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

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

266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湖南清源智造设备有限公司  
2023-12-26 15:43:27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包括:条状或颗粒状的干化污泥供给装置以及依次连通的焚烧炉、余热锅炉、布袋除尘器、喷淋塔和气体排放装置;所述干化污泥供给装置的供料端与所述焚烧炉的进口连接;所述余热锅炉和所述布袋除尘器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用于向所述管道中喷射可吸附污染物的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污泥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带式干化机、干料仓和给料器;所述带式干化机中设置有切条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器设置有螺旋给料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还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用于向所述带式干化机提供蒸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为一级或多级;所述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和消石灰。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包括连通的回转窑和二燃室;所述回转窑倾斜度为1%~5%,转速为0.2~1.5转/分钟;所述回转窑中物料运动方向和气流方向相同;所述回转窑的进口构成所述焚烧炉的进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设置有出渣系统、点火和助燃系统以及应急排放烟囱;所述出渣系统设置在所述二燃室的底部;所述应急排放烟囱设置在所述二燃室的顶部,所述点火和助燃系统临近所述二燃室的底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布设有耐火层和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包括连通的引风机和烟囱;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烟囱和所述喷淋塔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的出口与所述二燃室的污泥入口连通,所述二燃室的烟气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和所述喷淋塔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喷淋塔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引风机入口连通,所述引风机出口与烟囱连通。

说明书: 一种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涉及市政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背景技术[0002] 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焚烧作为处理污泥的重要方法,因其处理速度快、占地面积小,不需要长期储存等显著优点,成为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向

之一。

[0003] 目前市政污泥独立焚烧主要有集中焚烧模式和就地分散式焚烧模式。对于集中焚烧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污泥含水率高,体量大,运输费用昂贵;污泥富含有机物,容易

腐烂发臭,运输过程中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同污水厂处理工艺不同,污泥性质和含水率差异

巨大,集中焚烧多有不便。对于就地分散式焚烧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市政污泥和工业

污泥不做区分,均参考危险废物焚烧工艺,导致投资和运行成本过高。

[0004] 我国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市政污泥与大多数工业污泥不同,属于一般工业固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待研发一种专门针对市政污泥的就地分散

式独立焚烧系统。

发明内容[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

[00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所述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包括:条状或颗粒状的干化污泥供给装置以及依次连通的焚烧炉、余热锅炉、布袋除尘器、喷

淋塔和气体排放装置;所述干化污泥供给装置的供料端与所述焚烧炉的进口连接;所述余

热锅炉和所述布袋除尘器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用于向所述管道中

喷射可吸附污染物的吸附材料。

[0007] 可选的,所述干化污泥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带式干化机、干料仓和给料器;所述带式干化机中设置有切条机。

[0008] 可选的,所述给料器设置有螺旋给料结构。[0009] 可选的,所述余热锅炉还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用于向所述带式干化机提供蒸汽。

[0010] 可选的,所述喷淋塔为一级或多级;所述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和消石灰。[0011] 可选的,所述焚烧炉包括连通的回转窑和二燃室;所述回转窑倾斜度为1%~5%,转速为0.2~1.5转/分钟;所述回转窑中物料运动方向和气流方向相同。

[0012] 可选的,所述二燃室设置有出渣系统、点火和助燃系统以及应急排放烟囱;所述出渣系统设置在所述二燃室的底部;所述应急排放烟囱设置在所述二燃室的顶部,所述点火

和助燃系统临近所述二燃室的底部设置。

[0013] 可选的,所述二燃室布设有耐火层和保温层。[0014] 可选的,所述气体排放装置包括连通的引风机和烟囱;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烟囱和所述喷淋塔之间。

[0015] 可选的,所述回转窑的出口与所述二燃室的污泥入口连通,所述二燃室的烟气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入

口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和所述喷淋塔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喷淋塔的烟气出口

与所述引风机入口连通,所述引风机出口与烟囱连通。

[001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001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中,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能量后,在进入布袋除尘器前,通过烟气管道上喷射器可以吸附二噁英、重金属和部分酸性气体

等污染物,配合布袋除尘器,可以确保二噁英排放达标,无需加设急冷塔等急冷设施,可以

最大限度回收烟气能量;并根据烟气中实际酸性气体含量,采用喷淋塔,确保酸性气体去除

效率,从而实现污泥最大限度的就地减量,节省了污泥运输成本,避免了污泥运输过程中的

二次污染问题,针对市政污泥焚烧设计,降低了投资和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0018]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包括:条状或颗粒状的干化污泥供给装置以及依次连通的焚烧炉、余热锅炉6、布

袋除尘器8、喷淋塔9和气体排放装置;所述干化污泥供给装置的供料端与所述焚烧炉的进

口连接;所述余热锅炉和所述布袋除尘器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喷射器7;所述喷射器用

于向所述管道中喷射可吸附污染物的吸附材料。其中,所述干化污泥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

接的带式干化机1、干料仓2和给料器3;所述带式干化机中设置有切条机。所述焚烧炉包括

互相连通的回转窑4和二燃室5。所述气体排放装置包括引风机10和烟囱11。所述吸附材料

可以包括活性炭和消石灰。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中,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能量后,在进入布袋除尘器前,通过烟气管道上喷射器可以吸附二噁英、重金属和部分酸性气体等

污染物,配合布袋除尘器,可以确保二噁英排放达标,无需加设急冷塔等急冷设施,可以最

大限度回收烟气能量;并根据烟气中实际酸性气体含量,采用喷淋塔,确保酸性气体去除效

率,从而实现污泥最大限度的就地减量,节省了污泥运输成本,避免了污泥运输过程中的二

次污染问题,针对市政污泥焚烧设计,降低了投资和运营成本。

[002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干化污泥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带式干化机、干料仓和给料器;所述带式干化机中设置有切条机。其中,所述给料器设置有螺旋给料结构。详细

