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精馏残渣废物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11精(蒸)馏残渣来源于精炼石油产品制造、炼焦、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常用有色金属冶炼、环境治理等行业,主要是在精(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或残余物等,包括石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酸焦油和其他焦油,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过程中蒸馏塔底焦油,二氯化乙烯生产过程中二氯化乙烯蒸馏产生的重馏分,氯乙烯单体生产过程中氯乙烯蒸馏产生的重馏分,其他精炼、蒸馏和任何热解处理中产生的废焦油状残留物等。
3.精(蒸)馏残渣的形态可分为液态,粘稠状,固态,有急性或浸出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和反应性等特点,其危害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且可能产生化学污染和生态污染。化学制造的残留物可能污染土壤、水和大气,并影响植物生长。特别是一些特殊性质的化学物质长期存在于土壤中,能够渗透到地表土中,如地下水系统,从而导致水质下降,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4.精(蒸)馏残渣的处置主要分为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两种处理方式,无害化处理多为焚烧处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项目运行中,精(蒸)馏残渣是行业内公认的较难处置的物料,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精(蒸)馏残渣为液态或粘稠膏状,容易粘附在容器内,很难取出来,而且部分浓度越高的精(蒸)馏残渣,越粘稠,热值越高,预处理、输送、处理均存在困难。目前,产生精(蒸)馏残渣的企业往往采用200l桶进行包装,但这类包装物尺寸过大,装入的精(蒸)馏残渣量过多,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但是由于粘度高,热值高,不能进行常规切割、破碎,加之受热后表面粘附能力增强,能粘附各种接触到的物体上,且难以剥离和清洗。
5.因此,如何对高粘度的精(蒸)馏残渣进行预处理,并有效的进行处置,是企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精馏残渣废物的预处理系统,通过有效优化系统流程,使高粘附性精馏残渣处置较为容易,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预处理后的精馏残渣利用水泥窑进行无害化处置,降低了水泥厂的燃料消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泥窑协同处置精馏残渣废物的预处理系统,包括保温水浴池,保温水浴池通过输送装置
声明:
“水泥窑协同处置精馏残渣废物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