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276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2023-12-27 13:33:1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炉排块,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块内设置有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固定端,所述通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承载端,所述通风风道内在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使所述通风风道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块包括炉排块主体、风道壁以及遮板,所述炉排块主体设置有开口凹槽,两块所述风道壁沿所述炉排块主体的长度方向对称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凹槽内,所述遮板设置于两块所述风道壁远离所述炉排块主体的一端,所述遮板、所述炉排块主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围成所述通风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风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炉排块主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连接且所述挡板与所述遮板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以构成所述变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壁在靠近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向远离另一块所述风道壁的方向凸出的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风道壁的其他部分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且所述遮板覆盖的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不超过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的一半。

6.一种炉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排箱体框架;

多排静炉排以及多排动炉排,各排所述静炉排与各排所述动炉排交替间隔排排叠搭以阶梯方式设置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每排所述静炉排以及每排所述动炉排均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炉排块沿并排布置而成;

驱动各排所述静炉排相对于所述动炉排滑移的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转轴、曲柄、驱动杆、驱动框架、斜面滑块以及导向轮机构,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转轴转动,所述曲柄设置于所述传动转轴,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柄的摆动端以及所述驱动框架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机构沿所述驱动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框架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斜面滑块,各所述斜面滑块的斜面分别与各所述导向轮机构的转动导轮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的外壁围绕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炉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活塞缸以及传动凸轮,所述传动凸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转轴且所述传动凸轮的小端与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可转动连接。

10.一种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料器、落渣井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

6?9任意一项所述的炉排结构,各所述炉排结构成高度逐渐下降的阶梯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之间通过柔性膨胀结构连接,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入料段与所述推料器连接且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炉排结构处于所述推料器的出料口的下方,位于最低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出料端与所述落渣井连接且所述落渣井处于位于最低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出料端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温隔热的落差墙,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中位于高处的一个所述炉排结构推动物料翻过所述落差墙落入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中位于低处的一个所述炉排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炉排结构下方均设置有渣斗。

说明书: 一种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源源不断大量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部分生活垃圾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垃圾处理量增加且成分

复杂,焚烧炉的焚烧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燃烧不充分或者不彻底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排块,以改善具有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炉排块的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炉排块,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所述炉排块内设置有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固定端,所述通风风

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承载端,所述通风风道内在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使所

述通风风道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构。

[0007] 优选地,所述炉排块包括炉排块主体、风道壁以及遮板,所述炉排块主体设置有开口凹槽,两块所述风道壁沿所述炉排块主体的长度方向对称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凹槽

内,所述遮板设置于两块所述风道壁远离所述炉排块主体的一端,所述遮板、所述炉排块主

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围成所述通风风道。

[0008] 优选地,所述通风风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炉排块主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连接且所述挡板与所述遮板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以构成所述变径结构。

[0009] 优选地,所述风道壁在靠近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向远离另一块所述风道壁的方向凸出的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风道壁的其他部分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遮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且所述遮板覆盖的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不超过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的一半。

[0011] 一种炉排结构,包括:[0012] 炉排箱体框架;[0013] 多排静炉排以及多排动炉排,各排所述静炉排与各排所述动炉排交替间隔排排叠搭以阶梯方式设置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每排所述静炉排以及每排所述动炉排均由多个如

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炉排块沿并排布置而成;

[0014] 驱动各排所述静炉排相对于所述动炉排滑移的驱动装置。[0015]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转轴、曲柄、驱动杆、驱动框架、斜面滑块以及导向轮机构,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转轴转动,所

述曲柄设置于所述传动转轴,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柄的摆动端以及所述驱动框

架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机构沿所述驱动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

框架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斜面滑块,各所述斜面滑块的斜面分别与各所述导向轮机构

的转动导轮接触配合。

[0016] 优选地,所述炉排箱体框架的外壁围绕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装置。

[0017]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活塞缸以及传动凸轮,所述传动凸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转轴且所述传动凸轮的小端与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可转动连接。

[0018] 一种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包括推料器、落渣井以及多个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炉排结构,各所述炉排结构成高度逐渐下降的阶梯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之间通过

柔性膨胀结构连接,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入料段与所述推料器连接且位于最高处

的所述炉排结构处于所述推料器的出料口的下方,位于最低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出料端与

所述落渣井连接且所述落渣井处于位于最低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出料端的下方。

[0019]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温隔热的落差墙,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中位于高处的一个所述炉排结构推动物料翻过所述落差墙落入相邻两个所述

炉排结构中位于低处的一个所述炉排结构。

[0020] 优选地,每个所述炉排结构下方均设置有渣斗。[0021]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炉排块,该炉排块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炉排块内设置有通风风道,通风风道的

进风口设置于炉排块的固定端,通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炉排块的承载端,通风风道内在

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使通风风道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构,利用该变径结构可以形成

