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抽气装置、控制器、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模具;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通过蒸汽总管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抽气装置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箱体连接;
所述模具包括合拢后为空心圆柱结构的上半模具和下半模具以及用于封堵所述模具两侧端部的两个封板,所述两个封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模具共轴线的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侧壁上设有蒸汽喷口,所述蒸汽喷口设有封堵塞,所述封堵塞内壁上设有导向盲孔,所述蒸汽管内壁设有与所述导向盲孔相适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封堵塞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蒸汽管连接;
所述箱体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的蒸汽喷头,所述蒸汽管一端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抽气管连接;所述箱体内壁安装有外温度传感器和外压力传感器,所述蒸汽管内安装有内压力传感器和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抽气装置、所述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压力传感器、所述内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内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口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蒸汽喷口沿所述蒸汽管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塞为截顶圆锥形,所述封堵塞的材料为轻质材料,所述轻质材料为塑料或者木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蒸汽支管,所述蒸汽喷头安装在所述蒸汽支管上,所述若干个蒸汽支管通过蒸汽干管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总管与所述蒸汽管之间、所述蒸汽总管与所述蒸汽干管之间、所述抽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电杆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背景技术[0002] 电杆是城镇电力建设的一种重要设施,在电力线路建设中,电杆是架空配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杆的主要是用于安装横担、绝缘子和架设导线等。电杆通过不同的材质
可以分为木电杆、金属电杆、混凝土电杆;木电杆因为受天气的影响,使用寿命短,而金属电
杆的造价成本高,因此混凝土电杆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0003] 混凝土电杆的生产首先需要制造钢筋骨架,再将钢筋骨架放入模具中并在模具中浇灌混凝土,随后将模具放在离心设备上使混凝土电杆离心成型,最后将成型后的混凝土
电杆以及模具一同放置在高温蒸汽环境中进行养护,最后进行脱模得到混凝土电杆。
[0004]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装有混凝土电杆的模具放置在养护坑内,以向养护坑通入高温蒸汽的方式进行养护。但是,养护坑内各处的高温蒸汽环境并不一致且难以控制,从而使
得各个混凝土电杆的养护效果不一致,容易出现产品差异化现象;同时,养护坑难以对模具
内部的养护环境做出改变,导致养护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混凝土电杆的养护环境不均匀且不易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0007] 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抽气装置、控制器、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模具;
[0008]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通过蒸汽总管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抽气装置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箱体连接;
[0009] 所述模具包括合拢后为空心圆柱结构的上半模具和下半模具以及用于封堵所述模具两侧端部的两个封板,所述两个封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模具共轴线的蒸汽管,所述蒸
汽管侧壁上设有蒸汽喷口,所述蒸汽喷口设有封堵塞,所述封堵塞内壁上设有导向盲孔,所
述蒸汽管内壁设有与所述导向盲孔相适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
封堵塞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蒸汽管连接;
[0010] 所述箱体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的蒸汽喷头,所述蒸汽管一端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抽气管连接;所述箱体内壁安装有外温度传感器
