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处理设备(1)的前侧连通有出水管(3),所述处理设备(1)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外侧安装有冷凝组件(5),所述处理设备(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13),所述第一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水管(10),所述第三水管(10)的另一端与冷凝组件(5)连通,所述第一水泵(6)的输入端连通有第一水管(7),所述第一水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换热器(8),所述换热器(8)的侧面连通有第二水管(9),并且第二水管(9)的另一端与冷凝组件(5)连通。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处理设备的前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处理设备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侧安装有冷凝组件,所述处理设备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凝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侧面连通有第二水管,并且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凝组件连通,在使用时外接电源,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时,其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并且由于排气管呈弯曲设置,而冷凝组件位于排气管的最低处,此时潮湿的并且温度较高的气体通过冷凝组件时,其产生冷凝水,此时可以对气体进行一定的干燥处理,同时设置的第一水泵用于将换热器内部的冷水通过第一水管抽出,并且输送至冷凝组件内部,此时可以实现持续供应冷水,用于冷凝工作,而设置的第三水管和第二水管可以保证水体循环流动,保证水体循环使用。[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箱、冷凝管道和连接管,所述冷凝箱两侧与排气管连通,所述冷凝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一侧的所述冷凝管道上方与第二水管连通,另一侧的所述冷凝管道上方与第三水管连通,所述冷凝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滤板,所述冷凝箱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在冷水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三水管进入至冷凝管道时,此时水体依次经过S型设置的冷凝管道,冷水与温度高的潮湿空气接触,此时产生的湿气水滴位于冷凝管道表面,并且通过滤板滴落至冷凝箱底部,然后水体通过下料管排出至储水箱内部进行存储,而水体中还有一部分的有用成分,此时可以用于存储保证后续继续进行处理,[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凝管道呈S型设置,并且相邻两侧的冷凝管道呈错开设置,而冷凝管道的设置,其保证较高的气体充分与冷凝管道接触,保证气体中的水体得到收集,保证后续的气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干燥,并且冷凝管道呈错开设置,此时保证气体充分与其接触,方便对其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冷凝过滤处理。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凝管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并且导流板底部呈尖端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底部伸入至滤板内部所开设的凹槽内部,而冷凝后的水滴依附在冷凝管道表面,当其水滴逐步汇集时,其水滴逐渐变大,并且流动至冷凝管道下方的导流板底部,然后滴落至滤板下方,通过下料管汇集至储水箱内部。[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与冷凝组件连通。[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五水管的外侧安装有单向阀,在长时间的处理时,其汇集的水滴堆积在储水箱内部并且堆积至一定程度后,此时通过启动第二水泵将储水箱内部的水体抽出,并且经过第五水管输送至进水管内部,而设置的单向阀用于避免进水管内部的水进入至上方,此时用于保证冷凝后的水进行再次利用,方便气体排出后的处理工作。[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管外侧安装有冷凝组件,并且冷凝管道呈S型分布在冷凝箱内部,同时冷凝管道呈错开设置,此时第一水泵启动,冷水通过冷凝管道进入,而潮湿的温度高的气体在遇见冷凝管道时,此时得到冷凝,并且水滴附在冷凝管道表面,然后汇集至导流板底部,最终滴落至冷凝箱内部,此时可以实现对排出的气体及进行一定的干燥目的,方便后续对气体的处理工作;[0014] 并且汇集的水体通过下料管滴落至储水箱内部,当堆积一定程度后,此时因为水体有可能依旧伴随着可以利用的成分,此时通过第二水泵的启动,可以将水体重新输送至进水管内部,然后进入处理设备内部,此时可以对这部分水体进行再次处理,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保证原料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组件的剖视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管道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中:1、处理设备;2、进水管;3、出水管;4、排气管;5、冷凝组件;501、冷凝箱;502、冷凝管道;503、连接管;504、导流板;505、滤板;6、第一水泵;7、第一水管;8、换热器;9、第二水管;10、第三水管;11、下料管;12、储水箱;13、第二水泵;14、第四水管;15、第五水管;16、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 实施例1[002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0022] 一种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设备1,上述处理设备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2,上述处理设备1的前侧连通有出水管3,上述处理设备1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4,上述排气管4的外侧安装有冷凝组件5,上述处理设备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13,上述第一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水管10,上述第三水管10的另一端与冷凝组件5连通,上述第一水泵6的输入端连通有第一水管7,上述第一水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换热器8,上述换热器8的侧面连通有第二水管9,并且第二水管9的另一端与冷凝组件5连通。[0023] 传统的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污水在反应器正负极板间沿S形流动,随着污水流动,污染物被自由氧或轻基自由基氧化,一部分污染物会被完全分解,生成CO2和H0,另一部分污染物被氧化生成中间产物,而生成的气体有些是有害气体,并且气体从液体中产生,此时气体具有一定温度并且比较潮湿,潮湿的空气不但不方便后续的处理,同时湿气容易对管道造成损伤,而本装置在使用时外接电源,处理设备1对污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时,其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管4排出,并且由于排气管4呈弯曲设置,而冷凝组件5位于排气管4的最低处,此时潮湿的并且温度较高的气体通过冷凝组件5时,其产生冷凝水,此时可以对气体进行一定的干燥处理,同时设置的第一水泵6用于将换热器8内部的冷水通过第一水管7抽出,并且输送至冷凝组件5内部,此时可以实现持续供应冷水,用于冷凝工作,而设置的第三水管10和第二水管9可以保证水体循环流动,保证水体循环使用。[0024] 实施例2[0025]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所做出的改进,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具体的,上述冷凝组件5包括冷凝箱501、冷凝管道502和连接管503,上述冷凝箱501两侧与排气管4连通,上述冷凝箱501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冷凝管道502,上述冷凝管道502之间通过连接管503连通,一侧的上述冷凝管道502上方与第二水管9连通,另一侧的上述冷凝管道502上方与第三水管10连通,上述冷凝箱501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滤板505,上述冷凝箱501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11。[0026] 在冷水通过第一水管7和第三水管10进入至冷凝管道502时,此时水体依次经过S型设置的冷凝管道502,冷水与温度高的潮湿空气接触,此时产生的湿气水滴位于冷凝管道502表面,并且通过滤板505滴落至冷凝箱501底部,然后水体通过下料管11排出至储水箱2内部进行存储,而水体中还有一部分的有用成分,此时可以用于存储保证后续继续进行处理,[0027] 实施例3[0028]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2所做出的改进,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具体的,上述冷凝管道502呈S型设置,并且相邻两侧的冷凝管道502呈错开设置。[0029] 而冷凝管道502的设置,其保证较高的气体充分与冷凝管道502接触,保证气体中的水体得到收集,保证后续的气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干燥,并且冷凝管道502呈错开设置,此时保证气体充分与其接触,方便对其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冷凝过滤处理。[0030] 实施例4[0031]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3所做出的改进,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具体的,上述冷凝管道5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504,并且导流板504底部呈尖端设置,上述导流板504的底部伸入至滤板505内部所开设的凹槽内部。[0032] 而冷凝后的水滴依附在冷凝管道502表面,当其水滴逐步汇集时,其水滴逐渐变大,并且流动至冷凝管道502下方的导流板504底部,然后滴落至滤板505下方,通过下料管11汇集至储水箱12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