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组分: 膨胀珍珠岩、硅锰渣、碱激发剂、黏结剂、水; 其中,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包括内核和外壳;内核的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外壳的材料包括硅锰渣;内核和外壳的质量比为1~2:3~5; 碱激发剂的质量为硅锰渣质量的10~17.5%; 水的质量为硅锰渣质量的20~27.5%; 黏结剂的质量为膨胀珍珠岩质量的35~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锰渣中SiO 2的百分含量为40~50%,MnO的百分含量为10~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激发剂为固体水玻璃;碱激发剂的模数为1.7~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结剂为质量比3:1的海藻酸钠和固体水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中外壳的厚度为1~1.5mm,内核的直径为2.3~9.5mm。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膨胀珍珠岩和黏结剂混合,进行第一步造粒,得到内核骨料;再将硅锰渣、水和碱激发剂混合,加入内核骨料中,进行第二步造粒;第二步造粒结束后将产物进行养护,得到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造粒的具体方法为:将膨胀珍珠岩和黏结剂混合,得到内核预混料,将10~20%的内核预混料进行造粒,当粒径达到2~2.5mm时加入剩余内核预混料进行造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造粒的条件为:造粒机的倾角为45~55°;造粒机的频率为15~40Hz;造粒的时间为80~10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造粒的条件为:造粒机的倾角为40~50°;造粒机的频率为15~40Hz;造粒的时间为15~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的方法为:先于室温养护4~
声明:
“硅锰渣核壳轻质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