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铊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问题得到重视,对污染源进行处理的技术有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生物通风、化学氧化、土壤淋洗、电动分离、挖掘等。
其中,常用的修复方式为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以及电动分离;但是上述常用方式在土壤修复上还是存在诸如修复周期时间长、修复操作的工作量大、修复维持时间短等各类问题;如生物、植物修复的周期一般得三个月以上,且维持时间短;又如电动修复,需要将土壤挖掘放置进专用的处理箱进行电解操作,整个挖掘并搬运土壤的工作量大。
其中铊金属存在剧毒,严重影响和危害农田的种植。如在铊污染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须会吸附到铊元素,在铊污染严重的土壤中产出的农作物携带有剧毒,人长期食用将严重影响健康。
土壤中tl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水溶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水溶态的tl指土壤溶液中以tl+、tl3+和以[tlcl4]-等卤素配合物及以so42-、aso2-的配合物形式存在的tl,还有与可溶性有机物配合的tl。水溶态的tl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并且很容易被淋滤进入土壤深层或随淋滤溶液迁移。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铊的毒性大,铊污染土壤修复周期长,修复成本高、经济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铊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铊的毒性大,铊污染土壤修复周期长,修复成本高、经济性低的技术问题;达到高效修复土壤且经济性高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土壤修复理念,将矿物改性,赋予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将改性后的矿物与重金属污染土壤后,该材料将自行包裹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形成稳定的微胶囊。由于使用的原料矿物是稳定矿物,生成物也十分稳定,矿物微胶囊可以再在地表条件下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不分解不溶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铊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修复剂成分包括:矿物微胶囊材料;所述矿物微胶囊材料占80-100份;海泡石粉,所述海泡石粉占10-30份;粉煤灰,所述粉煤灰占10-30份;铁锰氧化物,所述铁锰氧化物占60-80份;以及硅酸钠,所述硅酸钠占20-30份。
作为优选,所述修复剂成分还包括:壳聚糖;所述所述壳聚糖3-10份;氢氧化钾,所述氢氧化钾占10-40份;
作为优选,所述
声明:
“用于铊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