和外压力传感器,所述蒸汽管内安装有内压力传感器和内温度传感器;
[0011] 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抽气装置、所述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压力传感器、所述内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内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蒸汽喷口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蒸汽喷口沿所述蒸汽管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0013] 优选的,所述封堵塞为截顶圆锥形,所述封堵塞的材料为轻质材料,所述轻质材料为塑料或者木材。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蒸汽支管,所述蒸汽喷头安装在所述蒸汽支管上,所述若干个蒸汽支管通过蒸汽干管与所述蒸汽总管连接。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总管与所述蒸汽管之间、所述蒸汽总管与所述蒸汽干管之间、所述抽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位于模具内部蒸汽管的设置,使得模具内部的混凝土也能够在高温蒸汽环境下进行养护,提高养护速度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电杆的质量;封堵塞
以及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蒸汽管上的蒸汽喷口不会被浇灌的混凝土堵塞,也能够保证在
高压蒸汽环境下正常开启,进行模具内的蒸汽养护操作;箱体内部上均匀分布的蒸汽喷口
的设置,使得箱体内各处的蒸汽环境趋向于均衡,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电杆因为各处质量
差异造成的开裂等情况。
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19] 图中:1-蒸汽发生装置、2-抽气装置、3-控制器、4-箱体、41-盖子、42-密封压条、43-蒸汽支管、44-蒸汽干管、45-蒸汽喷头、5-模具、51-上模具、52-下模具、53-封板、6-蒸汽
总管、7-抽气管、8-蒸汽管、81-蒸汽喷口、82-封堵塞、83-导向杆、84-复位弹簧、85-导向盲
孔、9-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
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装置1、抽气装置2、控制器3、箱体4和位于箱体4内的模具5;箱体4顶部敞开用于安放模具5,且顶部铰接
有盖子41,盖子41与箱体4之间设有密封压条42。
[0022] 蒸汽发生装置1通常为锅炉,蒸汽发生装置1通过蒸汽总管6与箱体4连接,抽气装置2通过抽气管7与箱体4连接。
[0023] 本实施例中,箱体的内壁上敷设有若干个蒸汽支管43,上述若干个蒸汽支管43通过一个蒸汽干管44与蒸汽总管6连接,蒸汽支管43上设有蒸汽喷头45,蒸汽喷头45均匀分布
在箱体的内壁上从而使蒸汽能够将箱体各处充满蒸汽且使各处蒸汽环境一致。
[0024] 模具5包括合拢后为空心圆柱结构的上半模具51和下半模具52以及用于封堵模具两侧端部的两个封板53,两个封板53之间连接有与模具共轴线的蒸汽管8,蒸汽管8的侧壁
上设有若干个沿蒸汽管8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蒸汽喷口81,蒸汽喷口81设有封堵塞82,封
堵塞82为截顶圆锥形且小端朝向蒸汽管8。封堵塞82内壁(即小端端面)上设有导向盲孔85,
蒸汽管8的内壁设有与导向盲孔85相适配的导向杆83,导向杆83上套装有复位弹簧84,封堵
塞82通过复位弹簧84与蒸汽管8连接,封堵塞82的材料为轻质材料,该轻质材料为塑料或者
木材。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模具在离心旋转时,封堵赛82因为自身的轻质原因,从而无法
轻易克服复位弹簧84的弹力,也就能够起到封堵蒸汽喷口81、防止混凝土浆液倒灌的目的,
同时能够在混凝土电杆成型后不受影响的在高温蒸汽的推动下打开。
[0025] 本实施例中,蒸汽管8一端与蒸汽总管6连接、另一端与抽气管7连接;具体的,在两个封板53上均设置有连通蒸汽管8的管接头,使用时,管接头通过气管连接到蒸汽总管6以
及抽气管7上即可。
[0026] 箱体4内壁安装有用于检测模具5外部环境温度的外温度传感器和蒸汽压力的外压力传感器;同时,蒸汽管8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模具5内部蒸汽压力的内压力传感器和环境
温度的内温度传感器。
[0027] 本实施例中,蒸汽总管6上、蒸汽干管44上、蒸汽总管6与蒸汽管8之间、抽气管7上均安装有电磁阀9;上述的控制器3安装在箱体4上,控制器3与蒸汽发生装置1、抽气装置2、
外温度传感器、外压力传感器、内压力传感器、内温度传感器以及电磁阀9电连接。
[0028] 使用时,在模具离心完成并装入箱体4内后,首先将蒸汽管8与蒸汽总管6连接,将蒸汽管8另一端与抽气管7连接;盖合盖子41后,启动蒸汽发生装置1,并通过控制器3开启蒸
汽总管6上的电磁阀、蒸汽干管44上的电磁阀以及蒸汽总管6与蒸汽管8之间的电磁阀,使蒸
汽分成两路分布进入模具5内部、模具5外部的箱体4中;该过程还可以通过控制器3调节各
个电磁阀的开阀压力,根据需要为模具5内、外侧设置合适的蒸汽养护环境;待蒸汽养护完
成后,关闭蒸汽总管6上的电磁阀,同时打开抽气管7与蒸汽管8之间的电磁阀、启动抽气装
置2,将模具5内、外两部的蒸汽抽空,打开盖子41即可取出养护完成的混凝土电杆。
[0029]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
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混凝土电杆生产养护控制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