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O3@THFB‑COF‑2‑Z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CO2还原制CO,涉及一种WO3@THFB‑COF‑2‑Z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CO2还原制CO。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WO3@THFB‑COF‑2‑Zn材料,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THFB‑COF‑2‑Zn光催化CO2还原制CO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将WO3加入到THFB‑COF‑2‑Zn合成体系中原位复合制备了WO3@THFB‑COF‑2‑Zn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有效,试剂消耗少且产量高;且本发明提供的光催化剂能够有效提高THFB‑COF‑2‑Zn光催化CO2还原制CO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制CO领域,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CO2还原制CO性能,在300W氙灯照射下5小时CO产量可达到373.3μmol·g‑1,是THFB‑COF‑2‑Zn的5.4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高导石墨烯/铜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易于操作,效率高。方法如下:将铜铝粉和高纯石墨粉均匀混合,压制成坯锭,烧结并保温;坯料热挤压成板材;冷轧并退火处理,将板材切断成小段再压制成坯锭;继续烧结,然后将坯料装入铜包套中,将包套进行脱皮热挤压成板材;继续重复冷轧及其后的步骤多次,得到所述石墨烯/铜铝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保持了石墨烯原有的物理特性,并且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大于450MPa,同时还能保持90%IACS以上的电导率。
一种二维高导热石墨膜/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高导热石墨膜/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石墨膜/铝复合材料炉腔反应温度高、制备时间长以及石墨膜与铝基体界面反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一、预处理石墨膜与铝箔;二、制备预制体;三、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气氛保护烧结。本发明采用等离子放电烧结的方法反应时间短,因此检测不出有Al4C3相生成,复合材料制备效率高,致密度高,可靠性高,热物理性能优异。本发明应用于电子封装基片领域。
一种复合中间层及其钎焊金属与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中间层及利用其钎焊金属与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采用活性钎料直接钎焊金属与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时,接头界面反应剧烈生成大量脆性相及焊后接头残余应力大,造成接头性能差的难题。复合中间层由上层钎料、软性中间层和下层钎料组成。方法:一、配制钎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钎料;二、清洗:用丙酮进行清洗;三、装配:将待焊母材和复合中间层按一定顺序装配;四、焊接:置于真空钎焊炉中进行焊接。本发明操作简单,中间层的加入抑制了钎料与母材的过度反应,缓解了接头的残余应力,大大提高了接头性能。本发明用于钎焊金属与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钛酸铅和/或掺杂钛酸铅陶瓷颗粒的铝基或铜基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以体积百分比计,由30~95%金属相和5~70%陶瓷相两部分制成,所述金属相为纯铜、铜合金、纯铝或铝合金,陶瓷相为钛酸铅和/或掺杂钛酸铅,其化学式为:PbMxTi1-xO3,其中0≤x≤1,M=Fe、Zn、Nb、Mg、(Nb2/3Mg1/3)、Zr中的一种或几种。在-100~+200℃的温度区间,该复合材料的工程热膨胀系数平均为4~20×10-6/℃,导热率在30~350W/(m·K),同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该复合材料可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和航空、航天、电子、仪器仪表等需要低热膨胀、高热导材料的领域。
一种复合材料机翼中梁与加强肋的混合连接方法,属于复合材料连接技术领域,解决了复合材料机翼中梁与加强肋采用机械连接,效率不高的问题,将梁与加强肋相接面粘接,其粘接缝的上下两侧再通过搭接片连接,所述搭接片与梁和加强肋之间均是镶嵌连接并且粘接。本方法用于连接复合材料机翼的梁与加强肋。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它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机护环的材料。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材料制造的大尺寸电机护环的力学性能差、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按照质量分数由55%~65%的玻璃纤维和35%~45%的树脂胶液制成。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设计强度可达1200MPa以上,而密度仅为钢的1/4,成本低,成本降低约55%~60%,制造工艺简单。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密度1600kg/m3~2000kg/m3,抗张强度1200MPa~1400MPa。本发明属于电机护环的制备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复合材料夹芯板“T”型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底板、蜂窝夹芯板和T型增强块,蜂窝夹芯板带有与T型增强块的腹板上端形状相同的凹槽,T型增强块的腹板上端插在所述凹槽中,T型增强块的翼椽与连接底板胶接,还包括两个波形连接件,两个波形连接件位于蜂窝夹芯板的两侧,波形连接件、T型增强块以及蜂窝夹芯板之间螺栓紧固连接,波形连接件与连接底板之间由胶与螺钉混合连接。本发明具有抗弯刚度高;两个波形板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给一些的管线铺设以及后续维护带来便利;可有效缓解接头处应力集中,提高结构效率;承载能力增强等优点。