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01);
溜槽组件(200),包括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所述第一溜槽件(201)和所述第二溜槽件(202)的内部互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溜槽件(201)和所述第二溜槽件(202)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01)上;
档板组件(300),包括挡板件(301),所述挡板件(301)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件(101)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溜槽件(201)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1)包括支撑块(101a)和固定架(101b),所述固定架(101b)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01a)上,所述支撑块(101a)上设有卸料槽(101a?1)和卸料口(101a?2),所述卸料口(101a?2)贯穿所述支撑块(101a)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卸料槽(101a?1)的一侧与所述支撑块(101a)靠近所述挡板件(301)的一侧侧面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卸料口(101a?2)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槽(101a?1)远离所述挡板件(30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交叉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溜槽件(202)的底部朝向所述挡板件(301)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溜槽件(201)的底部背向所述挡板件(301)的一侧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的内部均设有流通通道(203),所述第一溜槽件(201)的流通通道(203)与第二溜槽件(202)的流通通道(203)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溜槽件(202)与所述支撑件(10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溜槽件(202)包括进料口(202a)和出料口(202b),所述进料口(202a)与所述卸料口(101a?2)对应设置,所述出料口(202b)与第一溜槽件(201)的流通通道(203)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400),所述驱动组件(400)包括驱动件(401),所述驱动件(401)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40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10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件(301)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件(301)包括挡料板(301a),所述挡料板(301a)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01b)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401)转动连接。
9.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卸料机构,以及,输送组件(500),包括输送件(501),所述输送件(501)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01)上;所述输送件(501)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501a)和出料端(501b),所述出料端(501b)靠近所述第一溜槽件(201)的一侧设置;
振动组件(6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溜槽件(201)上的振动件(60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601)包括振动电机(601a),所述振动电机(601a)设置在所述第一溜槽件(201)的与物料接触的面的外侧。
说明书: 一种卸料机构及其物料输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卸料机构及其物料输送装置。背景技术[0002] 溜槽在皮带运输中是作为承接上下的关键位置,现有的溜槽上部为矩形框,下部为下料斗,在溜槽装置的一侧设有皮带机带动的皮带,皮带机带动皮带将物料运动至溜槽内。当运输物料时,由于物料的质量大小不一致,因此物料所受的惯性也不一致,会导致下料斗的位置摆放困难,即虽然大部分物料能够进入下料斗中,但总是有物料由于惯性作用会飞溅出下料斗外,因此在下料斗的上方增加一块倾斜设置的挡料板,用来阻挡物料的下落轨迹,但是又由于挡料板的阻挡作用,又会导致一些物料受到挡料板的阻挡反弹至皮带的下方,久而久之会堆积在支撑件和皮带之间并阻碍皮带的传动。[0003] 此外,由于物料本身的黏性、湿度和湿度等原因,使得溜槽内壁很容易出现粘料甚至导致堵料现象,导致故障停机等情况高发,从而影响生产。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05]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物料输送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0006]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物料受到挡料板的阻挡反弹至皮带的下方,久而久之会阻塞皮带的传动的问题。[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卸料机构,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溜槽组件,包括第一溜槽件和第二溜槽件,所述第一溜槽件和所述第二溜槽件的内部互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溜槽件和所述第二溜槽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档板组件,包括挡板件,所述挡板件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溜槽件的上方。[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块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卸料槽和卸料口,所述卸料口贯穿所述支撑块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卸料槽的一侧与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挡板件的一侧侧面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卸料口相连通。[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卸料槽远离所述挡板件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溜槽件和第二溜槽件交叉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溜槽件的底部朝向所述挡板件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溜槽件的底部背向所述挡板件的一侧倾斜设置。[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溜槽件和第二溜槽件的内部均设有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溜槽件的流通通道与第二溜槽件的流通通道相连通。[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溜槽件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溜槽件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卸料口对应设置,所述出料口与第一溜槽件的流通通道相连通。[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件转动连接。[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板件包括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0015] 本卸料机构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溜槽件对受到挡料组件的阻挡而反弹到皮带下方的物料进行卸料,避免阻碍塞皮带的传动。