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包括烟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散热管(18),所述散热管(18)外表面的两端从左至右分别第一粗出水管(3)和第二细进水管(12),所述烟管(1)外表面的一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冷凝器(6)、水箱(9)和增压泵(17),所述冷凝器(6)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8),所述烟管(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绞龙板(19),所述烟管(1)外表面的一侧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细出水管(4)和第二粗进水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6)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卡接有第一回水管(15)和第一出水总管(5),所述第一出水总管(5)与第一粗出水管(3)和第一细出水管(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管(15)外表面的一端与水箱(9)固定连接,所述水箱(9)外表面的一侧与增压泵(1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水管(16),所述水箱(9)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膨胀阀(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17)外表面的一侧卡接有第二进水总管(11),所述第二进水总管(11)与第二细进水管(12)和第二粗进水管(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板(19)与烟管(1)的内腔相接触,所述第一细出水管(4)与第二粗进水管(13)和烟管(1)的内腔组成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1)的外表面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孔(2)和排气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6)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风扇(8)与支架(7)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急冷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垃圾和生活垃圾,不仅是城市问题,也是农村问题,过去人们将树枝,柴草,当炊事燃料消耗掉。当今大多村民以煤炭,液化气取暖做饭为
主,树枝、树叶、柴草利用率减小,因此,到处是垃圾。特别是食品袋、废纸、烟盒、药盒、其它
包装物等白色垃圾到处皆是,遇大风天气满天飞,污染极为严重。再加上社会逐渐城市化,
大量的人加入城市生活,于是产生了相应的垃圾,然而市面上出现的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
热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0003] 现有的装置降温效果缓慢,降温效果不好,部分装置需要大量的水进行降温,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不环保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降温效果块,降温效果好,不需要大量的水进行降
温,节约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包括烟管,所述烟管内腔的中部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外表面的两端从左至右分别
第一粗出水管和第二细进水管,所述烟管外表面的一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冷凝器、水箱
和增压泵,所述冷凝器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烟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绞龙
板,所述烟管外表面的一侧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细出水管和第二粗进水管。
[0006]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卡接有第一回水管和第一出水总管,所述第一出水总管与第一粗出水管和第一细出水管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水管外表面的一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外表面的一侧与增压泵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水管,所述水箱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膨胀阀。
[0008]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外表面的一侧卡接有第二进水总管,所述第二进水总管与第二细进水管和第二粗进水管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绞龙板与烟管的内腔相接触,所述第一细出水管与第二粗进水管和烟管的内腔组成回路。
[0010] 优选的,所述烟管的外表面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孔和排气孔。[0011]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风扇与支架固定连接。[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 1、通过将冷却液加入到水箱内,再将水箱密封,安装的膨胀阀防止水箱内压力过高导致爆炸,此时启动增压泵,增压泵通过第二回水管将水箱内的冷却液抽出,再由第二进
水总管分别输送到第二细进水管和第二粗进水管,冷却液进入到散热管将烟管内高温的气
体进行降温,冷却液同时进入到烟管的内壁中使冷却液与烟管的接触面更加,吸热效果更
好,冷却液升华将热量带出烟管,从而使烟管内的气体稳定降低,设置的绞龙板可有效降低
气体的流速,以增加冷却的效果,降温更加的快速的问题。
[0014] 2、通过过热的冷却液再通过第一细出水管和第一粗出水管流入到第一出水总管进入冷凝器内的管道中,此时风扇工作,将冷凝器散热片中的热量带走,对冷却液进行冷
却,使冷却液恢复低温,再由第一回水管进入到水箱内,以此实现水的循环,从而节约水资
源,更好的保护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管立体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管俯视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烟管内部结构示意图;[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结构示意图。[0019] 图中:1、烟管;2、进气孔;3、第一粗出水管;4、第一细出水管;5、第一出水总管;6、冷凝器;7、支架;8、风扇;9、水箱;10、膨胀阀;11、第二进水总管;12、第二细进水管;13、第二
粗进水管;14、排气孔;15、第一回水管;16、第二回水管;17、增压泵;18、散热管;19、绞龙板。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包括烟管1,烟管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散热管18,散热管18外表面的两端从左至右分别第一
粗出水管3和第二细进水管12,烟管1外表面的一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冷凝器6、水箱9和
增压泵17,冷凝器6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8,烟管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绞龙板19,
烟管1外表面的一侧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细出水管4和第二粗进水管13。
[0022] 本实施方案中,将冷却液加入到水箱9内,再将水箱9密封,安装的膨胀阀10防止水箱9内压力过高导致爆炸,此时启动增压泵17,增压泵17通过第二回水管16将水箱9内的冷
却液抽出,再由第二进水总管11分别输送到第二细进水管12和第二粗进水管13,冷却液进
入到散热管18将烟管1内高温的气体进行降温,冷却液同时进入到烟管1的内壁中使冷却液
与烟管1的接触面更加,吸热效果更好,冷却液升华将热量带出烟管1,从而使烟管1内的气
体稳定降低,设置的绞龙板19可有效降低气体的流速,以增加冷却的效果,降温更加的快
速,过热的冷却液再通过第一细出水管4和第一粗出水管3流入到第一出水总管5进入冷凝
器6内的管道中,此时风扇8工作,将冷凝器6散热片中的热量带走,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使冷
却液恢复低温,再由第一回水管15进入到水箱9内,以此实现水的循环,从而节约水资源,更
好的保护环境。
[0023] 具体的,冷凝器6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卡接有第一回水管15和第一出水总管5,第一出水总管5与第一粗出水管3和第一细出水管4固定连接。
[0024] 本实施例中,过热的冷却液再通过第一细出水管4和第一粗出水管3流入到第一出水总管5进入冷凝器6内的管道中。
[0025] 具体的,第一回水管15外表面的一端与水箱9固定连接,水箱9外表面的一侧与增压泵1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水管16,水箱9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膨胀阀10。
[0026]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加入到水箱9内,再将水箱9密封,安装的膨胀阀10防止水箱9内压力过高导致爆炸。
[0027] 具体的,增压泵17外表面的一侧卡接有第二进水总管11,第二进水总管11与第二细进水管12和第二粗进水管13固定连接。
[0028] 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总管11分别输送到第二细进水管12和第二粗进水管13。[0029] 具体的,绞龙板19与烟管1的内腔相接触,第一细出水管4与第二粗进水管13和烟管1的内腔组成回路。
[0030]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绞龙板19可有效降低气体的流速,以增加冷却的效果,降温更加的快速。
[0031] 具体的,烟管1的外表面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孔2和排气孔14。[0032] 本实施例中,高温气体从进气孔2进入到烟管1内经过降温后再从排气孔14排出。[0033] 具体的,冷凝器6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7,风扇8与支架7固定连接。[0034] 本实施例中,冷凝器6内的管道中,此时风扇8工作,将冷凝器6散热片中的热量带走,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使冷却液恢复低温。
[003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废气焚烧炉的急冷换热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