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包括二燃室(10)和烟气冷却装置(14),所述二燃室(10)通过第一烟道(3)与焚烧炉(1)连接,二燃室(10)还通过第二烟道(12)与烟气冷却装置(1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循环回流烟气装置,以及分别安装在第一烟道(3)、二燃室(10)和第二烟道(12)上的传感器;
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包括主回流烟道(19),至少一根连接二燃室(10)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和设置在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至少一根连接第一烟道(3)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和设置在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23),所述主回流烟道(19)的进口端接入到烟气冷却装置(14)之后、尾气排放口之前的任一位置,抽取低温烟气;
各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各第二流量调节阀(23)以及各传感器分别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根据传感器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或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开度,以调节进入第一烟道(3)和/或二燃室(10)的低温烟气量;
所述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包括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显示记录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显示记录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系统的监测数据以及运行数据;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监测数据及运行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或各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开度;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和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
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连接第二烟道(12)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三分支回流烟道(20),所述第三分支回流烟道(20)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25);各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25)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的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三流量调节阀(25)的开度,以调节进入第二烟道(12)的回流烟气量;
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和二燃室(10)上的二次进风装置;
所述二次进风装置包括进风管道(8),以及设置在进风管道(8)上的第四流量调节阀(7);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7)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的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所检测的一氧化碳及氧气浓度控制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以调节进入二燃室(10)的空气量;
还包括补燃燃烧器(5),所述补燃燃烧器(5)安装在二燃室(10)上,该补燃燃烧器(5)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进风装置还包括将空气送入进风管道(8)的第二送风器(9),该第二送风器(9)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所述第二送风器(9)为风机或为空压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4)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分级进风装置(13),第一分级进风装置(13)包括第一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一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一分支管道;该第一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
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分级进风装置(2),第二分级进风装置(2)包括第二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二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分支管道,该第二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
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25)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分级进风装置(11),所述第三分级进风装置(11)包括第三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三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三分支管道,该第三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
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出口端设有第四分级进风装置(6),所述第四分级进风装置(6)包括第四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四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四分支管道,该第四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所述第四分级进风装置(6)与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和/或与二燃室(10)连接,二次风与回流烟气混合后通过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进入二燃室,和/或直接进入二燃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还包括用于将低温烟气送入到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一送风器(18),所述第一送风器(18)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所述第一送风器(18)为风机或为引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却装置(14)为余热锅炉、空预器、空冷器、直接喷淋和喷雾冷却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的第一烟道(3)处的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的二燃室(10)处的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烟道(12)上的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说明书: 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焚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背景技术[0002]
危废焚烧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以及冶炼炉系统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这部分有害烟气需在二燃室内通过高温再次焚烧,达标后再通过降温、烟气净化后排放。二燃室内温度的控制、燃烧空燃比的控制、烟气成分的控制,以及进入余热锅炉前烟气温度与成分的控制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尤为关键,合理的燃烧温度及空燃比指标既可以保证环保排放达标,尤其是二噁英的达标排放,又可以解决二燃室与余热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0003] 但是对于目前数量庞大的在用焚烧系统来说,二燃室本体结构的设计和控温手段单一,如CN207849382U公开的一种用于危险废弃物焚烧的二燃室主要通过改变二燃室结构形状来增加二燃室内部气流湍流的力度,避免局部过烧来控制二燃室温度,进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如CN206648043U公开了一种危废焚烧系统二燃室布风结构,也是通过改变进风方向、角度和流速调节来提高二燃室气流紊流,提高烟气停留时间来解决二燃室燃烧不完全的问题。[0004] 但目前的焚烧系统二燃室缺乏对二次风量和回流烟气量的自动调节手段,燃烧空燃比调节方式多采取将燃烧状态与二次风机流量固定的方法来实现,燃烧温度的控制多采用水冷或掺风冷却的方式,没有采用二次风分段供风及利用低温烟气循环回流来调节二燃室及二燃室与余热锅炉连接管道的烟气温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二燃室温度和燃烧状况波动和恶化的问题。而二燃室内温度的波动、烟气成分的波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温度和烟气成分会因为焚烧投料量、助燃空气量变化、焚烧物料成分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会造成运行过程中温度和烟气成分波动,现有的温度调节手段不能有效控制二燃室及二燃室与余热锅炉之间连接管道的烟温。