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

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

18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海亦(河南)机械有限公司  
2023-12-28 15:01:18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支撑的锥形固定轴(7)和用于进行提供焚烧效果的炉排(1)以及用于对所述炉排(1)和所述锥形固定轴(7)进行支撑配合的炉排支撑体(4),所述炉排(1)内侧安装有所述炉排支撑体(4),所述炉排支撑体(4)呈空心椎体,所述炉排支撑体(4)内侧配合所述锥形固定轴(7);

所述锥形固定轴(7)呈上端椎体下端圆盘结构,且上端椎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炉排支撑体(4)内侧,所述锥形固定轴(7)底部轴心位置连接有润滑进油管(15),所述润滑进油管(15)连接所述锥形固定轴(7)内部成型的轴向润滑进油孔(703),所述轴向润滑进油孔(703)末端位于所述锥形固定轴(7)靠近顶部位置,且末端连接有成型在所述锥形固定轴(7)内部的径向润滑进油孔(702),所述径向润滑进油孔(702)横向伸出所述锥形固定轴(7),所述锥形固定轴(7)外圆面成型有开口螺旋状的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所述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一端与所述径向润滑进油孔(702)相连,所述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另一端处于所述锥形固定轴(7)外圆面靠近底部,且所述轴向润滑进油孔(703)末端位于所述锥形固定轴(7)内部贯穿设置有径向润滑回油孔(706),所述径向润滑回油孔(706)另一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轴向润滑回油孔(708),且轴向润滑回油孔(708)另一端与润滑回油管(14)贯通,且所述润滑回油管(14)位于所述锥形固定轴(7)底部;

所述锥形固定轴(7)内成型有若干组进出水孔(701),且进出水孔(701)由多组U型空槽贯通连接形成,组成锥形S型水道,水道进水端连接有冷却进水管(17),水道出水端连接有冷却出水管(16),所述轴向润滑进油孔(703)和所述轴向润滑回油孔(7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支撑体(4)外侧通过炉排固定螺栓(3)固连所述炉排(1),所述炉排支撑体(4)内侧端面安装有锥形轴套(5),所述炉排支撑体(4)上端固连有隔热罩(6),所述锥形固定轴(7)顶部外圆端面通过第一密封圈(8)连接所述炉排支撑体(4),所述锥形固定轴(7)底部外圆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10)连接所述炉排支撑体(4),所述第二密封圈(10)内侧位于锥形固定轴(7)和所述炉排支撑体(4)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9),所述锥形固定轴(7)底部设置有炉体底座(12),所述锥形固定轴(7)底部通过固定螺栓(11)连接所述炉体底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孔(701)的水道进出口通过接头(13)连接所述冷却进水管(17)和所述冷却出水管(16),所述轴向润滑进油孔(703)与润滑进油管(15)之间、所述轴向润滑回油孔(708)与润滑回油管(14)之间也通过接头(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固定轴(7)上对应推力轴承(9)一侧成型有推力轴承回油孔(705),所述推力轴承回油孔(705)另一端伸进所述锥形固定轴(7)内部且连接轴向润滑回油孔(7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孔(701)组成的水道内远离所述冷却进水管(17)一端底部设置有堵头(7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呈敞口状螺旋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润滑进油孔(702)和所述推力轴承回油孔(705)均穿过所述进出水孔(701)组成的水道的空隙内,且互不干涉。

说明书: 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

背景技术[0002] 随着对环境及废弃物排放的要求不断提高,实施了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并建立了垃圾焚烧的行业。

[0003] 小型的垃圾焚烧炉,主要用来处理焚烧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因此需要炉内有较高的燃烧温度、通过完全的燃烧过程消除有害气体,并且灰分尽可能的少。

[0004] 立式圆形的焚烧炉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采用炉底与炉身的相对慢速旋转实现燃烧区的微搅动与灰烬的排出,碍于炉内空间的限制,炉底的热量对固定轴及支撑轴

