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BNT)是一种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无铅电子陶瓷材料,居里温度高,介电常数大,有较强的饱和极化
纯BNT难以烧成致密样品,缺陷较多,击穿电场强度(Eb)较低,且具有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Pr=38 μC/cm2)和矫顽场(Ec=73 kV/cm),有效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较低[1~4]
目前,研究者一方面通过A、B位取代来进行性能改良;另一方面通过添加烧结助剂或改进制备工艺改善材料的显微结构,提高其致密性,获得高Eb,提高材料的有效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5,6]
室温下BNT陶瓷具有三方相结构,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相变,通过介电常数-温度关系曲线可以观察到温度变化引起的相变过程
介电常数-温度关系曲线在200℃(退极化温度Td)和300℃(介电常数极大值对应的温度Tm)处显现两个峰
研究发现,BNT陶瓷在T >Td附近具有“双电滞回线”,显现反铁电相(AFE)特征
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这是非极性相,并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200℃<T<320℃),BNT陶瓷同时包含极性三方(R3c)和非极性四方(P4bm)纳米微区[7]
正是由于这种三方和四方的共存态导致其电滞回线发生了变化,并非是反铁电体的双电滞回线特性
这种变形的电滞回线的特征显著,表现为较大的最大极化强度(Pmax)和较小的剩余极化强度(Pr)
此外,200℃<T<320℃时,随温度升高,BNT陶瓷具有典型的弛豫性特性[8~10]
由于BNT陶瓷的双电滞回线特性,有利于其应用于能量储存领域
通过掺杂取代扰乱铁电体的长程有序特性,在主基体BNT陶瓷中,引入第二组元,如SrTiO3、BaTiO3基无铅陶瓷材料
本文以BNT基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SrSc0.5Nb0.5O3)取代对(Bi0.5Na0.5-Ti0.95Al0.025Nb0.025O3)陶瓷的结构、相变特性和铁电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储能特性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1-x)(Bi0.5Na0.5Ti0.95Al0.025-Nb0.025O3)-x(SrSc0.5Nb0.5O3)陶瓷,记为(1-x)BNTA-xSSN,x=5%、10%、15%、20%,摩尔分数)
选取碳酸盐和氧化物作为原料,包括(Na2CO3、Bi2O3、TiO2、Al2O3、Nb2O5、SrC
声明:
“SrSc0.5Nb0.5O3 改性BNT基无铅陶瓷的储能特性研究”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