基于以上原因,现在的焚烧二燃室控温技术亟待改进,以解决焚烧安全和环保问题。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能实现对二燃室内部以及二燃室出口烟温的自动调节与控制。[0006] 本发明所述的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包括二燃室和烟气冷却装置,所述二燃室通过第一烟道与焚烧炉连接,二燃室还通过第二烟道与烟气冷却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循环回流烟气装置以及安装在第一烟道,和/或二燃室,和/或第二烟道上的传感器;[0007] 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包括主回流烟道,至少一根连接二燃室和主回流烟道的第一分支回流烟道和设置在第一分支回流烟道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和/或至少一根连接第一烟道和主回流烟道的第二分支回流烟道和设置在第二分支回流烟道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主回流烟道的进口端接入到烟气冷却装置之后、尾气排放口之前的任一位置,抽取低温烟气;[0008] 各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和/或各第二流量调节阀和各传感器分别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根据传感器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和/或第二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调节进入第一烟道和/或二燃室的低温烟气量;[0009] 所述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显示记录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显示记录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系统的监测数据以及运行数据;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监测数据及运行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第一流量调节阀和/或各第二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和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0010] 进一步,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连接第二烟道和主回流烟道的第三分支回流烟道,所述第三分支回流烟道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各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三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调节进入第二烟道的回流烟气量。[0011] 进一步,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分支回流烟道、和/或二燃室、上的二次进风装置。[0012] 进一步,所述二次进风装置包括进风管道,以及设置在进风管道上的第四流量调节阀;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所检测的一氧化碳及氧气浓度控制第四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调节进入二燃室的空气量。[0013] 进一步,所述二次进风装置还包括将空气送入进风管道的第二送风器,该第二送风器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送风器为风机或为空压机。[0014] 进一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分级进风装置,第一分级进风装置包括第一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一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一分支管道;该第一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0015] 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分级进风装置,第二分级进风装置包括第二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二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分支管道,该第二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0016] 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分级进风装置,所述第三分级进风装置包括第三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三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三分支管道,该第三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0017] 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的出口端设有第四分级进风装置,所述第四分级进风装置包括第四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四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四分支管道,该第四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四分级进风装置与第一分支回流烟道、和/或与二燃室连接,二次风与回流烟气混合后通过第一分支回流烟道进入二燃室,和/或直接进入二燃室。[0018] 进一步,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还包括用于将低温烟气送入到主回流烟道的第一送风器,所述第一送风器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送风器为风机或为引射器。[0019] 进一步,所述烟气冷却装置为余热锅炉、空预器、空冷器、直接喷淋和喷雾冷却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0020] 进一步,还包括补燃燃烧器,所述补燃燃烧器安装在二燃室上,该补燃燃烧器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电连接。[0021] 进一步,安装在的第一烟道处的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的二燃室处的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烟道上的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二燃室内部烟温和燃烧空燃比以及二燃室出口烟温的自动调节与控制;不但解决了二燃室温度波动带来的二燃室本体超温损坏、燃烧温度低于标准要求而带来的燃烧不完全,二噁英等有害物排放超标的问题。还能够避免余热锅炉高温腐蚀问题,显著增强了焚烧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0023] 图1是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中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0024] 图2是本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3是本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0026] 图4是本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0027] 图5是本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0028] 图6是本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0029] 图7是本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0030] 图8是本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0031] 图9是本实施例十的原理框图;[0032] 图中:1、焚烧炉,2、第二分级进风装置,3、第一烟道,4、传感器,5、补燃燃烧器,6、第四分级进风装置,7、第四流量调节阀,8、进风管道,9、第二送风器,10、二燃室,11、第三分级进风装置,12、第二烟道,13、第一分级进风装置,14、烟气冷却装置,15、第三烟道,16、烟气净化装置,17、引风机,18、第一送风器,19、主回流烟道,20、第三分支回流烟道,21、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2、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3、第二流量调节阀,24、第一流量调节阀,25、第三流量调节阀,26、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清楚描述。[0034] 实施例一[0035] 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包括二燃室10和烟气冷却装置14,所述二燃室10通过第一烟道3与焚烧炉1连接,二燃室10还通过第二烟道12与烟气冷却装置14连接;还包括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循环回流烟气装置以及安装在第一烟道3,或二燃室10,或第二烟道12上的传感器4。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包括主回流烟道19,以及连接二燃室10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和设置在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24,或连接第一烟道3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和设置在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23,所述主回流烟道19的进口端接入到烟气冷却装置
14之后、尾气排放口之前的任一位置,抽取低温烟气。
