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包括支撑腿(1)和过滤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外部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自动密封机构;
所述自动密封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过滤板(6)远离支撑腿(1)的一侧的两个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杆(13),并且所述限位滑杆(13)滑动连接在所述箱体(2)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杆(13)的外部套接有弹簧(14),其中所述弹簧(14)的一端与箱体(2)的外部相连接,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安装有顶板(15),并且所述顶板(15)靠近所述弹簧(14)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滑杆(13)远离定位槽(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去除有害物质的吸附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外部安装有进气管(3),所述箱体(2)远离进气管(3)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4),所述箱体(2)的外部开设有与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4)相适配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均匀安装有三个密封环(5),所述密封环(5)的截面为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三个所述密封环(5)内部的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板(7)以及活性棉吸附板(8),并且所述密封环(5)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板(7)以及活性棉吸附板(8)相适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板(7)以及活性棉吸附板(8)的外部分别安装有推拉盖板(9),所述推拉盖板(9)远离箱体(2)的一侧安装有拉动把手(10),所述推拉盖板(9)靠近箱体(2)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5)的远离限位滑杆(13)的一侧安装有起拉把手(16)。
说明书: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
背景技术[0002] 在诸多行业加工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的废气产生,此类废气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对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通常会采用活性炭吸附箱对废气进行处
理,使废气达到可排放的标准,活性炭吸附箱一般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箱体内部的活性
炭吸附装置,气体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以达到排放的标准。
[0003] 但是传统的活性炭吸附箱,吸附装置与箱体之间通常为固定连接,使用后不方便对吸附装置的更换,以至于长时间使用后,会降低吸附箱的净化效果,也有一些可以进行拆
卸,但在更换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固定,使得更换较为繁琐,降低了吸附装置的更换效率,同
时在安装时,吸附装置的边缘容易出现漏气的现象,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需要一种
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吸附箱不方便吸附装置的更换,吸附箱的净化效果不佳,更换较为繁琐,容易出现漏气的现象,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的缺
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包括支撑腿和过滤板,所述支撑腿的外部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自动密封机构;
[0007] 所述自动密封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过滤板远离支撑腿的一侧的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杆,并且所述限位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
限位滑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箱体的外部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
端安装有顶板,并且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弹簧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滑杆远离定位槽的一端相连
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去除附有害物质的吸附机构。
[0008]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0009]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箱体远离进气管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所述箱体的外部开设有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相适配的孔。
[0010]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三个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截面为凹形。[0011] 优选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三个所述密封环内部的过滤板、活性炭吸附板以及活性棉吸附板,并且所述密封环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过滤板、活性炭吸附板
以及活性棉吸附板相适配孔。
[0012]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活性炭吸附板以及活性棉吸附板的外部分别安装有推拉盖板,所述推拉盖板远离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拉动把手,所述推拉盖板靠近箱体的一侧安装有
密封垫。
[0013]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远离限位滑杆的一侧安装有起拉把手。[0014]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0015]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位槽、限位滑杆、弹簧与顶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过滤板、活性炭吸附板以及活性棉吸附板紧密的贴合在箱体的内部,有效的防止了气体从箱体
边缘泄露,提高了吸附箱的净化效果,同时更加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16]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过滤板、活性炭吸附板以及活性棉吸附板与密封环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吸附装置的快速更换,使得吸附装置的更换更加方便,防止吸附装置在长
时间工作后造成净化的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吸附箱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推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体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0021] 图5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0022] 图6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0023] 图中:1、支撑腿;2、箱体;3、进气管;4、出气管;5、密封环;6、过滤板;7、活性炭吸附板;8、活性棉吸附板;9、推拉盖板;10、拉动把手;11、密封垫;12、定位槽;13、限位滑杆;14、
弹簧;15、顶板;16、起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0025] 实施例一[0026] 如图2、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包括支撑腿1和过滤板6,支撑腿1的外部安装有箱体2,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自动密封机
构;
[0027] 自动密封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过滤板6远离支撑腿1的一侧的两个定位槽12,定位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杆13,并且限位滑杆13滑动连接在箱体2的内部,限位滑杆13
的外部套接有弹簧14,其中弹簧14的一端与箱体2的外部相连接,弹簧14的另一端安装有顶
板15,并且顶板15靠近弹簧14的一侧与限位滑杆13远离定位槽12的一端相连接,箱体2的内
部设置有用于去除附有害物质的吸附机构。
[0028] 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工作原理是:安装或更换时,向上拉动起拉把手16,将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板7或活性棉吸附板8推至箱体2的内
部,当推动至定位槽12与限位滑杆13相适配时,由于定位槽12的截面为斜面,限位滑杆13滑
动连接在定位槽12和箱体2的内部,而弹簧14套接在限位滑杆13的外部,并且弹簧14的一端
安装在箱体2的外部,另一端安装在顶板15远离起拉把手16的一侧,此时限位滑杆13则在弹
簧14的作用下向箱体2内部运动,同时在定位槽12的作用下,推动过滤板6向箱体2内部运
动,使得过滤板6紧密贴合在箱体2内部的密封环5内,防止气体从箱体2边缘泄露,提高了吸
附箱的净化效果,同时更架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29] 实施例二[0030] 如图1、3和图6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箱体2的外部安装有进气管3,箱体2远离进气管3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4,出气管4远离箱体2的一侧与吸风装置相连接,箱体2的
外部开设有与进气管3和出气管4相适配的孔,箱体2的内部均匀安装有三个密封环5,密封
环5的截面为凹形,吸附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三个密封环5内部的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
板7以及活性棉吸附板8,并且密封环5的内部开设有与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板7以及活性棉
吸附板8相适配孔;
[0031] 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板7以及活性棉吸附板8的外部分别安装有推拉盖板9,推拉盖板9远离箱体2的一侧安装有拉动把手10,推拉盖板9靠近箱体2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11,
密封垫11为弹性可伸缩材质,顶板15的远离限位滑杆13的一侧安装有起拉把手16。
[0032] 本实施例中,工作时,废气在出气管4外部的吸风装置引力作用下进入箱体2内,经过进气管3后过风面积增大,风速降低,首先在过滤板6的作用下,滤除废气中的颗粒物等碎
屑,然后依次在活性炭吸附板7和活性棉吸附板8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有害物基本吸附完
全,使得废气达到可排放的标准,最后通过出气管4到达下一级;并且需要更换时,直接可以
通过拉拉动把手10将过滤板6、活性炭吸附板7或活性棉吸附板8拉出,达到快速更换的效
果,防止吸附装置长时间工作造成废气处理的效果不佳,同时也提高了吸附箱的工作效率。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声明:
“便于安装拆卸的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箱”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