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土壤处理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的强还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化肥和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以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为特征的化学农业已经而且仍然将会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极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化肥、农药使用,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而且环境负面影响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因大量施肥和不合理轮作等原因,设施蔬菜地种植3-5年后士壤即出现严重的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硝态氮积累、酸化、次生盐渍化以及微生物区系恶化,土传病害频发及连作障碍等,导致蔬菜大幅度减产,菜农收益的下降,成为制约设施蔬菜可持续性生产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土壤的强还原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性能电机机壳
步骤一:建立强还原土壤环境:在夏季高温休闲期,在发生连作障碍的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易降解有机物料,并淹水,在短期内创造强还原土壤环境;
步骤二:选取7种常见的有机物料;分别为:作物秸秆、经过一定程度发酵处理的有机肥及沼渣、绿肥和4类畜禽粪便;
步骤三:设置4个有机物料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低量组、中量组、高量组,所述中量组的有机物料为生产实际中的施用量范围;
步骤四:设置2个处理时间;分别为:15天和30天,每一处理3次重复;筛选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有机物料、确定适宜的施用量范围和强还原处理的适宜时间;
步骤五:在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1-2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有机物料,建立田间示范点,进行大田实验;
步骤六:每种有机物料设4个用量水平,同时设置1个不淹水对照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每隔2天测定无机氮、硫酸根、ph、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ch4、n2o、h2s排放;处理前后测定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别是土传病原微生物数量和活性;
步骤七:处理后,种植蔬菜作物,测定生长过程中作物的形态指标,重点观测蔬菜产量和品质;参照试验结果,制定明确处理技术标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4类畜禽粪便分别为成年猪粪便、成年牛粪便、成年鸡粪便和成年羊粪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的所述高量组是比所述中量组多50%,所述低量组比所述中量组少50%。
作
声明:
“土壤的强还原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