文丘里效应,形成强制风的效果,增加风在炉排块的出风口出去后的穿透力,能更好起到对

炉排块的冷却作用和垃圾的燃烧的助燃作用,减少结焦现象,从而达到改善具有该炉排块

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的目的。

[002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炉排结构以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该炉排结构以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由于上述炉排块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则包括该炉排块的炉排结构以及

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理应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块的仰视图;[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块的剖视图;[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主视图;[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左视图;[002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各炉排排列结构主视图;[0029]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各炉排排列结构俯视图;[0030]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1]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驱动装置的局部俯视图;[0032]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的主视图;[003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34] 其中:[0035] 1为炉排块;101为固定端;102为承载端;103为炉排块主体;104为通风风道;105为风道壁;106为遮板;107为挡板;108为圆弧段;109为进风口;110为出风口;1a为静炉排;1b

为动炉排;2为炉排箱体框架;3为驱动装置;301为活塞缸;302为传动转轴;303为曲柄;304

为驱动杆;305为驱动框架;306为斜面滑块;307为导向轮机构;308为传动凸轮;4为密封装

置;5为驱动梁;6为推料器;7为落渣井;8为渣斗;9为落差墙;10为柔性膨胀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0036]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炉排块,该炉排块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改善具有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炉排块的炉排结构以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块的仰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块的剖视图。

[00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炉排块1,该炉排块1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1的固定端101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102,炉排块1内设置有通风风道104,通风风道104的进

风口109设置于炉排块1的固定端101,通风风道104的出风口110设置于炉排块1的承载端

102,通风风道104内在靠近出风口110处设置有使通风风道104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

构,若条件允许则炉排块1内可设置多条通风风道104并在至少一条通风风道104内设置该

变径结构。

[0041] 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排块1利用其通风风道104内的变径结构可以形成文丘里效应,形成强制风的效果,增加风在炉排块1的出风口110

出去后的穿透力,能更好起到对炉排块1的冷却作用和垃圾的燃烧的助燃作用,减少结焦现

象,从而达到改善具有该炉排块1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的目的。

[0042]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炉排块1包括炉排块主体103、风道壁105以及遮板106,炉排块主体103设置有开口凹槽,两块风道壁105沿炉排块主体103的长度方向对称且间隔

地设置于开口凹槽内,遮板106设置于两块风道壁105远离炉排块主体103的一端,遮板106、

炉排块主体103以及两块风道壁105围成通风风道104。

[0043] 进一步地,上述通风风道104内设置有挡板107,挡板107与炉排块主体103以及两块风道壁105连接且挡板107与遮板106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以构成变径结构,当然变径结

构也可以由炉排块主体103、风道壁105以及遮板106在通风风道104内的侧壁的凸起实现。

[0044] 作为优选地,如图1所示,风道壁105在靠近通风风道104的进风口109的位置设置有向远离另一块风道壁105的方向凸出的圆弧段108,圆弧段108与风道壁105的其他部分之

间圆滑过渡连接,两块风道壁105的圆弧段108在通风风道104的进口处形成扩口结构,在增

加风与炉排块1的接触面的同时,调整进风的方向。

[0045]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遮板106部分覆盖风道壁105的圆弧段108且遮板106覆盖的风道壁105的圆弧段108的长度不超过风道壁105的圆弧段108的长度的一半,这样使炉

排块1底部形成一个独立的风室并存在唯一的进风口109,可增加风在炉排块1内部停留的

时间和局部的风压,达到强冷风的效果,配合上述变径结构带来的文丘里效应可进一步加

强风的穿透效果。

[004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炉排结构,如图3?图6所示,该炉排结构包括炉排箱体框架2、静炉排1a、动炉排1b以及驱动装置3,其中,炉排箱体框架2用于支撑炉排结构的

其他组成部分并为其他组成部分提供安装位置;静炉排1a指在炉排结构工作过程中保持静

止不动的炉排,动炉排1b至在炉排结构工作过程中相对于静炉排1a滑移的炉排,在实际工

作时,由动炉排1b相对于静炉排1a滑移推动物料斜向上运动,推至极限位置后退回,物料受

动炉排1b推动后的惯性和自身重力的影响,斜向下跌落至后面的炉排上,重复此运动过程,

实现垃圾在炉排结构上做跳跃式的运动,实现对物料的翻滚、破碎、打散,使物料与空气充

分接触,避免结焦,从而改善燃烧效果,静炉排1a以及动炉排1b分别设置有多排,静炉排1a

与动炉排1b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动炉排1b比静炉排1a多一排或者相反静炉排1a比动炉

排1b多一排,各排静炉排1a与各排动炉排1b交替间隔排排叠搭以阶梯方式设置于炉排箱体

框架2,其中静炉排1a设置于固定于炉排箱体框架2的固定梁,而动炉排1b设置于与驱动装

置3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梁,每排静炉排1a以及每排动炉排1b均由多个如上述实施例所述