[0016]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溜槽内壁出现粘料甚至导致堵料,导致故障停机等情况高发,从而影响生产的问题。[001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上述的卸料机构,以及,输送组件,包括输送件,所述输送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输送件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出料端靠近所述第一溜槽件的一侧设置;振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溜槽件上的振动件。[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振动件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溜槽件的与物料接触的面的外侧。[0019] 本物料输送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振动件对第一溜槽件进行振动,从而避免溜槽组件的内壁出现粘料甚至堵料,避免影响生产。附图说明[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0021] 图1为卸料机构的结构图。[0022] 图2为卸料机构的另一个视角图。[0023] 图3为卸料机构的支撑组件的结构图。[0024] 图4为卸料机构的溜槽组件的剖视图。[0025] 图5为卸料机构的输送组件的结构图。[0026] 图6为卸料机构的振动组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0028]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0029]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地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0030] 实施例1[003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卸料机构,包括支撑组件100、溜槽组件200和挡板组件300,支撑组件100用于给溜槽组件200和挡板组件300提供安装场所,挡板组件300用于阻挡物料的下落轨迹,溜槽组件200用于接收正常下落的物料和因挡板组件300的阻挡而飞溅并堆积在支撑组件100上的物料。
[0032] 具体的,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01,溜槽组件200和挡板组件300安装在支撑件101上;溜槽组件200,包括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
202的内部互相连通,并且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均设置在支撑件101上,在使用时,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均能够接收物料,第一溜槽件201用于接收正常下落的大部分物料,第二溜槽件202用于接收由于挡板组件300的阻挡而反弹至皮带下方的小部分物料,此处的物料能够从第二溜槽件202再进入第一溜槽件201中;挡板组件300,包括挡板件301,挡板件301转动安装在支撑件101上,并且位于第一溜槽件201的上方,挡板件301用于阻挡并改变物料的下落轨迹,使得大部分物料能够落进下方的第一溜槽件201中。
[0033] 使用时,大部分物料受到挡板件301的阻挡而改变物料的下落轨迹,使得大部分物料能够落进下方的第一溜槽件201中,小部分物料受到挡板件301的阻挡反弹至皮带的下方,并流进第一溜槽件201中,再从第一溜槽件201流入到第二溜槽件202中,进而避免物料堆积在支撑件101和皮带之间,避免堆积的物料阻碍皮带的传动。[0034] 实施例2[0035] 参照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0036] 具体的,支撑件101包括支撑块101a和固定架101b,固定架101b设置在支撑块101a上,支撑块101a上设有卸料槽101a?1和卸料口101a?2,卸料口101a?2贯穿支撑块101a的顶面和底面,卸料槽101a?1的一侧与支撑块101a靠近挡板件301的一侧侧面相连通,另一端与卸料口101a?2相连通,并且卸料槽101a?1远离挡板件30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其中固定架101b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和水平设置的横梁,支撑柱设置在支撑块101a上,横梁的一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第一溜槽件201的方向延伸,使用时,受到挡板件301的阻挡而反弹至皮带的下方的物料沿着倾斜的卸料槽101a?1流动,直至从支撑块101a的卸料口
101a?2流出。
[0037] 优选的,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交叉设置,其中第二溜槽件202的底部朝向挡板件301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溜槽件201的底部背向挡板件301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溜槽件201和第二溜槽件202的内部均设有流通通道203,第一溜槽件201的流通通道203与第二溜槽件202的流通通道203相连通,使用时,受到挡板件301的阻挡而反弹至皮带的下方的物料沿着倾斜的卸料槽101a?1流动至从卸料口101a?2流出的物料进入到第二溜槽件202中,并再沿着第二溜槽件202的流通通道203汇入到第一溜槽件201中。[0038] 优选的,第二溜槽件202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撑件101可拆卸式连接,第二溜槽件202包括进料口202a和出料口202b,第二溜槽件202的进料口202a与支撑块101a的卸料口
101a?2对应设置,第二溜槽件202的出料口202b与第一溜槽件201的流通通道203相连通,使用时,物料依次通过支撑块101a的卸料口101a?2、第二溜槽件202的进料口202a、第二溜槽件202的出料口202b汇入到第一溜槽件201中。
[0039]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组件400,驱动组件400包括驱动件401,本实施例的驱动件401优选为油缸,驱动件401设有至少一个,本实施例的驱动件401设有两个,两个驱动件401分别设置在固定架101b的两侧,并且两个驱动件401的固定端均与支撑件101的固定架101b转动连接,输出端与挡板件301转动连接;挡板件301包括挡料板301a,挡料板301a的一端与固定架101b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件401转动连接,使用时,驱动件401驱动挡料板301a旋转,从而能够调整挡料板301a的倾斜角度,从而阻挡大部分物料的下落轨迹,使得大部分物料能够落进下方的第一溜槽件201中。[0040] 使用时,驱动件401驱动挡料板301a旋转,从而能够调整挡料板301a的倾斜角度,从而阻挡大部分物料的下落轨迹,使得大部分物料能够落进下方的第一溜槽件201中,少部分的物料受到挡料板301a的阻挡反弹到至皮带的下方,并通过支撑块101a的卸料口101a?2、第二溜槽件202的进料口202a、第二溜槽件202的出料口202b汇入到第一溜槽件201中,再从第一溜槽件201的流通通道203流出,进而避免物料堆积在支撑件101和皮带之间,避免堆积的物料阻碍皮带的传动。
[0041] 实施例3[0042] 参照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上述的卸料机构,以及,输送组件500和振动组件600,输送组件500用于传输物料,振动组件600用于提供振动效果,从而避免溜槽组件200的内壁出现粘料甚至堵料,减小导致故障停机,从而避免影响生产。[0043] 具体的,输送组件500,包括输送件501,输送件501设置在支撑件101上,输送件501用于传输物料,本实施例的输送件501优选为传输带,传输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常规零部件,输送件501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501a和出料端501b,进料端501a用于进料,出料端501b用于出料,出料端501b靠近溜槽组件200的一侧设置,使得输送件501的出料端501b出来的物料能够进入到溜槽组件200中;振动组件600,包括振动件601,第一溜槽件201上设有振动件601,其中振动件601包括振动电机601a,振动电机601a设置在第一溜槽件201的与物料接触的面的外侧,在物料在第一溜槽件201的流通通道203内流动时,振动件601提供振动效果,避免溜槽组件200的内壁出现粘料甚至堵料,减小导致故障停机,从而避免影响生产。
[0044] 使用时,输送件501用于输送物料,物料从输送件501的出料端501b出来并落入溜槽组件200的中,在物料在第一溜槽件201的流通通道203内流动时,振动件601提供振动效果,避免溜槽组件200的内壁出现粘料甚至堵料,减小导致故障停机,从而避免影响生产。[0045]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声明:
“卸料机构及其物料输送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