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溴化丁基橡胶(biir)是iir的改性产物,改性的目的是提高iir的活性,改善其与不饱和橡胶的相容性,提高自粘性、互粘性及共交联能力,同时保持iir的原有特性。iir溴化后除增加了交联位置外,同时也增强了双键的反应性。这是由于c
?
br键的键能较小,溴化丁基橡胶的硫化反应活性较高,所以其具有较快的硫化速度和较强的硫化适应性,而且与通用橡胶的共硫化性能较好。与普通丁基橡胶相比,溴化丁基橡胶硫化速度快,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的相容性好,有较好的耐热性。溴化丁基橡胶正是凭借如此多的优点,在多种应用领域内正逐步替代普通丁基橡胶,如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胎侧、内胎、容器衬里、药品瓶塞和机器衬垫等工业产品。目前来说,溴化丁基橡胶是制造无内胎轮胎和医药用制品不可替代的原材料。
3.在溴化丁基橡胶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溴化钠为主的工业废水。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必须对这些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现行工艺大多采用直接浓缩后,对溴化钠高废物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后再用水将盐溶解,浓缩精制。蒸馏水(cod在30000左右)二次稀释后再进
污水处理。工艺环境恶劣,盐的焚烧处理对设备要求高,极易损坏设备。整个路线成本偏高。
4.传统溴化钠废水的提纯处理,采用化学沉淀—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蒸发结晶等工艺,存在能耗较大、工艺流程复杂、成本较高等缺点。一般反渗透浓缩到5%左右,高压反渗透可以浓缩到10%左右,极限可以浓缩到12%,但是,反渗透膜浓缩到12%,需要至少1000米以上扬程的高压泵,能耗较高,且由于溴化钠废水中其他复杂的离子,极易在浓水侧造成反渗透膜的污堵,大量的还有cod、二氧化硅的浓水置末端蒸发结晶装置,也极易在加热管出污堵,影响蒸发结晶装置的正常运行工况,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6830144a公开了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提到用臭氧法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但是其内部残留的盐分和难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回收分离或
固废处理,造成大量的盐存在于固废中,而进一步处理实际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电渗析单元、压滤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调节池、澄清池底部均与压滤装置连接;电渗析单元包括浓缩水输入管道、浓缩水输出管道、脱盐水输出管道、电场单元、若干设置在电场单
元内且交错排列的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与相邻的阴离子交换膜之间设置有隔网,隔网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入管道、超滤装置连接,隔网另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出管道、脱盐水输出管道连接;浓缩水输出管道另一端连接有蒸发结晶单元,脱盐水输出管道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氧化装置、反渗透装置、产水箱。
8.进一步的,澄清池内设置有投药装置。
9.进一步的,反渗透装置与调节池管道连接。
10.进一步的,压滤装置与调节池之间通过压滤水回流管道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电渗析技术,对溴化钠废水进行脱盐、浓缩及回收,与其它浓缩技术相比,浓缩程度梗高,浓水产水量少,可减少后续结晶的投资与运行成本;通过氧化装置和反渗透装置的处理方式,有效防止反渗透装置长时间工作后的污堵,延长整个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渗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16.实施例。
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渗析单元1、压滤装置2以及依次连接的调节池3、澄清池4、多介质过滤器5、超滤装置6。调节池3用作溴化钠废水的导入和积蓄,同时起到调节溴化钠废水输出的作用,澄清池4内设置有投药装置41,用作向澄清池4内的溴化钠废水中投放混凝剂和絮凝剂,加快溴化钠废水内污泥的沉淀速率。压滤装置2分别于调节池3底部、澄清池4底部连接,具体的,当溴化钠废水导入调节池3后,会停留较长的时间,因此会出现初步的污泥沉淀,该些污泥沉淀会通过调节池3底部导入压滤装置2中;当絮凝剂投入至溴化钠废水中后,污泥加快沉淀从而通过澄清池4底部导入压滤装置2中。压滤装置2与调节池3之间通过压滤水回流管道91连接,所设的压滤装置2用作将导入的污泥处理成泥饼以及压滤过程中产生的压滤水,泥饼会运走进行其他处理,压滤水则会通过压滤水回流管道91导入至调节池3内进行二次处理。溴化钠废水经由澄清池4依次通过多介质过滤器5和超滤装置6进行过滤预处理,以去除溴化钠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大颗粒物质,保证进入电渗析系统1的溴化钠废水的浊度小于1ntu。
