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500Mpa级薄规格桥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板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7~0.10%,Si≤0.10%,Mn:1.50~1.65%,P≤0.018%,S≤0.008%,Nb:0.025~0.040%,V:0.035~0.045%,Ti:0.010~0.025%,Ni:0.12~0.18%,Cr:0.18~0.30%,Als:0.015~0.045%,N≤0.0065%,余量为Fe和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桥梁板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为0.16~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00Mpa级薄规格桥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板厚度6~16mm;所述桥梁板金相组织组成为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其中铁素体占23%~25%,贝氏体占75~7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500Mpa级薄规格桥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板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630MPa,延伸率≥18%,屈强比≤0.85,V型纵向-40℃冲击功≥120J,180°弯曲试验在试样外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裂纹,钢板板形平直度满足≤5mm/2M或≤3mm/M,探伤能力达到GB/T 2970中Ⅱ级标准以上。 4.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500Mpa级薄规格桥梁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转炉、精炼、连铸、铸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矫直、探伤工序; 所述控制轧制工序,采用两阶段轧制,第一阶段开轧温度≥1050℃,第一阶段保证板坯的单道次压下量≥10%,且后三道单道次压下率≥17%,累计压下率≥70%;第二阶段,开轧温度890~970℃;末道次快速抛钢,抛钢速度2.7~3.2m/s,使钢板快速进入控冷区,确保DQ段开冷温度控制在760~820℃; 所述控冷工序采用DQ+空冷+ACC三段式冷却,所述DQ段冷却速度为15~20℃/s,DQ段终冷温度为400~500℃;钢板离开DQ段后进入空冷段,空冷10~15s;ACC段冷却速度为4~8℃/s,终冷温度为150~2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00Mpa级薄规格桥梁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工序,采用260*1700~1900mm断面生产保证压缩比,凝固末端累计压下量6.9mm;全程采用二冷电磁搅拌,动态轻压下技术,电搅参数180A~3
声明:
“500Mpa级薄规格桥梁板及其生产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