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垃圾的产生量迅速增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对各种类型废弃物的处置和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我国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也蓬勃发展起来。但是,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人们对垃圾焚烧尾气所引起的污染越来越关注。
垃圾焚烧技术以其高减容率和可回收热能等优点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煤、木材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一样,垃圾焚烧也会产生尾气或烟气,由于垃圾成分的复杂性,其焚烧产生的尾气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具有特殊性质,尾气或者烟气中往往含有有毒有害成分,需对其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才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和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重视。为此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对垃圾焚烧尾气的排放指标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传统垃圾焚烧的尾气处理方法例如干法、半干法等工艺很难保证将尾气中的污染物含量降至标准限值以下安全排放,而且脱酸的效率极低,尾气的余热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另外,在设计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系统时难以结合工程实际开发出专门的处理设备。因而,垃圾焚烧后的尾气仍是核心难点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目前工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尾气污染排放的问题,脱酸效率高,尾气或烟气的余热得到了有效利用,无废液排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处理装置、药剂给料装置、尾气冷却换热装置以及除尘装置;
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分别设置有尾气进口及尾气出口,用于容纳尾气在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腔中;
所述药剂给料装置设置有药剂出口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腔连通,用于提供脱酸药剂与尾气处理装置内腔中的尾气接触;
所述尾气冷却换热装置用于在尾气与低温流体之间传热,所述尾气冷却换热装置包括:用于尾气的第一通道流体通路,所述第一通道流体通路设置有第一进口及第一出口;以及用于低温流体的第二通道流体通路,所述第二通道流体通路设置有第二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流体通路相邻布置,所述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及第二出口分开设置在所述尾气冷却换热装
声明:
“尾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