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复合材料技术

> 基于铜镍冶炼渣制备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

基于铜镍冶炼渣制备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

2070   编辑:中冶有色网   来源:未知  
2022-03-25 15:00:51
1 试验内容 1.1 试验原材料与配比 (1)原材料。铜镍冶炼渣:选自新疆某铜镍矿经贫化电炉冶炼排除的废渣,其化学组成见表1,矿物组成见图1,粒径分布见图2。首先用烘箱烘干铜镍冶炼渣,然后用球磨机对其进行粉磨,考虑到铜镍冶炼渣的粉磨特性[15],结合一般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粉磨时间和粒径分布,选择铜镍冶炼渣的粉磨时间分别为40 min、50 min和60 min,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粉磨后冶炼渣的粒径分布进行测量,结果见图3。 由表1可知,铜镍冶炼渣中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即碱度系数M0、活性系数Ma和质量系数K分别为 由上述公式计算可知,本研究中的铜镍冶炼渣质量系数远小于1.20,根据GB/T 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16],本研究中铜镍冶炼渣属于酸性矿渣,且活性较低。 通过XRD图谱分析可知,铜镍冶炼渣中的主要矿物为Fe2SiO4、(Fe,Mg)2SiO4和Ca4Fe14O25等,与化学元素分析结果中Fe元素含量高的情况相吻合。图1所示图像在22°~33°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馒头峰[17],表明该铜镍冶炼渣中玻璃体含量较低,决定了其胶凝活性较低。 通过以上激光粒度分析结果可知,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冶炼渣粒度逐渐变小,粒径分布有显著变化。对3组试样粒径分布结果进行分析,观察D(0.1)(颗粒累计分布为10%所对应的粒径)、D(0.5)(颗粒累计分布为50%所对应的粒径)、D(0.9)(颗粒累计分布为90%所对应的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在粉磨时间为40~60 min内,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冶炼渣粒径D(0.1)、D(0.5)、D(0.9)随之减小,具体数值见表2。 水泥:本试验水泥采用普通P.O 42.5硅酸盐水泥,其化学组成见表1。 戈壁集料:试验采用的戈壁集料取自喀拉通克铜镍矿充填站戈壁集料堆场,其物理力学参数如下:堆积密度为1.6 t/m3,含水率为3.9%,孔隙率为38.46%。粒径分布见图4。 拌合水:试验采用自来水作为拌合水,进行试件的制备。 激发剂:试验采用碱性激发剂作为粉末状硅酸钠,其模数为1。 (2)试验配比。试验采用冶炼渣细度、冶炼渣掺量和激发剂掺量3个因素,同时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各因素水平信息见表3;选取4因素3水平正交表L
登录解锁全文
声明:
“基于铜镍冶炼渣制备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5第二届全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