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用于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周侧,所述旋转轴套上径向开设有过液孔;
上盖,所述上盖同轴连接在所述旋转轴套的上端,所述上盖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
下盖,所述下盖同轴连接在所述旋转轴套的下端,所述下盖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下盖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槽;
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竖直安装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叶片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叶片的第一端间隔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套的外周侧,所述叶片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旋转轴套的外侧延伸设置,所述叶片的延伸面为平面,所述叶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套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接面和所述叶片呈钝角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套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各个所述叶片与对应的连接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套的外径为
56mm,所述叶片的数量为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叶片的与相应的所述延伸面平行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旋转轴套的一端之间、所述下盖与所述旋转轴套的另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第一端和所述叶片的第二端均设置有圆角过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分别与所述旋转轴套可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所述上盖、所述下盖的材质均为氧化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套的材质为不锈钢。
说明书: 一种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背景技术[0002] 目前,一般使用立式砂磨机分离器分离浆料及其中的硬质小球。现有的立式砂磨机分离器采用的是L型叶片圆周阵列组合而成,在设备启动时通过电机带动分离器旋转,浆
料内的硬质小球在碰撞分离器内旋转的L型叶片后产生离心运动,浆料从叶片的缝隙间流
出,从而达到浆料与硬质小球分离的效果。由于叶片朝外的一侧会与硬质小球频繁发生碰
撞,最终会导致叶片外侧磨损严重,而内侧几乎无磨损的情况,而L型叶片在单侧严重磨损
后便不能继续使用,使得叶片的使用寿命较低,进而降低了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以解决L型叶片在单侧严重磨损后便不能继续使用,降低叶片及分离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包括:[0006] 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用于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周侧,所述旋转轴套上径向开设有过液孔;
[0007] 上盖,所述上盖同轴连接在所述旋转轴套的上端,所述上盖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
[0008] 下盖,所述下盖同轴连接在所述旋转轴套的下端,所述下盖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下盖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槽;
[0009] 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竖直安装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叶片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叶片的第一端间隔设置于所
述旋转轴套的外周侧,所述叶片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旋转轴套的外侧延伸设置,
所述叶片的延伸面为平面,所述叶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套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接面和
所述叶片呈钝角布置。
[0010] 优选地,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套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各个所述叶片与对应的连接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0011]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套的外径为56mm,所述叶片的数量为20。[0012] 优选地,相邻所述叶片的与相应的所述延伸面平行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8°。[0013] 优选地,所述上盖与所述旋转轴套的一端之间、所述下盖与所述旋转轴套的另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0014] 优选地,所述叶片的第一端和所述叶片的第二端均设置有圆角过渡结构。[0015] 优选地,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分别与所述旋转轴套可拆连接。[0016] 优选地,所述叶片、所述上盖、所述下盖的材质均为氧化锆。[0017]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套的材质为不锈钢。[00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在旋转轴套的外周侧分布设置多个叶片,叶片通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固定,叶片向旋转轴套的外侧延伸设置,延伸面为
平面,且叶片的第一端与旋转轴套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接面和叶片呈钝角布置,分离器整
体旋转时,浆料内的硬质小球在碰撞分离器内旋转的叶片后产生离心运动,浆料从叶片的
缝隙间流入旋转轴套的过液孔,经旋转轴流出,硬质小球则无法进入过液孔,从而达到浆料
与硬质小球分离的效果;由于叶片的延伸面为平面,使得叶片整体呈平板状,当叶片外侧磨
损严重后,可将叶片进行倒置安装后继续使用,将磨损轻微的内侧朝外,将磨损严重的外侧
朝内,不影响对硬质小球的分离,且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的正面平面示意图;[0024] 图5是图4的C-C向视图;[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的背面平面示意图;[0026] 图中,1、上盖;11、第一安装槽;2、下盖;21、第二安装槽;22、通孔;3、旋转轴套;31、过液孔;4、叶片;41、第一端;42、第二端;5、密封垫圈。具体实施方式[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0]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包括旋转轴套3、上盖1、下盖2和多个叶片4,其中,所述旋转轴套3用于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周侧,旋转轴