适用大型结构中复合材料夹芯板与其它结构之间的机械连接。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木质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以林木剩余物以及木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后,添加落叶松栲胶和造纸废液中回收的木质素等填料,加入可生物降解树脂——聚乳酸,经铺装组坯后,采用热压定型处理技术制造一种环境友好型木质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摆脱了对含甲醛胶粘剂的依赖性,通过添加可降解树脂,不仅提高成板性能,而且使用后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部分替代现有石油来源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本产品具有高强度比、环境友好型、可自然降解等多功能性木质基定型产品,可应用于建筑业、室内装饰工程、电器、制造业等领域,并可以替代性能相似的优质材料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向含硼前驱体的溶液中加入钛合金粉末,得到混合溶液;对混合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进行模压成型,并在惰性气氛下对成型后的坯体进行固化和裂解;对裂解后的坯体进行烧结,制得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含硼前驱体分子提供增强体,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塑性,且避免现有球磨过程中小尺寸颗粒的团聚以及引入杂质的问题,另外,含硼前驱体分子裂解后在钛颗粒表面会形成均匀分布的不同原子,不同原子在钛合金中扩散路径不同,使制得的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多级网状结构,协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主元氧化物弥散强化超细晶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至少5种等摩尔比的金属氧化物粉体混合并球磨,得到高熵化的多主元氧化物混合物纳米粉体;步骤S2:在氩气保护氛围下,将高熵化的多主元氧化物混合物纳米粉体、铝粉和过程控制剂混合并球磨后,加热并保温,得到铝基复合材料粉体;步骤S3:通过大塑性变形固相烧结一步法对铝基复合材料粉体进行旋转挤压并保载后,得到多主元氧化物弥散强化超细晶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该制备方法,改变了金属氧化物颗粒自身尖锐特性外形和应力集中现象,并强化了对位错运动的钉扎作用,实现晶粒组织的超细晶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钛酸钡/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介质储能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提高储能介质的储能密度却造成其储能效率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钛酸钡/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为厚度8~16μm的薄膜,基体为聚醚酰亚胺,填料为二氧化硅包覆钛酸钡纳米纤维,且填料的掺杂量为复合材料体积的0.5~4.0vol.%。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兼具优异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当填料掺杂量为复合材料体积的1vol.%时,其击穿场强为470kV/mm、储能密度为11.28J/cm3、储能效率为89.5%,将其应用于电介质电容器能进一步提高电介质电容器的综合储能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耐磨零件,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铝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合金原料与糖类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反应物;将反应物依次进行加热和挤压,得到铝碳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设备精度要求低,生产成本低,有效避免了碳由于密度低而在重熔金属内出现的偏聚现象。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铝碳基复合材料的内部组织均匀,材料的耐磨性好,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iC颗粒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散热器外壳。本发明的SiC颗粒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SiC颗粒与AZ91原料进行机械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依次进行热挤压和轧制,得到SiC颗粒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避免了熔炼过程中的氧化与烧损,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成品质量好,利于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由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原料的氧化与烧损率低,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等特点。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快速表征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表征方法。解决传统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测试中制样复杂、试样消耗多、实验过程重复,且单点采样数据代表性差,分次采样数据误差大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切割;二、表面粗糙度处理;三、试样固定;四、表面纳米压痕处理;五、数据处理及绘制性能分布图,即完成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快速表征的方法。本发明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快速表征。