[0036] 若循环回流烟气装置仅包括主回流烟道19,以及连接二燃室10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和设置在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24,则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4以及各传感器4分别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传感器4向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实时传输其检测到的烟气数据(包括烟气温度),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根据传感器4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24的开度,以调节进入二燃室10的低温烟气量。其中,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的数量可以是一根,亦可是多根,每根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均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24。
[0037] 若循环回流烟气装置仅包括主回流烟道19,以及连接第一烟道3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和设置在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23,则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23以及各传感器4分别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传感器4向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实时传输其检测到的烟气数据(包括烟气温度),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根据传感器4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开度,以调节进入第一烟道3的低温烟气量。其中,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的数量可以是一根,亦可是多根,每根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均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23。[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包括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显示记录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显示记录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系统的监测数据以及运行数据;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监测数据及运行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第一流量调节阀24(或各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开度;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和处理传感器4输出的信号。[0039] 实施例二[0040] 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还包括烟气净化装置16,烟气净化装置16通过第三烟道15与烟气冷却装置14连接;且在第一烟道3、二燃室10和第三烟道15上均安装有传感器4。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包括主回流烟道19,以及连接二燃室10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和连接第一烟道3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所述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24,所述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23。各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4、各第二流量调节阀23和各传感器4分别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传感器4向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实时传输其检测到的烟气数据(包括烟气温度),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的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4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开度。
[0041]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0042] 实施例三[0043] 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中,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连接第二烟道12和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三分支回流烟道20,所述第三分支回流烟道20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25;各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25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的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4所检测的烟气温度控制第三流量调节阀25的开度,以调节进入二燃室10与烟气冷却装置14之间的连接烟道(即第二烟道12内的烟气温度。[0044] 本实施例中,安装在的第一烟道3和二燃室10处的传感器4包括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烟道12上的传感器4包括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0045] 本实施例中,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二燃室前、二燃室内、以及二燃室与烟气冷却装置之间连接烟道的烟气温度、氧含量以及一氧化碳含量,通过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根据实时监测值和设定值之间的比对,控制循环回流烟气装置来自动调节低温烟气的循环回流量,送二燃室前、二燃室内及二燃室与烟气冷却装置之间连接烟道的回流烟气量,实现保证烟气成分氧含量达标的前提下,二燃室烟温可控的目的。通过设置在二燃室与烟气冷却装置之间烟道上的传感器对进入烟气冷却装置的烟气温度进行检测,通过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根据实时监测值和设定值之间的比对,控制循环回流烟气装置来自动调节低温尾气回流到烟气冷却装置前烟道,以此调节进入烟气冷却装置的烟气温度,避免烟气冷却装置高温腐蚀。[0046]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0047] 实施例四[004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还包括安装在二燃室10上的二次进风装置,所述二次进风装置包括与二燃室10连接的进风管道8,以及设置在进风管道8上的第四流量调节阀7;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7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的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4所检测的一氧化碳及氧气浓度控制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以调节进入二燃室10的空气量。[0049] 本实施例中,二次进风装置可以安装在二燃室的任意部位,根据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的指令分别向对应部位送风。[0050] 本实施例中,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实时接收烟气传感器传输的烟气数据,通过实时数据与设定数据的比对,向二次进风装置、循环回流烟气装置发生调节指令,来自动调节低温烟气的循环回流量以及二次风送风量,以此调节二燃室内的燃烧空燃比、烟气温度以及第二烟道12内的烟气温度;解决了二燃室温度波动和燃烧不充分的问题。[0051] 本实施例中,在保持二燃室合理的空燃比的基础上形成对二燃室温度、燃烧空燃比以及二燃室与余热锅炉之间连接烟道内的烟气温度的闭环控制。[0052]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三相同。[0053] 实施例五[005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所述烟气净化装置16的出口端还设有引风机17,通过引风机17将经烟气净化装置16处理后的烟气分别引入主回流烟道19和尾气排出烟道。
[0055]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四相同。[0056] 实施例六[0057]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中,所述循环回流烟气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经烟气净化装置16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到主回流烟道19的第一送风器18,所述第一送风器18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通过引风机17将经烟气净化装置16处理后的烟气可通过尾气排出烟道,同时可通过第一送风器18送入主回流烟道19内。[0058]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五相同。[0059] 实施例七[0060]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中,所述二次进风装置还包括将空气送入进风管道8的第二送风器9,该第二送风器9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通过第二送风器9将空气送入进风管道8内。
