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截面为弧形的套筒(2),所述套筒(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筛筒(3),所述筛筒(3)上设置有多个形状大小均相等的筛分部(4),且其中一个所述筛分部(4)位于套筒(2)的正下方,其余所述筛分部(4)均位于套筒(2)的内部,多个所述筛分部(4)上均设置有筛孔(5),且每个所述筛分部(4)上筛孔(5)的孔径均不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筛分部(4)之间均设置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筛筒(3)转动的限位部件(7),所述筛筒(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物料翻动的搅拌部件(8),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件(8)为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内部的转轴(801),所述转轴(801)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0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7)为螺纹连接在套筒(2)内部的限位螺栓,且所述限位螺栓的底端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部件(7)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套筒(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筛筒(3)下方的放置腔(11),所述放置腔(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回收盒(12),且所述放置腔(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两个回收盒(12)之间的分隔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盒(12)的侧壁设置有拉板(14)。
说明书: 一种丸粒筛分用滚筒筛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筛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丸粒筛分用滚筒筛。背景技术[0002] 滚筒筛是分选技术应用中非常广泛的一种机械,需要根据大小进行有效的筛选,对于符合下工序要求的物料进入下一步工序,反之不和工序要求的物料需要进行再处理。
[0003] 现有的滚筒筛在使用时,大多只能够筛选出物料堆中一种规格大小的物料,当需要的物料规格大小为多种时,则需要多次更换不同的滚筒筛进行多次筛选,较为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丸粒筛分用滚筒筛,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只能够筛选出物料堆中一种规格大小的物料,当需要的物料规格大小为多种时,则需要多次更
换不同的滚筒筛进行筛选,较为的不便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截面为弧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筛
筒,所述筛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形状大小均相等的筛分部,且其中一个所述筛分部位于套
筒的正下方,其余所述筛分部均位于套筒的内部,多个所述筛分部上均设置有筛孔,且每个
所述筛分部上筛孔的孔径均不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筛分部之间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
内部设置有由于限制筛筒转动的限位部件,所述筛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物料翻动的搅拌部
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
[0006]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对物料进行搅拌加快筛分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搅拌部件为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设
置有搅拌叶,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
[0007]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对筛筒进行固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部件为螺纹连接在套筒内部的限位螺栓,且所述限位螺栓的底端延
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限位部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部件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
在套筒的内部。
[0008]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对多种规格大小的物料进行分类收集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筛筒下方的放置腔,所述
放置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回收盒,且放置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两个
回收盒之间的分隔板,所述回收盒的侧壁设置有拉板。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0]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物料由进料斗添加至筛筒的内部,由位于套筒底部筛分部进行筛分,套筒对其他筛分部进行阻挡,通过搅拌部件对物料进行搅动翻转,加快物料
穿过筛孔进行筛分,当物料停止下料后,调节限位部件解除对筛筒的固定,推动筛筒在套筒
内部转动,对套筒正下方的筛分部进行更换,使筛孔孔径变更为比之前较大的规格,从而再
次对剩余的物料进行筛分,通过不断的更换筛分部,逐渐增大筛孔的孔径,便捷的将物料分
类筛分为多种不同规格大小,节省了多次更换滚筒筛的麻烦,较好的完成物料的多级筛分,
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11]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物料筛分时,由回收盒对筛分的物料进行收集,且在更换筛分部时,通过将收集物料后的回收盒抽出,即可便捷的由下方的回收盒接替回收,使多种
规格的物料能够较好的进行分类回收。
附图说明[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001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筛筒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中:1、支撑架;2、套筒;3、筛筒;4、筛分部;5、筛孔;6、卡槽;7、限位部件;8、搅拌部件;801、转轴;802、搅拌叶;9、进料斗;10、驱动电机;11、放置腔;12、回收盒;13、分隔板;
14、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0019] 如图1?5所示,一种丸粒筛分用滚筒筛,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截面为弧形的套筒2,套筒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筛筒3,筛筒3上设置有多个形状大小均相等
的筛分部4,且其中一个筛分部4位于套筒2的正下方,其余筛分部4均位于套筒2的内部,多
个筛分部4上均设置有筛孔5,且每个筛分部4上筛孔5的孔径均不相同,相邻两个筛分部4之
间均设置有卡槽6,卡槽6的内部设置有由于限制筛筒3转动的限位部件7,筛筒3的内部设置
有用于物料翻动的搅拌部件8,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9。
[002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将物料由进料斗9添加至筛筒3的内部,由位于套筒2底部筛分部4进行筛分,套筒2对其他筛分部4进行阻挡,通过搅拌部件8对物料进行搅动翻转,加快物
料穿过筛孔5进行筛分,当物料停止下料后,调节限位部件7解除对筛筒3的固定,推动筛筒3
在套筒2内部转动,对套筒2正下方的筛分部4进行更换,使筛孔5孔径变更为比之前较大的
规格,从而再次对剩余的物料进行筛分,通过不断的更换筛分部4,逐渐增大筛孔5的孔径,
便捷的将物料分类筛分为多种不同规格大小,省去了多次更换滚筒筛的麻烦,较好的完成
物料的多级筛分,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21] 具体的,搅拌部件8为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内部的转轴801,转轴801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802,转轴801带动搅拌叶802转动,推动物料进行翻转滚动,从而加快物料筛分。
[0022] 进一步的,转轴80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带动转轴801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
[0023] 具体的,限位部件7为螺纹连接在套筒2内部的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的底端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转动限位螺栓,使其端部由卡槽6的内部脱离,即可推动筛筒3在套筒2内部
转动。
[0024] 进一步的,限位部件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部件7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套筒2的内部,四个限位部件7有效的提高对筛筒3的固定效果。
[0025] 优选的,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筛筒3下方的放置腔11,放置腔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回收盒12,且放置腔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两个回收盒12之
间的分隔板13,物料筛分时,由回收盒12对筛分的物料进行收集,且在更换筛分部4时,通过
将收集物料后的回收盒12抽出,即可便捷的由下方的回收盒12接替回收,使多种规格的物
料能够较好的进行分类回收。
[0026] 优选的,回收盒12的侧壁设置有拉板14,通过拉板14能够较好的将回收盒12抽出。[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
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
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声明:
“丸粒筛分用滚筒筛”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