镀铜二硼化钛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铜基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铜对二硼化钛的润湿性差,现有工艺很难制备致密化的TiB2/Cu复合材料;由于二硼化钛颗粒与铜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在冷却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的问题。本发明产品按体积百分比由70%~99%基体相和1%~30%镀铜二硼化钛颗粒制成,基体相为纯铜粉或铜合金粉,方法:一、混料;二、烧结。本发明铜基复合材料中二硼化钛颗粒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而且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得到一种高强度、高耐磨、高导电、高导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铜基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公共交通设施用秸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聚合物复合材料。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钢桁架结构限高架安全性差的问题。复合材料以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为基体,与秸秆粉复合而成。制备:首先将秸秆制成秸秆粉,然后将秸秆粉和聚合物基体混合,最后置于成型模具中固化成型。本发明秸秆/聚合物复合材料能够替代金属材料用于制备限高架及其他公共交通设施如护栏、隔离带、隔离杆、隔离墩、栅栏、等。当车辆冲撞时设施的被冲撞部位发生破碎或变形,不会对车辆及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公共交通设施的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公共交通设施用复合材料。
一种基于喷雾干燥及热压硫化相结合制备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存在无法使用无环境压力的原始石墨烯为填充物,用简单的工艺流程均匀分散到非极性橡胶中的问题。方法:一、配制石墨烯分散液;二、配制石墨烯‑橡胶乳液;三、喷雾干燥法制备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粉末;四、平板热压硫化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利用无污染的原始石墨烯为原料,均匀分散到非极性橡胶基体中,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一种多金属氧酸盐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氯金酸溶液置于微波加热容器内,并向其中移入离子水,对其进行搅拌,接着向加热容器中加入多金属氧酸盐溶液,然后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再向加热容器中添加抗坏血酸溶液,然后将其加热反应,再向反应后得到的金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保护剂,并且对其进行实时搅拌,从而得到混合均匀的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溶液,最后通过离心分离的方法,对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溶液进行分离,然后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不同尺寸范围的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到的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既具有显著的光催化增强活性,又可进行表面再修饰,合成具有光、电、磁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防护层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喷涂高镍高铬钛合金涂层。二、在真空环境中烧结表面喷涂有高镍高铬钛合金涂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三、使用高速火焰,在真空烧结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基体表面喷涂NiCrAlY打底层。四、应用高能等离子喷涂机,在打底层上喷涂TBC涂层。本发明通过热喷涂工艺复合真空烧结工艺,制备出碳复合材料表面抗高温防护涂层,高温合金涂层消除了碳素材料表层受热氧化的难题,克服了碳素氧化抗液态金属粘接和金属粒子冲蚀破坏两大难题,能够高效大面积地制备出复材表面完整均匀的金属涂层。
一种纤维素织物聚吡咯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材料抗静电效果差,而且浪费资源,手感不好,材料的复合层不均匀而且容易脱落的问题。本发明的抗静电复合材料在纤维素织物的外表面采用原位聚合法吸附有吡咯层。制备方法为:一、配制吡咯水溶液;二、取恒重的亚麻织物置于吡咯水溶液中,之后立即将其置于回旋式振荡器上振荡,再放置一段时间;三、将装有织物及吡咯水溶液的容器置于一定温度下使其聚合,再加入FeCl3溶液,原位聚合;四、取出亚麻织物用水、蒸馏水冲洗、晾干,即得抗静电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导电效果好,表面电阻率可达1.2Ω/cm2。
本发明提出一种跑道式复合材料补强环、制备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补强环的环体为中间上下边相互水平两侧为半圆的环状结构,环体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凸环,另一面设置有若干凹环,制备方法为首先在跑道式复合材料补强环的制作装置阳模上铺放定型片;然后将半干法浸渍过的复合材料通过手动或自动方法把预浸后的复合材料缠绕在阳模的凹槽内;合阴模压制需要的厚度,然后将阴阳模分离,脱出带有定型片的跑道式补强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解决开口处力学性能薄弱的问题,本发明的异型补强环的方式可以将连续纤维布精准的布置在孔周围,机加工时不被切断,最大程度发挥纤维的纵向拉伸强度,避开复合材料的弱点,能够完美解决开口处力学性能薄弱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碳纤维增强增韧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水泥、水、减水剂、改性碳纤维制成,其中:水灰比为0.25~0.35,改性碳纤维的体积掺量为复合材料的0.4%~0.6%,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8%~1.2%。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溶液,并通过制备SiO2改性溶液对碳纤维表面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处理来控制其表面形貌,从而改善纤维—水泥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得到一种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延性的改性碳纤维增强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延性,能够改善纤维‑水泥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