[0061]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六相同。[0062] 实施例八[006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所述二次风装置设置在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上,二次风与回流烟气混合后通过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进入二燃室10。[0064]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三相同。[0065] 实施例九[0066]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还包括补燃燃烧器5,所述补燃燃烧器5安装在第一烟道3上(用于给第一烟道中的烟气补充热量),或安装在二燃室10(用于给二燃室10中的烟气补充热量)上,该补燃燃烧器5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
[0067]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七相同。[0068] 实施例十[0069]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其中,安装在的第一烟道3处的传感器4包括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的二燃室10处的传感器4包括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烟道12上的传感器4包括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0070]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4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分级进风装置13,第一分级进风装置13包括第一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一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一分支管道,该第一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0071]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分级进风装置2,第二分级进风装置2包括第二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二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分支管道,该第二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0072]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25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分级进风装置11,所述第三分级进风装置11包括第三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三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三分支管道,该第三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0073]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出口端设有第四分级进风装置6,所述第四分级进风装置6包括第四多通阀,以及多根分别与第四多通阀上的各出口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第四分支管道,该第四多通阀与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电连接。[0074]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包括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显示记录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显示记录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包括烟气温度、氧、一氧化碳成分浓度、第一流量调节阀24至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以及燃烧分析报告并存储。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实时数据及运行状况上传至数据中心。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多通阀至第四多通阀的开关、第一送风器18和第二送风器9的频率以及第一流量调节阀24至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和处理传感器4输出的信号。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九相同。[0075] 本实施例中,所述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烟气冷却装置14以余热锅炉为例,控制方法如下:[0076] 焚烧炉1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进入二燃室10内,在二燃室10经循环回流烟气装置或二次进风装置对烟气温度和烟气成分进行调节后,进入后续的余热锅炉、烟气净化系统后排向大气。在此过程中,由于投入焚烧炉1的物料成分、密度等参数发生变化,以及环境情况、操作因素的波动会导致进入二燃室10的烟气成分和温度发生波动。以危废焚烧系统为例,进入二燃室10的烟气温度会在1000℃~1400℃,甚至更低或更高的温度区间内波动。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标准规范要求燃烧温度≥1100℃,结合二燃室10耐火材料的耐用性,二燃室10内温度需控制在1200℃(设定值)左右,此时二燃室10内的传感器4实时监测烟气中温度、氧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数据,并实时传输给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首先判断烟气温度和目标值的偏差,当烟气温度高于目标值(初设为1250℃)时则开启第一送风器18,抽吸低温烟气进入主回流烟道19,再通过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和/或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进入到二燃室10内,维持烟气温度稳定在目标值1200℃;[0077] 第二步,若开启第一分支回流烟道21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第一分级进风装置13,和/或第二分支回流烟道22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23和第二分级进风装置2后烟气温度继续增加,则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自动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或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开度,增大回流烟气流量,降低二燃室10烟气温度,使其达到目标值1200℃。
[0078] 第三步,若完成以上措施后烟气温度有波动,此时调节第一送风器18的运行频率,维持烟气温度稳定在目标值。[0079] 第四步,若完成以上措施后烟气温度有下降,低于1180℃(设定值),则减小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或第二流量调节阀23的开度直至关闭,以减小回流烟气流量,当第一流量调节阀24和/或第二流量调节阀23关闭时,第一送风器18也同时关闭。同步开启补燃燃烧器5提供热量对二燃室10进行升温,维持烟气温度稳定在目标值1200℃;[0080] 第五步,在完成回流烟气对烟气温度调节的同时,实时监测烟气中氧含量,当氧含量低于设定值5%时,同步开启二次进风装置的第二送风器9和第四流量调节阀7,掺混部分冷空气进入二燃室10内调节燃烧空燃比,通过对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调节实现二燃室10烟气中氧含量维持在5%左右,再通过对第二送风器9的运行频率微调,以控制二燃室10内烟气中氧含量维持在6%~8%。
[0081] 第六步,完成烟气温度稳定在目标值的基础上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判断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和目标值的偏差,当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于目标值(初设为80ppm)时则开启第二送风器9,同步调整第四流量调节阀7的开度和第二送风器9的运行频率,保持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低于目标值;[0082] 第七步,通过二燃室10和余热锅炉之间烟道上设置的传感器4对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温度进行检测,通过烟温自调节控制装置26根据实时监测值和设定值之间的比对,控制第三流量调节阀25的开度自动调节低温烟气的循环回流量进入二燃室10与余热锅炉之间连接烟道内的烟气温度符合设定值(预设850℃),避免余热锅炉高温腐蚀。[0083] 在对二燃室10烟气温度调节的同时,也调控了燃烧空燃比,既能够保证环保排放达标,尤其是二噁英的达标排放,又能够解决二燃室10与余热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0084] 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十中,所述烟气冷却装置14为余热锅炉、空预器、空冷器、直接喷淋和喷雾冷却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0085] 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十中,所述所述第二送风器9为风机,或为空压机,或其他送风设备。所述第一送风器18为风机,或为引射器。
声明:
“焚烧炉二燃室烟温自调节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