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络合-离子浮选法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氰化提金是黄金提取的传统工艺,浸出过程产生的氰化废水含有游离氢根离子cn-、铜氰络合物cu(cn)43-、cu(cn)32-或cu(cn)2-、锌氰络合物zn(cn)42-、铁氰络合物fe(cn)64-或fe(cn)63-以及硫氰酸根(scn-)等,成分复杂、所含金属种类繁多。氰化废水如不排放直接外排至河流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人和动物中毒。
离子浮选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末由sebba教授提出以来,在矿业工程、湿法冶金、废水处理及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主要是一种使离子与等当量或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反应生成沉淀物或络合物等,再用泡沫浮选法回收的分选方法,其实质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液-气界面上所产生的吸附现象,使离子与表面活性物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或者难溶沉淀物附着于气泡上。离子浮选法处理废水的研究已有报道。例如,王永田等用胶质气体泡沫和柱浮选法对模拟工业废水中的cu(ⅱ)进行分离研究,可使cu(ⅱ)的去除率达99%以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6):629-631)。傅炎初等发现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捕收剂,用离子浮选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进行浮选脱色处理,脱色率可达80%~90%,处理后废水色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浮渣量极少(印染,1992,18(2):11-17)。离子浮选法因具有操作灵活简便、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和富集比高等优点,而成为一种处理废水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净化法、再生法及综合回收法这三种。净化法的主要方法有氰化物氧化消化法、直接破坏法等。专利cn107963775a公开了一种含氰化物的废水处理方法,其主要是向ph为4.5-6.5的含氰废水中添加酶活为10u/ml-30u/ml的漆酶,搅拌反应后进行过滤,处理后的含氰废水氰根离子浓度不超过5ppm,符合直接排放的国家标准。但是漆酶价格贵、处理成本高。专利cn106348426a公开了一种含氰化物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主要是采用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将氰根离子氧化成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处理后的氰根离子浓度不超过5ppm,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是次氯酸钠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危害。
由于cn-与cu+的累积稳定常数β2、β3和β4分别为24、9.2和30.7,因此,cn
声明:
“络合-离子浮选法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