套的辐射热、传导热存在有不利影响,圆柱型的中心支撑轴结构有时炉底与中心轴无法分

开,不得不在维护拆卸时将中心支撑轴与炉底进行破坏性肢解后进行整体更换新件,造成

使用单位的设备费用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0007] 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包括用于提供支撑的锥形固定轴和用于进行提供焚烧效果的炉排以及用于对所述炉排和所述锥形固定轴进行支撑配合的炉排支撑

体,所述炉排内侧安装有所述炉排支撑体,所述炉排支撑体呈空心椎体,所述炉排支撑体内

侧配合所述锥形固定轴;

[0008] 所述锥形固定轴呈上端椎体下端圆盘结构,且上端椎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炉排支撑体内侧,所述锥形固定轴底部轴心位置连接有润滑进油管,所述润滑进油管连接所述锥形

固定轴内部成型的轴向润滑进油孔,所述轴向润滑进油孔末端位于所述锥形固定轴靠近顶

部位置,且末端连接有成型在所述锥形固定轴内部的径向润滑进油孔,所述径向润滑进油

孔横向伸出所述锥形固定轴,所述锥形固定轴外圆面成型有开口螺旋状的锥形固定轴润滑

沟槽,所述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一端与所述径向润滑进油孔相连,所述锥形固定轴润滑沟

槽另一端处于所述锥形固定轴外圆面靠近底部,且所述轴向润滑进油孔末端位于所述锥形

固定轴内部贯穿设置有径向润滑回油孔,所述径向润滑回油孔另一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轴

向润滑回油孔,且轴向润滑回油孔另一端与润滑回油管贯通,且所述润滑回油管位于所述

锥形固定轴底部;

[0009] 所述锥形固定轴内成型有若干组进出水孔,且进出水孔由多组U型空槽贯通连接形成,组成锥形S型水道,水道进水端连接有冷却进水管,水道出水端连接有冷却出水管,所

述轴向润滑进油孔和所述轴向润滑回油孔。

[0010] 优选的:所述炉排支撑体外侧通过炉排固定螺栓固连所述炉排,所述炉排支撑体内侧端面安装有锥形轴套,所述炉排支撑体上端固连有隔热罩,所述锥形固定轴顶部外圆

端面通过第一密封圈连接所述炉排支撑体,所述锥形固定轴底部外圆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

连接所述炉排支撑体,所述第二密封圈内侧位于锥形固定轴和所述炉排支撑体之间安装有

推力轴承,所述锥形固定轴底部设置有炉体底座,所述锥形固定轴底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所述炉体底座。

[0011] 如此设置,安装了隔热罩,可以有效的降低炉内高温对锥形回转中心支撑的辐射和传导热

[0012] 优选的:所述进出水孔的水道进出口通过接头连接所述冷却进水管和所述冷却出水管,所述轴向润滑进油孔与润滑进油管之间、所述轴向润滑回油孔与润滑回油管之间也

通过接头连接。

[0013] 如此设置,利用水道在锥形固定轴内部循环通过,将锥形固定轴的热量通过循环冷却水带离,降低了锥形固定轴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第一密封圈的温度,保证了润滑的合

适的工作温度。提高了此锥形中心定位工作面的运行可靠性。

[0014] 优选的:所述锥形固定轴上对应推力轴承一侧成型有推力轴承回油孔,所述推力轴承回油孔另一端伸进所述锥形固定轴内部且连接轴向润滑回油孔。

[0015] 如此设置,保证了回油以及对推力轴承部分的降温。[0016] 优选的:所述进出水孔组成的水道内远离所述冷却进水管一端底部设置有堵头。[0017] 如此设置,因为进出水孔为错位布置,故而利用堵头进行封堵另一侧。[0018] 优选的:所述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呈敞口状螺旋槽。[0019] 如此设置,使降温油由上往下沿所述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通过,保证对锥形固定轴整体的降温。

[0020] 优选的:所述径向润滑进油孔和所述推力轴承回油孔均穿过所述进出水孔组成的水道的空隙内,且互不干涉。

[0021] 如此设置,避免水冷和油冷的相互干涉。[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23] 1、利用在锥形固定轴和炉排支撑体之间布置螺旋油冷同时在锥形固定轴内部布置S型水冷布置,利用油液螺旋降温配合内部快速水冷的配合,从而对锥形固定轴整体进行