的炉排块1沿并排布置而成,各炉排内的炉排块1紧密接触配合,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装置

3用于驱动各排静炉排1a相对于动炉排1b滑移,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比如旋转电机、旋转

电机与传动机构的组合、活塞缸301等。

[0047]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动炉排1b与静炉排1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36°≤α≤45°,相应地动炉排1b的滑移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为36°~45°,动炉排1b的滑移行

程最好控制在140mm~200mm。

[0048]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器、传动转轴302、曲柄303、驱动杆304、驱动框架305、斜面滑块306以及导向轮机构307,驱动器的输出

端与传动转轴302连接以驱动传动转轴302转动,曲柄303设置于传动转轴302,驱动杆304的

两端分别与曲柄303的摆动端以及驱动框架305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导向轮机构307沿驱

动框架30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驱动框架305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斜面滑块306,各斜面滑

块306的斜面分别与各导向轮机构307的转动导轮接触配合,这样当驱动器驱动传动转轴

302转动,传动转轴302转动带动曲柄303转动,曲柄303的摆动端驱动驱动杆304往复移动,

进而带动驱动框架305及其上的斜面滑块306移动,导向轮机构307通过斜面滑块306支撑驱

动框架305,并在驱动杆304驱动驱动框架305移动时,通过与斜面滑块306的斜面配合实现

动炉排1b的滑移,上述动炉排1b的驱动梁设置于驱动框架305。

[0049]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驱动梁的稳定,上述驱动装置3设置有至少两套,两套驱动装置3沿驱动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各套驱动装置3可以共用一根传动转轴

302,也可以各自单独配套一根传动转轴302。

[0050] 作为优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炉排箱体框架2的外壁围绕驱动杆304与炉排箱体框架2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装置54。

[0051]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器包括活塞缸301以及传动凸轮308,传动凸轮308设置于传动转轴302且传动凸轮308的小端与活塞缸301的活塞杆可转动

连接,活塞缸301的缸体可转动地设置于炉排箱体框架2或者独立于炉排箱体框架2的基座。

[005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包括推料器6、落渣井7以及多个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炉排结构,炉排结构

的数量可以根据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的处理量以及容积进行设置,各炉排结构成高度逐渐

下降的阶梯状结构,相邻两个炉排结构之间通过柔性膨胀结构10连接,保证长度方向的炉

排结构之间的连接在温度变化时膨胀收缩,保证相邻炉排之间的密封,该柔性膨胀结构10

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弧形金属片,位于最高处的炉排结构的入料段与推料器6连接且位于最

高处的炉排结构处于推料器6的出料口的下方,位于最低处的炉排结构的出料端与落渣井7

连接且落渣井7处于位于最低处的炉排结构的出料端的下方,即推料器6、各炉排结构以及

落渣井7依次构成逐渐向下的台阶状结构,在应用时,上述推料器6将物料推入最上方的炉

排结构,物料在炉排结构上焚烧并随着动炉排1b的推动翻滚、破碎做跳跃式的运动且逐渐

向下游的炉排结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炉排块1的通风风道104进行通风,加速的吹干和烘

干垃圾,最后物料在最上方的炉排结构的出料端翻滚跌落至下游的炉排结构,起到大块垃

圾破碎的功能,能使垃圾更加充分的燃烧,能将原在底部的垃圾翻转至顶部,这样垃圾逐渐

从最高处的炉排结构跌落至最下方的炉排结构上,在此过程中垃圾逐渐变得细碎,更容易

充分燃烧,最后形成较为细小的灰渣输送至落渣井7中。

[0053] 上述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中的每个炉排结构都各自配有驱动系统,因此当炉排中的垃圾分布不均匀时,可以对相应的炉排结构的驱动系统单独控制,可适当调慢或调快动

炉排1b的运动速度,加大炉排结构下的风量,加速该炉排结构上的垃圾燃烧,使垃圾的分布

调回均匀。

[0054] 当个别炉排结构故障需要维修时可暂停该炉排结构,其他模块也可正常运行,保证垃圾的正常燃烧,待到指定时间停炉后统一维护。

[0055] 作为优选地,如图10所示,相邻两个炉排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温隔热的落差墙9,相邻两个炉排结构中位于高处的一个炉排结构推动物料翻过落差墙9落入相邻两个炉排

结构中位于低处的一个炉排结构,落差墙9的高度最好设置为1200mm~1700mm,落差墙9包

括墙体以及填充于墙体内的保温隔热材料,通过设置该落差墙9迫使高处炉排结构输出的

垃圾必须翻过落差墙9才能够落入下方的炉排结构上,避免高处炉排结构的垃圾滑落而不

能形成有效的翻滚。

[0056]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炉排结构下方均设置有渣斗8,以收集从炉排缝隙中露出的杂物、灰尘,同时该渣斗8呈漏斗状,一次风可从渣斗8内进入至下而上吹向炉排。

[0057]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声明:
“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