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栅格板和筛网;其中栅格板设置在溜槽和筛网之间,栅格板入料口通入溜槽内腔中,栅格板出料口位于筛网上方,栅格板为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与溜槽夹角小于5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的入料口端面位于溜槽内腔的中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的入料口端面位于溜槽内腔的中线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为矩形平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与溜槽等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包括板条和圆钢,所述圆钢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板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在上层,所述圆钢在下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与圆钢之间相互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与溜槽间之间焊接或销轴连接。
说明书: 一种筛网进料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颗粒物料运送领域,具体涉及该领域中筛网进料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混凝土或砂浆的生产中,需要用到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颗粒物料。物料在筛分时经溜管进入
振动筛时,振动筛上设有筛网,尺寸大小不同的物料经过不同的筛网,小的落
到筛网以下,大的进入不同的接料装置中。
[0003] 现有技术中,物料在进入振动筛时落点集中,容易一起落在振动筛的筛网上,造成物料聚堆,不容易下料,振动筛局部接料会使筛分面积受限,降低振动筛的筛分效率;同时,
由于落点集中,接料部分的筛网受力严重,会造成筛网使用局部受损破坏而其它地方仍然
完好,降低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筛网进料装置,可以使增加物料筛分面积、提高筛分效率、延长筛网使用寿命。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筛网进料装置,包括溜槽、栅格板和筛网,其中栅格板设置在溜槽和筛网之间,栅格板入料口通入溜槽内腔中,栅格板出料口位于筛网上方,所述栅格
板为网状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筛网进料装置,改变物料流动方向,同时增大物料进入振动筛的面积,避免物料聚堆,提高筛网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振动筛的工作效率。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板与溜槽夹角小于55度。从而使物料流动顺畅。[0008]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板的入料口端面位于溜槽内腔的中线处。这样物料有一半顺栅格板流出,有一半顺溜槽流出,非常均匀。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板为矩形平板。[0010]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板与溜槽等宽。[0011]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板包括板条和圆钢,所述圆钢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板条上。[0012] 进一步地,所述板条在上层,所述圆钢在下层。[0013] 进一步地,所述板条与圆钢之间相互焊接。[0014]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板与溜槽间之间焊接或销轴连接。附图说明[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筛网进料装置的结构图。[0016] 图2是图1中溜槽与栅格板处的右视图。[0017] 图3是图1中栅格板的截面剖视图。[0018] 图中标记为:[0019] 1-溜槽;2-栅格板;3-筛网;4-板条;5-圆钢;α-栅格板与溜槽夹角。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筛网进料装置进行进一步描述。[002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筛网进料装置,包括溜槽1、栅格板2和筛网3。[0022] 其中栅格板2设置在溜槽1和筛网2之间,栅格板与溜槽夹角α小于55度,从而利于物料的流动。
[0023] 栅格板2入料口的一端通入溜槽1内腔中,栅格板2与溜槽1之间通过焊接成一体或通过销轴连接做成活连接。
[0024] 栅格板2出料口的一端位于筛网1上方。[0025] 所述栅格板2入料口的端面位于溜槽1内腔的中线处。这样物料有一半顺栅格板2流出,有一半顺溜槽1流出,非常均匀。
[0026] 栅格板2为网状结构,上层为板条4,下层为圆钢5,二者通过焊接结合为一体。[0027] 本实用新型所述筛网进料装置,改变物料流动方向,使物料流动顺畅,同时增大物料进入振动筛的面积,避免物料聚堆,提高筛网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振动筛的工作效率。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声明:
“筛网进料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