有效的降温,采用强制内外循环水冷却中心轴降低温度、中心轴与轴套之间采用强制循环

润滑油润滑与降温结构,润滑油通过配置在焚烧炉外的系统进行过滤和冷却,降低中心轴

滑动面的工作温度、避免中心轴与轴承套之间的胶合发生;

[0024] 2、能够方便拆卸、能降低立式圆形焚烧炉的回转炉底的固定轴与轴承工作温度的支撑体结构,提高固定轴的强度和改善回转轴承工作条件,方便维护和延长维护周期,提高

焚烧炉的使用可靠性和降低使用费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的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的进出水孔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的推力轴承回油孔与进出水孔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的径向润滑进油孔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的推力轴承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33] 1、炉排;2、防尘环;3、炉排固定螺栓;4、炉排支撑体;5、锥形轴套;6、隔热罩;7、锥形固定轴;8、第一密封圈;9、推力轴承;10、第二密封圈;11、固定螺栓;12、炉体底座;13、接头;14、润滑回油管;15、润滑进油管;16、冷却出水管;17、冷却进水管;701、进出水孔;702、径向润滑进油孔;703、轴向润滑进油孔;704、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5、推力轴承回油孔;706、径向润滑回油孔;707、堵头;708、轴向润滑回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

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37] 实施例1[0038]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包括用于提供支撑的锥形固定轴7和用于进行提供焚烧效果的炉排1以及用于对炉排1和锥形固定轴7进行支撑配合

的炉排支撑体4,炉排1内侧安装有炉排支撑体4,炉排支撑体4呈空心椎体,炉排支撑体4内

侧配合锥形固定轴7;

[0039] 锥形固定轴7呈上端椎体下端圆盘结构,且上端椎体转动连接于炉排支撑体4内侧,锥形固定轴7底部轴心位置连接有润滑进油管15,润滑进油管15连接锥形固定轴7内部

成型的轴向润滑进油孔703,轴向润滑进油孔703末端位于锥形固定轴7靠近顶部位置,且末

端连接有成型在锥形固定轴7内部的径向润滑进油孔702,径向润滑进油孔702横向伸出锥

形固定轴7,锥形固定轴7外圆面成型有开口螺旋状的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锥形固定轴

润滑沟槽704一端与径向润滑进油孔702相连,如图1和图6所示,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另

一端处于锥形固定轴7外圆面靠近底部,且轴向润滑进油孔703末端位于锥形固定轴7内部

贯穿设置有径向润滑回油孔706,径向润滑回油孔706另一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轴向润滑回

油孔708,且轴向润滑回油孔708另一端与润滑回油管14贯通,且润滑回油管14位于锥形固

定轴7底部;

[0040] 如图1和图3所示,锥形固定轴7内成型有若干组进出水孔701,且进出水孔701由多组U型空槽贯通连接形成,组成锥形S型水道,水道进水端连接有冷却进水管17,水道出水端

连接有冷却出水管16,轴向润滑进油孔703和轴向润滑回油孔708。

[0041] 优选的:炉排支撑体4外侧通过炉排固定螺栓3固连炉排1,炉排支撑体4内侧端面安装有锥形轴套5,炉排支撑体4上端固连有隔热罩6,锥形固定轴7顶部外圆端面通过第一

密封圈8连接炉排支撑体4,锥形固定轴7底部外圆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10连接炉排支撑体

4,第二密封圈10内侧位于锥形固定轴7和炉排支撑体4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9,锥形固定轴7

底部设置有炉体底座12,锥形固定轴7底部通过固定螺栓11连接炉体底座12。

[0042] 如此设置,安装了隔热罩6,可以有效的降低炉内高温对锥形回转中心支撑的辐射和传导热

[0043] 优选的:进出水孔701的水道进出口通过接头13连接冷却进水管17和冷却出水管16,轴向润滑进油孔703与润滑进油管15之间、轴向润滑回油孔708与润滑回油管14之间也

通过接头13连接。

[0044] 如此设置,利用水道在锥形固定轴7内部循环通过,将锥形固定轴7的热量通过循环冷却水带离,降低了锥形固定轴7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第一密封圈8的温度,保证了润滑

