避免活性炭被气流带出。被净化后的气体经排气管33e排入大气。

38.为了指示更换废气净化器33c内的活性炭,优选的,在排气管33e内设置有酸雾报警装置33f。酸雾报警装置33f用于检测被净化后的空气是否含有硫酸雾,一旦检测到有硫酸雾排出,酸雾报警装置33f启动报警,指示需要更换活性炭。

39.为了方便暂存废油及含油废物,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油废物暂存间4包括油桶台41和油桶42。其中,油桶42用于盛放废油及含油废物,油桶台41用于支撑油桶42,并倒排泄露的废油。油桶台41的结构与功能与蓄电池台31相同,即,所述油桶台41包括下层底板二41a和安装于底板二41a上的篦板二41b;沿着油废物暂存间4横向,所述底板二41a与集液池6相邻的一侧为右侧,另一侧为左侧;底板二41a由左侧至右侧倾斜向下设置;底板二41a的右侧设置有导流槽二41c,所述导流槽二41c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液池6。为避免废油由导流槽二41c流入集液池6时向两侧漫流,可以在导流槽二41c最低处采用连接管41d与集液池6连接。所述油桶42支撑于篦板二41b上,油桶42采用密封型式,油桶42数量≥2,至少满足暂存废油和含油废物两种危险废物的需求。油桶42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作而成,为了维持桶内气压稳定,避免爆炸风险,在油桶42顶部设置有呼吸孔43。为了防止杂质落入桶内,呼吸孔43顶部安装有防护罩44。

40.为了确保油废物暂存间4内通风状态良好,优选的,在油废物暂存间4室外的屋顶设置有自然通风扇45和强力通风扇46。

41.为了监测油废物暂存间4室内含油废气释放及火灾情况,在油废物暂存间4室内的顶部设置有烟雾报警装置47。

42.为了动态显示废蓄电池暂存间3和油废物暂存间4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外运以及事故等信息,在箱体1的外壁设置有可视化平台9,所述可视化平台9与变电站dcs系统通信连接。废蓄电池暂存间3和油废物暂存间4外壁各设置有一个可视化平台9。

43.该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由蓄电池提供电源,无需外供电源。技术特征:

1.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箱体(1)内设置有竖向的竖隔板(2)将箱体(1)内腔分成相互独立的废蓄电池暂存间(3)和油废物暂存间(4);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台(5),防渗台(5)四周设置有导流沟(7);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角落处设置有集液池(6),导流沟(7)与集液池(6)相连通;废蓄电池暂存间(3)的防渗台(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蓄电池废弃物并将废液倒排至集液池(6)的蓄电池台(31);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还设置有废气收集净化系统(33);在油废物暂存间(4)的底部设置有防渗台(5),防渗台(5)四周设置有导流沟(7);在油废物暂存间(4)的角落处设置有集液池(6),导流沟(7)与集液池(6)相连通;油废物暂存间(4)的防渗台(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油桶(42)的并将废油倒排至集液池(6)的油桶台(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在集液池(6)内设置有液位计(8);在箱体(1)上设置有警报装置;警报装置与液位计(8)通信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台(31)包括下层底板一(31a)和安装于底板一(31a)上的篦板一(31b);沿着废蓄电池暂存间(3)横向,所述底板一(31a)与集液池(6)相邻的一侧为左侧,另一侧为右侧;底板一(31a)由右侧至左侧倾斜向下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底板一(31a)的左侧设置有导流槽一(32),所述导流槽一(32)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液池(6)。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在废蓄电池暂存间(3)设置有废气收集净化系统(33);所述废气收集净化系统(33)包括集气罩(33a)、风管(33b)、废气净化器(33c)、引风机(33d)和排气管(33e);所述集气罩(33a)设置于蓄电池台(31)的上方;集气罩(33a)与引风机(33d)的入口经风管(33b)相连通;废气净化器(33c)设置于风管(33b)上;经排气管(33e)连通引风机(33d)的出口与废蓄电池暂存间(3)室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管(33e)内设置有酸雾报警装置(33f)。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台(41)包括下层底板二(41a)和安装于底板二(41a)上的篦板二(41b);沿着油废物暂存间(4)横向,所述底板二(41a)与集液池(6)相邻的一侧为右侧,另一侧为左侧;底板二(41a)由左侧至右侧倾斜向下设置;底板二(41a)的右侧设置有导流槽二(41c),所述导流槽二(41c)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集液池(6);所述油桶(42)支撑于篦板二(41b)上,在油桶(42)顶部设置有呼吸孔(43),呼吸孔(43)顶部安装有防护罩(4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在油废物暂存间(4)室外的屋顶设置有自然通风扇(45)和强力通风扇(46);在油废物暂存间(4)室内的顶部设置有烟雾报警装置(47)。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的外壁设置有可视化平台(9),所述可视化平台(9)与变电站dcs系统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属于废物收集领域,目的是分类暂存变电站危险废弃物。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竖向的竖隔板将箱体内腔分成相互独立的废蓄电池暂存间和油废物暂存间;在暂存间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渗台,防渗台四周设置有导流沟;暂存间的角落处设置有集液池,导流沟与集液池相连通;废蓄电池暂存间的防渗台上设置有蓄电池台;在废蓄电池暂存间还设置有废气收集净化系统;油废物暂存间的防渗台上设置有油桶台。竖隔板将废蓄电池暂存间和油废物暂存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空间,使得废蓄电池及含油废物分开暂存,集危险废物暂存、废液收集、废气治理为一体,满足变电站危险废物暂存的功能要求,符合危险废物暂存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技术研发人员:严青 何清怀 张体强 文兴 丁少华 王琳杰 王恺 代海波 陈笠 李金阳 陈迪 陈晓琳 侯国彦 曾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2/7
声明:
“变电站简易危险废物暂存箱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