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1),其中:所述护板本体(1)包括主板(11)和外框(12),所述外框(12)连接在所述主板(11)的外侧并且所述外框(12)被所述主板(11)分隔形成第一浇注空间(13)和第二浇注空间(14),所述护板本体(1)通过所述主板(11)可拆卸连接在窑尾结构上并且所述第一浇注空间(13)的一侧靠近所述窑尾结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111),所述主板(11)通过若干个所述螺栓孔(111)与所述窑尾结构形成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注空间(13)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浇注空间(14)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2)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板(121)、第一侧板(122)、外板(123)和第二侧板(1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21)位于所述第二浇注空间(14)内的一端朝向所述外板(123)弯折且延伸以形成第一延长板(125),所述外板(123)位于所述第二浇注空间(14)内的一端朝向所述内板(121)弯折且延伸以形成第二延长板(12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21)的形状为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23)的形状为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121)处的所述第一侧板(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24)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外板(123)处的所述第一侧板(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24)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2)靠近所述内板(121)的一端与所述主板(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板(122)靠近所述外板(123)的一端与所述主板(11)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尾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24)对称设置。
说明书: 一种回转窑窑尾护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
声明:
“回转窑窑尾护板”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