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水处理方法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相较普通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高污泥浓度,能够承受高有机负荷、负荷冲击和有毒物质等特性,独特的分层结构使也好氧颗粒污泥具备同时碳化、硝化反硝化的能力,大大缩短污水除碳脱氮除磷过程,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主流机理主要有胞外多聚物假说、自凝聚原理、丝状菌假说和凝结核机理。凝结核机理就是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首先要有一个凝结核来为微生物的聚集和生长提供场所,水中的有机小颗粒在水力剪切力作用下会分泌胞外聚合物,提高细胞表面的疏水性,降低细胞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为细胞间相互作用及黏附提供有利条件。
3.虽然ags最初是在ausb中被发现,但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agsbr被认为是为ags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如:可调控的污泥筛选机制(沉降时间、换水率)、较大的水力剪切力、理想的推流环境等。相比于agsbr,连续流反应器由于污泥筛选效果难以控制、传质推动力较小等易造成丝状菌过度生长,对ags稳定性的维持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极大地限制了连续流ags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aerobic granular reactor,cfagr)的发展。因此,截至到目前为止,ags的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来自于agsbr。通常,sbr比较适合小水量废水的处理,亦不宜与连续运行的构筑物串联。相比之下,连续流反应器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形式,具有运行灵活、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由agsbr向cfagr的转变的一直是研究者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序批式反应器中,连续流中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工艺报道还不多。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好氧颗粒污泥在连续流中难培养、周期长、易失稳等问题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水处理方法与处理系统。
5.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基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待处理水经除杂、初沉后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包括周期性强弱交替曝气的若干分区,强曝气区表观气速为1.5-3.0cm/s,弱曝气区表观气速为0.2-1.0cm/s,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小于90min,气水
声明:
“基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水处理方法与处理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