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功能化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硅酸盐矿物、粘接剂、铁氧体化合物和造孔剂进行混合成型制备前驱体; 对所述前驱体进行焙烧得到磁性材料; 在所述磁性材料中加入溶剂和功能化试剂后进行分子自组装得到功能化磁性材料; 对功能化磁性材料进行功能筛选得到具有土壤修复功能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磁性材料中加入溶剂和功能化试剂后进行分子自组装得到功能化磁性材料,包括: 通过酸处理或者碱处理,在磁性材料内外表面实现富羟基化; 加入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使硅烷偶联剂产生的硅醇与磁性材料的羟基产生缩合反应,从而将有机物接枝到无机磁性材料表面,在磁性材料上生成有机分子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材料的孔隙率大于45%且小于60%,比表面积大于120m 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前驱体进行焙烧时的温度控制在850℃至1200℃之间,焙烧时长大于等于8小时且小于等于9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功能化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前驱体进行焙烧包括: 控制煅烧温度在850℃至900℃对所述前驱体进行焙烧,保持2小时至2.5小时后,将煅烧温度增至1100℃至1200℃,保持5.5小时至7小时,得到多孔的磁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矿物、粘接剂、铁氧体化合物和造孔剂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混合: 硅酸盐矿物20-40重量份; 粘接剂5-6重量份; 铁氧体化合物62-75重量份; 造孔剂35至40重量份。
7.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具有土壤修复功能的材料添加到汞超标的待修复区域的土壤中,并进行搅拌; 在待修复区域进行喷水使土壤保持在含水率超过一阈值; 在一时间段后,采用湿法磁选的方式将所述具有土壤修复功能的材料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8.根据权利要求
声明:
“功能化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土壤修复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