的合适的工作温度。提高了此锥形中心定位工作面的运行可靠性。

[0045] 优选的:锥形固定轴7上对应推力轴承9一侧成型有推力轴承回油孔705,推力轴承回油孔705另一端伸进锥形固定轴7内部且连接轴向润滑回油孔708。

[0046] 如此设置,保证了回油以及对推力轴承9部分的降温。[0047] 优选的:如图1所示,进出水孔701组成的水道内远离冷却进水管17一端底部设置有堵头707。

[0048] 如此设置,因为进出水孔701为错位布置,故而利用堵头707进行封堵另一侧。[0049] 优选的:如图2所示,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呈敞口状螺旋槽。[0050] 如此设置,使降温油由上往下沿锥形固定轴润滑沟槽704通过,保证对锥形固定轴7整体的降温。

[0051] 优选的:如图1、图5、图6所示,径向润滑进油孔702和推力轴承回油孔705均穿过进出水孔701组成的水道的空隙内,且互不干涉。

[0052] 如此设置,避免水冷和油冷的相互干涉。[0053] 工作原理:循环润滑油路是:在锥形固定轴7外圆锥面上从小端到大端面之间的锥面上,加工出一个螺旋状沟槽作为润滑油的通道,用于润滑锥形固定轴7与锥形轴套5的相

对滑动面。

[0054] 在锥形固定轴7实体中间位置加工了一个轴向润滑进油孔703到达锥形固定轴7靠近小端加工一个径向润滑进油孔702与螺旋沟槽704相通;在锥形固定轴7靠近大端加工一

个径向润滑回油孔706和推力轴承回油孔705与轴向回油孔708相通,从而构成一个润滑存

在相对运动的圆锥面和推力轴承的润滑与冷却回路。

[0055] 在图4中,是图1中锥形固定轴横截面剖视及循环水路与供油路的示意图。[0056] 进出水孔701均布在平行圆锥固定轴7轴体母线一定距离的圆周上,分布着偶数数量的直径为¢d的平行与圆锥固定轴7外圆母线平行的通孔,在如图4中的进水孔M2n?1和出

水孔M2n所示,仅作为案例说明,当n=1时,水孔1?2;n=2时、水孔3?4,以此类推,根据圆锥固定轴7的直径大小和高度,水孔的长度也可以间隔取长短不同,来提高循环水的冷却面

积。

[0057] 在锥形固定轴7的小端面,按照1?2、3?4、4?5...的规则将水孔相通,其相错位的孔用堵头708堵好后焊接牢固,避免水道串通,在大端面的一侧,按照2?3、4?5、6?7、8......将水孔相通,其相错位的孔用堵头708堵好后焊接牢固,构成内部相通的水道,将锥形固定轴7的热量通过循环冷却水带离,降低了锥形固定轴7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轴套8的温度,保证

了润滑的合适的工作温度,提高了此锥形中心定位工作面的运行可靠性。

[0058] 为了降低滑动面的温度,在炉排支撑体4的靠近炉灰部位,设置了隔热罩6,可以有效的降低炉内高温对锥形回转中心支撑的辐射和传导热。

[0059] 为了阻止灰尘进入到锥形回转中心支撑系统,在固定轴7上焊接有一个圆形的防尘环2并在端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阻止外部灰尘,在锥形固定轴小端位置设置一个圆柱

面与第一密封圈8,保证进入的循环润滑油从锥形固定轴7、锥形轴套5、推力轴承9构成的密

闭空间内,循环润滑油路从上经过螺旋沟槽和推力轴承9的滚动体间隙,通过径向润滑回油

孔将带有较高温度润滑油流回系统稀油润滑站进行冷却。

[0060] 在冷却进水管17、冷却出水管16、润滑回油管14、润滑进油管15外部用保温材料保温后,在用薄钢板制造的保护箱体,能够有效的保护冷却水低温和润滑油的温度,对一种焚

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撑结构的提高可靠性和减少维护次数,特别在方便维护和拆卸等具

有积极的意义。

[006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声明:
“焚烧炉的锥形回转中心支持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焚烧炉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