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838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江苏保埃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3-12-27 14:57:19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烟气进口端(5),所述烟气进口端(5)的表面设置有收集装置(6),所述收集装置(6)包括安装套环(7)、转动机构(8)和收集盒(9),所述安装套环(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连接支板(10)、限位支块(12)、锁紧螺杆(13)、锁紧螺套(14)、调角转轴(15)和连接支杆(16),所述连接支板(10)的表面开设有转动孔(11),所述连接支板(10)的表面位于转动孔(11)的下方穿设有锁紧螺杆(13),所述连接支板(1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支块(12),所述锁紧螺杆(13)的表面套设有锁紧螺套(14),所述连接支板(10)的转动孔(11)内部穿设有调角转轴(15),所述调角转轴(1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9)的内部开设有收集腔(17),所述收集盒(9)的一侧出口处固定安装有尘土导出板(18),所述安装套环(7)的内部设置有套入口(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烟气出口端(4),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水口(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口(3),所述进水口(2)、出水口(3)、烟气出口端(4)和所述烟气进口端(5)均与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板(10)与安装套环(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角转轴(15)与连接支板(10)的转动孔(1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13)的一端贯穿连接支板(10)后与锁紧螺套(14)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支块(12)与连接支板(10)转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螺杆(13)和锁紧螺套(14)限位,所述安装套环(7)与烟气进口端(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9)位于烟气进口端(5)的端口下方,所述限位支块(12)位于收集盒(9)的下方。

说明书: 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0002] 余热回收利用是指将工业过程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重新利用,主要技术包括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技术、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当前,我国能源利用仍然存在着利用效率低、经

济效益差,生态环境压力大的主要问题,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作为能

源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因

此,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具

有一定弊端,烟气管道与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进口端拆卸时,端口及管道内部残留的粉尘

会洒落到各处,这会增加清理工作量,且清理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0005] 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本体,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的一端表面设置有烟气进口端,所述烟气进口端的表面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

收集装置包括安装套环、转动机构和收集盒,所述安装套环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机构,

所述转动机构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盒。

[0006]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板、限位支块、锁紧螺杆、锁紧螺套、调角转轴和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板的表面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连接支板的表面位于转动孔的下方穿

设有锁紧螺杆,所述连接支板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支块,所述锁紧螺杆的表面套设有锁紧螺

套,所述连接支板的转动孔内部穿设有调角转轴,所述调角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支

杆。

[0007]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内部开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盒的一侧出口处固定安装有尘土导出板,所述安装套环的内部设置有套入口。

[0008]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烟气出口端,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本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

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烟气出口端和所述烟气进口端均与余热回收装置本体的内腔相连

通。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板与安装套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角转轴与连接支板的转动孔转动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支板后与锁紧螺套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支块与连接支板转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螺杆和锁紧螺套限位,所述安装套环与烟气进口端的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位于烟气进口端的端口下方,所述限位支块位于收集盒的下方。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收集装置,在烟气进口端处拆卸烟气管道时,收集盒处在烟气进口端的下方,能够盛接烟气进口端及烟气管道内部的残留的粉尘,防止残留的粉

尘洒落到各处,降低了清理工作量,在拆装完成后,收集盒通过调角转轴在连接支板的转动

孔处转动并调节倾斜角度,方便收集盒内部收集的粉尘集中倾倒,操作方便,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拆分结构示意图。[0016] 图中:1、余热回收装置本体;2、进水口;3、出水口;4、烟气出口端;5、烟气进口端;6、收集装置;7、安装套环;8、转动机构;9、收集盒;10、连接支板;11、转动孔;12、限位支块;

13、锁紧螺杆;14、锁紧螺套;15、调角转轴;16、连接支杆;17、收集腔;18、尘土导出板;19、套

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8] 如图1?3所示,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烟气进口端5,烟气进口端5的表面设置有收集装

置6,收集装置6包括安装套环7、转动机构8和收集盒9,安装套环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

机构8,转动机构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盒9。

[0019]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8包括连接支板10、限位支块12、锁紧螺杆13、锁紧螺套14、调角转轴15和连接支杆16,连接支板10的表面开设有转动孔11,连接支板10的表面位于

转动孔11的下方穿设有锁紧螺杆13,连接支板1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支块12,锁紧螺杆13的

表面套设有锁紧螺套14,连接支板10的转动孔11内部穿设有调角转轴15,调角转轴15的表

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杆16,在拆装完成后,收集盒9通过调角转轴15在连接支板10的转动孔

11处转动并调节倾斜角度,方便收集盒9内部收集的粉尘集中倾倒,操作方便,使用灵活。

[0020]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盒9的内部开设有收集腔17,收集盒9的一侧出口处固定安装有尘土导出板18,安装套环7的内部设置有套入口19,在烟气进口端5处拆卸烟气管道时,收

集盒9处在烟气进口端5的下方,能够盛接烟气进口端5及烟气管道内部的残留的粉尘,防止

残留的粉尘洒落到各处,降低了清理工作量。

[0021] 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烟气出口端4,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水口2,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口3,进水口2、出水

口3、烟气出口端4和烟气进口端5均与余热回收装置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

[0022] 连接支板10与安装套环7的表面固定连接,调角转轴15与连接支板10的转动孔11转动连接。

[0023] 锁紧螺杆13的一端贯穿连接支板10后与锁紧螺套14螺纹连接,限位支块12与连接支板10转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螺杆13和锁紧螺套14限位,安装套环7与烟气进口端5的表面

固定连接,收集盒9位于烟气进口端5的端口下方,限位支块12位于收集盒9的下方。

[002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在烟气进口端5处拆卸烟气管道时,收集盒9处在烟气进口端5的下方,能够盛接烟气进口端5及烟

气管道内部的残留的粉尘,防止残留的粉尘洒落到各处,降低了清理工作量,粉尘收集在收

集盒9的收集腔17的内部,在拆装完成后,松动锁紧螺杆13和锁紧螺套14,调节限位支块12

的倾斜角度,使得收集盒9通过调角转轴15在连接支板10的转动孔11处转动并调节倾斜角

度,方便收集盒9内部收集的粉尘集中倾倒,操作方便,使用灵活。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例内容,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

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

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焚烧炉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