套3上径向开设有过液孔31,旋转轴的内部中空,且旋转轴上径向开设有与过液孔31连通的
通孔,便于浆液自过液孔31进入旋转轴后,经旋转轴流出;所述上盖1同轴连接在所述旋转
轴套3的上端,所述上盖1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22,所述上盖1的下表面开
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11;所述下盖2同轴连接在所述旋转轴套3的下端,所述下盖2的中部开
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22,所述下盖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对应的
多个第二安装槽21,其中多个第二安装槽21的大小以及分布方式均与第一安装槽11相同;
所述叶片4竖直安装在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2之间,所述叶片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在所述
第一安装槽1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槽21内,所述叶片4的第一端41间隔设置于所述旋转
轴套3的外周侧,叶片4并未直接连接在旋转轴套3上,叶片4通过嵌在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
安装槽21内进行固定;所述叶片4的第二端42自所述第一端41向所述旋转轴套3的外侧延伸
设置,所述叶片4的延伸面为平面,叶片4整体呈平板状,所述叶片4的第一端41与所述旋转
轴套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接面和所述叶片4呈钝角布置。旋转轴用于与电机传动连接,电
机可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旋转轴套3同步转动,旋转轴套3带动上盖1和下盖2同步
转动,上盖1和下盖2带动叶片4同步转动,使得上述离心分离器作为一个整体旋转。
[0031] 本实用新型在旋转轴套3的外周侧分布设置多个叶片4,叶片4通过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21固定,叶片4向旋转轴套3的外侧延伸设置,延伸面为平面,且叶片4的第一
端41与旋转轴套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接面和叶片4呈钝角布置,分离器整体旋转时,浆料
内的硬质小球在碰撞分离器内旋转的叶片4后产生离心运动,浆料从叶片4的缝隙间流入旋
转轴套3的过液孔31,经旋转轴流出,硬质小球则无法进入过液孔31,从而达到浆料与硬质
小球分离的效果;由于叶片4的延伸面为平面,使得叶片4整体呈平板状,当叶片4外侧磨损
严重后,可将叶片4进行倒置安装后继续使用,将磨损轻微的内侧朝外,将磨损严重的外侧
朝内,不影响对硬质小球的分离,且提高叶片4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0032] 本实施例中,各个叶片4的形状、尺寸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下盖2上的多个第二安装槽21沿旋转轴套3的周向均匀分布,相应地,多个所述叶片4沿所述旋转轴套3的圆周方
向均匀分布,且各个所述叶片4与对应的连接面之间的夹角相等,使得多个叶片4对浆料、硬
质小球进行均衡的离心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叶片4与对应的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也可
以不等。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套3的外径为56mm,旋转轴套3的内径为34mm,所述叶片4的数量为20。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叶片4的与相应的所述延伸面平行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
18°。通过对叶片4的数量、排布的间隙和摆放的角度等参数进行设置,可避免数量较少,排
布间隙过疏,导致经常出现硬质小球从间隙内漏出的情况,从而使得硬质小球从缝隙间漏
出的概率大幅减少,提高分离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叶片4的具体数量也可以是数量,叶片
4可为多个,优选设置为20左右的数值。
[0034] 如图1所示,所述上盖1与所述旋转轴套3的一端之间、所述下盖2与所述旋转轴套3的另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圈5,对旋转轴套3的两端进行密封,避免浆料自旋转轴套3的
两端进入旋转轴。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4的第一端41和所述叶片4的第二端42均设置有圆角过渡结构,以提高对浆料的导流效果。进一步地,圆角过渡结构的过渡圆角的半径为2.2mm。叶片4
的两个过渡圆角结构之间的距离为27.3mm,即叶片4的第二端42自第一端41向外侧的延伸
距离为27.3mm。各个叶片4的第二端42的圆角过渡结构的圆心连线形成的圆直径为
104.07mm。上盖1和下盖2的外径均为112.8mm。
[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所述下盖2分别与所述旋转轴套3可拆连接,方便拆装。具体地,在旋转轴套3的两端开设螺纹孔,在上盖1和下盖2上开设通孔,通过螺丝分别将上盖1
和下盖2固定在旋转轴套3上。
[0037] 如图2-图6所示,下盖2的中部呈筒状,与旋转轴套3相适配,下盖2的边缘部分的厚度沿径向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下盖2的外边缘厚度为6mm。第二安装槽21在下盖2的边
缘部分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安装槽21的内部形状与叶片4的底部形状相适配。
[0038] 由于分离器工作基于离心分离的原理,所以分离器本体会频繁与硬质小球发生碰撞,所以在对分离器的叶片4、上盖1和下盖2等进行材料选定时,需考虑其耐用程度而尽可
能地选用高硬度材料。再由于分离器的工作环境包含大量有机溶剂,所以优先使用性质稳
定的非金属材料,以避免其发生腐蚀或化学反应。优选地,所述叶片4、所述上盖1、所述下盖
2的材质均为氧化锆,其在烧结后有着性质稳定、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等特点。
[0039] 由于分离器的上盖1、下盖2与旋转轴套3通过螺丝固定,需在旋转轴套3上钻取螺纹孔,而氧化锆材质本身韧性较差,无法进行攻牙,又由于分离器的工作环境需接触液体,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套3的材质为不锈钢。更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套3的材质为316不锈钢。
[00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0041]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分离器安装于密闭容器内,初始状态下,浆料及硬质小球的混合物料置于密闭容器内部,电机设置于密闭容器的外部,旋转轴安装在分离器内
并密封穿出密闭容器。通过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离心分离器整体在混合物料
内旋转,混合物料内的硬质小球在碰撞旋转的叶片4后产生离心运动,滞留于密闭容器内,
硬质小球将逐渐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沉降堆积;混合物料中的浆料经叶片4间的间隙流入旋
转轴套3的过液孔31,经旋转轴流出,从而将浆料与硬质小球分离。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
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硬质小球的离心分离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