一种含密排体多尺度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密排体多尺度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均质铝基复合材料抗弹性能差,防弹铝基复合材料中陶瓷体积分数低的问题。材料由陶瓷密排体、含铝材料和陶瓷粉体填充物组成。方法:密排体密排于模具中;二、陶瓷粉体填充柱体间隙;三、冷压预热制备预制体;四、熔融铝液;五、将熔炼的铝液压入预制体中,保压,脱模得到复合材料。陶瓷含量达65~93vol.%,具有优异的抗弹性能。本发明用于装甲防护领域。
一种SiC颗粒增强6092铝基复合材料型材的挤压方法,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挤压中容易出现裂边儿和开裂的问题。方法:将SiC/6092铝基铸锭加热并保温后,空冷至室温,再将冷却后的SiC/6092铝基铸锭升温后置于挤压机中,采用包铝挤压或锥模挤压的方式对SiC/6092铝基铸锭进行挤压,挤压后固溶处理,然后进行水淬,最后进行时效处理,得到一种SiC颗粒增强6092铝基复合材料型材。本发明可获得一种SiC颗粒增强6092铝基复合材料型材的挤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高温氮化硼‑锶长石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称取锶长石粉体与六方氮化硼粉体进行混合,得到原料;S2:对所述原料进行球磨,得到球磨粉末;S3:对所述球磨粉末进行搅拌烘干,得到原料粉末;S4:将所述原料粉末放入石墨模具中,进行冷压,得到块体原料;S5:对所述块体原料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得到耐高温氮化硼‑锶长石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氮化硼‑锶长石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氮化硼引入锶长石中,使得制备的氮化硼‑锶长石陶瓷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及可加工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介电和耐高温性能。
一种耐热型碳纳米纸/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耐热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现有方法制得的碳纳米纸脆性较大、导电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方法:本发明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原料,曲拉通为分散剂,CMC为粘结剂,制备碳纳米纸,再以制备的碳纳米纸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浇铸法制备耐热型碳纳米纸/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纸加入环氧树脂后,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最低可达4.75±0.15Ω.cm,弯曲强度可达125.04±5.62MPa,提高了71.23%,弯曲模量可达5.83±0.68GPa提高了30.71%。制备的碳纳米纸/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可以用作防静电包装材料、传感器、电极和电容器材料等领域应用。
一种制备NiTi纤维增强2219Al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2219Al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制备单向排列的连续镍钛纤维增强2219铝合金复合材料的方法需要解决纤维排列方式、纤维含量控制、材料致密化、界面反应和界面结合程度的调控的问题。方法:一、原材料处理;二、NiTi纤维短丝的排列;三、真空热压烧结;四、复合材料热处理。本发明得到的NiTi纤维增强2219Al复合材料中NiTi纤维和2219Al合金之间大约有厚度1μm的反应层。抗拉强度为305MPa,延伸率为23%,显示出优良的强塑性,可用于航空、航天、机械、交通和电子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玻璃钢复合材料在中间介质汽化器上的应用,本发明从结构上充分考虑到了LNG气化器的应用环境以及构造,将上述玻璃钢复合材料应用于中间介质汽化器上,即:将第一扩展段、第二扩展段两部分全部改换为专用玻璃钢复合材料,而在海水出口段采用碳钢作为基材,内表面采用专用玻璃钢复合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本发明的玻璃钢新型复合材料替代IFV中接触海水的碳钢部分,达到防腐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轻设备的总体重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大、中型LNG接收站的中间介质气化器设备上,并且是以海水作为热源进行换热的工况之下。
一种阻燃抑烟型PVC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阻燃型PVC基木塑复合材料中,阻燃抑烟剂添加量大,阻燃抑烟效率低,材料的机械性能及装饰效果降低的缺点。一种阻燃抑烟型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由PVC树脂、木粉、碳酸钙粉、偶联剂、热稳定剂、抗冲改性剂、润滑剂、锌类阻燃抑烟剂和阻燃协效剂制备而成;方法:一、称取;二、阻燃抑烟剂及协效剂的活化与分散;三、混料;四、造粒;五、挤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阻燃抑烟剂添加量少,阻燃抑烟效率高,能够保证材料高阻燃抑烟性能的同时减少对材料机械性能的损害。本发明用于制备阻燃抑烟型PVC基木塑复合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黑龙江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