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

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

27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上海博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3-12-29 14:33:1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蓄热式焚烧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焚烧炉本体包括炉体(1)和排烟管(2),其中排烟管(2)设置在炉体(1)的排烟口上;

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螺旋导热管(11)、壳体(4)和进烟管(3),其中壳体(4)通过进烟管(3)与所述排烟管(2)连接,壳体(4)的内腔设置有螺旋导热管(11),螺旋导热管(11)呈螺旋叶片状,螺旋导热管(11)上设置有导烟小管(10),螺旋导热管(11)的顶端侧壁设置有出水管(9),螺旋导热管(11)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进水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热管(11)的中部设置有喷淋管(12),喷淋管(12)的侧壁设置有喷水孔,喷淋管(12)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水管(8),导水管(8)远离喷淋管(12)的一端穿过壳体(4)的侧壁伸至于壳体(4)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排水阀(6),顶部设置有烟囱(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2)为长直不锈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小管(10)穿过螺旋导热管(11),且导烟小管(10)的两端与螺旋导热管(11)的上下侧壁齐平,导烟小管(10)不与螺旋导热管(11)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3)和所述排烟管(2)的外壁包裹有保温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热管(11)的直径等于壳体(4)的内腔直径,螺旋导热管(11)采用铜制螺旋导热管。

说明书: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背景技术[0002] 对于蓄热式焚烧炉中排出的余热,常见的回收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当预热助燃的统计,预热染料和被加工物品,用来提升锅炉的效率,降低燃料消耗。也可以将回收的余热回收用于生产蒸汽和热水,转化后再利用。[0003]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0004] 1、常见的热回收系统其多数采用复杂的热交换系统对余热进行回收,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很高,很难推广,并且一般采用直板式热交换器,其交换效率极底;[0005] 2、还有一部分设备采用对焚烧炉炉体的烟气热量进行回收,但是余热回收系统在烟气长期的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集尘,会堵塞设备,影响炉体排烟。[0006] 为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蓄热式焚烧炉本体,所述蓄热式焚烧炉本体包括炉体和排烟管,其中排烟管设置在炉体的排烟口上;[0009] 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螺旋导热管、壳体和进烟管,其中壳体通过进烟管与所述排烟管连接,壳体的内腔设置有螺旋导热管,螺旋导热管呈螺旋叶片状,螺旋导热管上设置有导烟小管,螺旋导热管的顶端侧壁设置有出水管,螺旋导热管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进水管。[0010]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螺旋导热管的中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侧壁设置有喷水孔,喷淋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水管,导水管远离喷淋管的一端穿过壳体的侧壁伸至于壳体的外部。[0011]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阀,顶部设置有烟囱。[0012]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喷淋管为长直不锈钢管。[0013]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所述导烟小管穿过螺旋导热管,且导烟小管的两端与螺旋导热管的上下侧壁齐平,导烟小管不与螺旋导热管内腔连通。[0014]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进烟管和所述排烟管的外壁包裹有保温套。[0015]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所述螺旋导热管的直径等于壳体的内腔直径,螺旋导热管采用铜制螺旋导热管。[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0017] 1、该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上由壳体和铜制螺旋导热管等零件构成,其结构简单,造价底,及其容易推广,能够实现对蓄热式焚烧炉的烟气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因为其呈螺旋状,烟气与其接触的面积极大,进而使其回收效率很高。[0018] 2、该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其上设置了由喷淋管和导水管等零件构成的清洗结构,其能够对螺旋导热管及壳体内的所有部件进行冲洗,进而有效的防止烟气灰尘将其堵塞,影响排烟效率。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的螺旋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的螺旋导热管与喷淋管的位置关系图。[0022] 图中:1、炉体;2、排烟管;3、进烟管;4、壳体;5、烟囱;6、排水阀;7、进水管;8、导水管;9、出水管;10、导烟小管;11、螺旋导热管;12、喷淋管。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4] 实施例一:[0025] 请参阅图1,一种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蓄热式焚烧炉本体,所述蓄热式焚烧炉本体包括炉体1和排烟管2,其中排烟管2设置在炉体1的排烟口上,焚烧炉的烟气带有大量热量,经过排烟管2排出。[0026] 参阅图2和图3,余热回收装置由螺旋导热管11、壳体4和进烟管3,其中壳体4通过进烟管3与排烟管2连接,将带有大量热量的烟气导入到壳体4内,壳体4的内腔设置有螺旋导热管11,螺旋导热管11呈螺旋叶片状,螺旋导热管11上设置有导烟小管10,烟气顺着螺旋导热管11和导烟小管10往上移动,移动的过程热量被螺旋导热管11吸收,螺旋导热管11采用铜制螺旋导热管,螺旋导热管11的顶端设置有出水管9,螺旋导热管11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进水管7,将进水管7与水龙头连接,出水管9与用水设备连接。其上由壳体4和铜制螺旋导热管11等零件构成,其结构简单,造价底,及其容易推广,能够实现对蓄热式焚烧炉的烟气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因为其呈螺旋状,烟气与其接触的面积极大,进而使其回收效率很高。[0027] 参阅图2和图3,螺旋导热管11的中部设置有喷淋管12,喷淋管12为长直不锈钢管,喷淋管12的侧壁设置有喷水孔,喷淋管12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水管8,导水管8远离喷淋管12的一端穿过壳体4的侧壁伸至于壳体4的外部,导水管8接入到水龙头,水从喷淋管12上的喷水孔喷出,进而实现对壳体4内的各个部件进行冲洗,以防烟气将内部堵塞,影响烟气排出,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排水阀6,顶部设置有烟囱5,冲洗完后打开排水阀6,将壳体4内的废水排出。其上设置了由喷淋管和导水管等零件构成的清洗结构,其能够对螺旋导热管11及壳体4内的所有部件进行冲洗,进而有效的防止烟气灰尘将其堵塞,影响排烟效率。[0028] 参阅图2,导烟小管10穿过螺旋导热管11,且导烟小管10的两端与螺旋导热管11的上下侧壁齐平,导烟小管10不与螺旋导热管11内腔连通,导烟小管11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烟气与螺旋导热管11的接触面积,增大转换效率。[0029] 进烟管3和所述排烟管2的外壁包裹有保温套,防止热量流失,螺旋导热管11的直径等于壳体4的内腔直径,防止烟气从缝隙排出。[003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蓄热式焚烧炉的余热回收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