18.如图2所示,电渗析单元1包括浓缩水输入管道11、浓缩水输出管道12、脱盐水输出管道13、电场单元14、若干设置在电场单元14内且交错排列的阳离子交换膜15和阴离子交换膜16,阳离子交换膜15与相邻的阴离子交换膜16之间设置有隔网17,该隔网17可供液体通过。隔网17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入管道11、超滤装置6连接,隔网17另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出管道12、脱盐水输出管道13连接。当带有离子的溶液(本实施例中为溴化钠废水)通过
该些隔网17时,在电场单元14产生的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会作定向迁移,即阴离子向着阳极移动、阳离子向着阴极移动,阳离子在移动路径上遇到阳膜则通过,遇到阴膜则被截留,阴离子移动路径上遇到阴膜则通过,遇到阳膜被截留。即有些隔网17内通过的溶液中的离子会通过两边的交换膜进入另一隔网17内,该隔网17内的溶液浓度逐步下降;有些隔网17内的溶液中的离子则会被刚好相反设置的交换膜截留,同时因两侧的离子进入使溶液浓度变高。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理解,将溶液浓度逐步下降的隔网17称为淡水隔网17,将溶液浓度逐步上升的隔网17称为浓水隔网17。具体的,使浓缩水输入管道11向着浓水隔网17导入浓缩水,使超滤装置6向着淡水隔网17导入溴化钠废水,在电场单元14的作用下,淡水隔网17中的钠离子向阴极方向迁移,溴离子向阳极迁移,分别透过阳离子交换膜15与阴离子交换膜16迁移到相邻的浓水隔网17中去,该过程中淡水隔网17中的溴化钠浓度便逐渐降低,相邻的浓水隔网17中的溴化钠浓度相应逐渐提高,最后淡水隔网17向着脱盐水输出管道13输出脱盐液,浓水隔网17向着浓缩水输出管道12输出浓缩液。
19.浓缩水输出管道12另一端连接有蒸发结晶单元7,浓缩液进入蒸发结晶单元7中制备得到高纯度结晶。脱盐水输出管道13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氧化装置8、反渗透装置9、产水箱10,反渗透装置9与调节池3通过管道连接,具体的,脱盐液经过氧化装置8后进入反渗透装置9处理,得到浓水和淡水,淡水进入产水箱10积蓄回用,浓水通过管道进入调节池3二次处理,提高利用率。
20.本实施例记述的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采用电渗析技术,对溴化钠废水进行脱盐、浓缩及回收,与其它浓缩技术相比,浓缩程度梗高,浓水产水量少,可减少后续结晶的投资与运行成本。通过氧化装置8和反渗透装置9的处理方式,有效防止反渗透装置9污堵,延长整个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21.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渗析单元、压滤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调节池、澄清池底部均与压滤装置连接;电渗析单元包括浓缩水输入管道、浓缩水输出管道、脱盐水输出管道、电场单元、若干设置在电场单元内且交错排列的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与相邻的阴离子交换膜之间设置有隔网,隔网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入管道、超滤装置连接,隔网另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出管道、脱盐水输出管道连接;浓缩水输出管道另一端连接有蒸发结晶单元,脱盐水输出管道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氧化装置、反渗透装置、产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澄清池内设置有投药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装置与调节池管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压滤装置与调节池之间通过压滤水回流管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电渗析单元、压滤装置、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电渗析单元包括浓缩水输入管道、浓缩水输出管道、脱盐水输出管道、电场单元、若干设置在电场单元内且交错排列的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与相邻的阴离子交换膜之间设置有隔网,隔网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入管道、超滤装置连接,隔网另一端分别与浓缩水输出管道、脱盐水输出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渗析技术,对溴化钠废水进行脱盐、浓缩及回收,与其它浓缩技术相比,浓缩程度梗高,浓水产水量少,可减少后续结晶的投资与运行成本。可减少后续结晶的投资与运行成本。可减少后续结晶的投资与运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新 薛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匠容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9/7
声明:
“用于溴化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