的,湿泥送入带式干化机进口,带式干化机内设有切条机,从带式干化机内出来的污泥呈长

条形或颗粒状,含水率在20%~50%之间,干泥从带式干化机出口送入干料仓,通过斗式提

升机将干料仓中污泥送入给料器顶部的料斗,通过给料器内螺旋结构将污泥送入焚烧炉进

口。采用带切条机的带式干化机,干化后的污泥呈长条形或颗粒状,配合回转窑内的低速配

风,烟气净化时无需采用预除尘设备。

[0025] 可选的,所述余热锅炉还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用于向所述带式干化机提供蒸汽。从而可保证焚烧产生的蒸汽可以作为干化机能量,减少了污泥干化能耗。

[002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焚烧炉包括互相连通的回转窑和二燃室;所述回转窑倾斜度为1%~5%,转速为0.2~1.5转/分钟;所述回转窑中物料运动方向和气流方向相同。

[0027] 详细的,焚烧炉采用的是带二燃室的回转窑,回转窑温度控制在500~700℃,回转窑内烟气流动方向和物料运动方向相同,物料停留时间20~60min。二燃室温度控制在

850~1000℃,烟气停留时间>2s。回转窑内布设有耐火层和保温层,回转窑倾斜度设计为

1%~5%,设计转速为0.2~1.5转/分钟。

[0028] 采用带二燃室的回转窑,回转窑内气相流向和固相流向(即物料流向)相同,通过调节回转窑内一次风和二燃室内二次风配比,可控制污泥可燃成分在回转窑和二燃室内的

燃烧份额,将二燃室温度控制在850℃以上,在确保污泥焚烧彻底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辅

助燃料消耗量,降低运行成本。

[0029] 其中,所述二燃室设置有出渣系统、点火和助燃系统以及应急排放烟囱;所述出渣系统设置在所述二燃室的底部;所述应急排放烟囱设置在所述二燃室的顶部,所述点火和

助燃系统临近所述二燃室的底部设置。所述二燃室布设有耐火层和保温层。也就是说,二燃

室内布设有耐火层和保温层,二燃室底部设有出渣系统,下部设有点火和助燃系统,顶部设

有应急排放烟囱。

[0030] 可选的,所述气体排放装置包括引风机和烟囱;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烟囱和所述喷淋塔之间。其中,引风机采用不锈钢材料,引风机布置在喷淋塔之后,可以减少烟气中

酸性气体对引风机的腐蚀。同时可以根据烟气中酸性气体含量,布设一级或多级喷淋塔。

[00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转窑的出口与所述二燃室的污泥入口连通,所述二燃室的烟气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布袋除尘

器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和所述喷淋塔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喷淋塔

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引风机入口连通,所述引风机出口与烟囱连通。

[0032] 以下用一具体实施例,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如图1所示,用于市政污泥处理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包括有带式干化机1、干料仓2、给料器3、

回转窑4、二燃室5、余热锅炉6、喷射器7、布袋除尘器8、喷淋塔9、引风机10及烟囱等。

[0033] 湿泥经过带式干化机1干化后变成含水率20%~50%的长条形或颗粒状干泥,进入干料仓2存储,再通过斗式提升机或螺旋输送机等输送设备输送到给料器3上部的料斗

里,由给料器3送入回转窑4窑尾,在回转窑4内缓慢向窑头移动,依次经过干燥、热解、燃烧

阶段,回转窑4内温度控制在500~700℃,回转窑4内产生的烟气和残渣进入二燃室5,残渣

焚烧彻底后从二燃室5底部出渣机排出,进入灰渣仓存储,烟气在二燃室5内停留时间确保

>2s,烟气中的可燃成分在二燃室5内充分燃烧,将二燃室5温度保持在850~1000℃,烟气

中污染物被彻底焚烧和分解。从二燃室5出来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6换热,烟气温度降

低到150~300℃,余热锅炉6产生的蒸汽可以作为带式干化机1能量,余热锅炉6底部收集

的灰送入灰渣仓存储。从余热锅炉6出来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8,在余热锅炉6和布袋除尘

器8之间的烟气管道上布设活性炭和消石灰喷射器7,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8后,烟气中的飞

灰被捕集下来,送入飞灰仓存储。从布袋除尘器8出来的烟气进入喷淋塔9脱酸后,通过引风

机10送入烟囱11,从烟囱11顶部排出。

[003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了一种可以专门针对市政污泥的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对现有的焚烧系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包括以下几点:

[0035] (1)采用带二燃室的回转窑,回转窑内气相流向和固相流向相同,通过调节回转窑内一次风和二燃室内二次风配比,可控制污泥可燃成分在回转窑和二燃室内的燃烧份额,

将二燃室温度控制在850℃以上,在确保污泥焚烧彻底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辅助燃料消耗

量,降低运行成本。

[0036] (2)采用带切条机的带式干化机,干化后的污泥呈长条形或颗粒状,配合回转窑内的低速配风,烟气净化时无需采用预除尘设备。

[0037] (3)根据市政污泥作为一般工业固废的特点,在进入布袋除尘器前的烟气管道上加设活性炭和消石灰喷射器,可以吸附二噁英、重金属和部分酸性气体等污染物,配合布袋

除尘器,可以确保二噁英排放达标,无需加设急冷塔等急冷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回收烟气能

量。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

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

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

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9]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004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声明:
“就地分散式独立焚烧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