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空间有序结构石墨/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损材料制备领域。针对传统工艺方法制备的石墨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耐磨损性能的不匹配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磨损性能好且力学性能优异的三维有序空间石墨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3D打印的方法打印出空间三维有序的石墨结构,并通过直接浇铸的方法将Al-Mg-Si合金浇铸在前述石墨结构上面,制备出三维空间有序结构石墨/铝复合材料。为了提高传统方法制备的石墨/铝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性能,需要大量添加石墨,从而导致了力学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本方法制备的石墨/铝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控制石墨的尺寸、结构和分布,在提高自润滑性能的前提下,保证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石墨烯/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制备时用氧化剂将石墨氧化成氧化石墨,然后将氧化石墨超声剥离成氧化石墨烯材料;将锡源和有机碳源与氧化石墨烯溶液按照不同的比例均匀混合,将混合溶液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出二氧化锡/石墨烯/碳液凝胶复合材料;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25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48小时。将制得的二氧化锡/石墨烯/碳液凝胶复合材料冷冻干燥和加热处理得到三维二氧化锡/石墨烯/碳泡沫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适合用于制作柔性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无需添加任何助剂,也不需要使用金属基底,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容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固化成型的全复合材料发动机喷管,包括喉衬、收敛段、隔热层、内烧蚀层和复合材料壳体,喉衬作为起始面层,收敛段、烧蚀层、隔热层以及复合材料壳体依次由内向外回转成型为喷管,在所有缠绕工作完成后整体进行一次热压固化成型;收敛段为碳纤维布带预浸料整体缠绕成型;烧蚀层在喉衬和模具上通过纤维或布带经缠绕而成;隔热层在烧蚀层外侧通过纤维或布带预浸料斜缠成型;复合材料壳体在隔热层外侧通过纤维或布带铺放或缠绕成型。本发明通过过渡结构树脂的共固化技术,一次完成复合材料喷管不同结构和功能层的固化,界面无化学结构性突变,从而使界面强度提高,无脱粘风险,同时还缩短了全复合材料喷管的生产周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Fe3C/C复合材料,具体为氮硫双掺杂碳包覆的Fe3C/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三聚氰胺为氮源,硫脲为硫源,硝酸铁为铁源,葡萄糖为碳源,研磨均匀后干燥,高温碳化分解,获得氮硫共掺杂碳包覆的Fe3C复合材料。经该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比容量的特点。这种Fe3C/C复合材料在4 A g‑1电流密度下具有260.9 mAh g‑1比容量,且在1 A g‑1时经循环400圈后仍具有649.5 mA h g‑1的比容量。经筛选,这种Fe3C/C复合材料与商业三元LiNi1/3Co1/3MnO1/3正极材料组装成的全电池在0.2 A g‑1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具有271.1 mAh g‑1比容量,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由铜合金和三维石墨骨架组成,铜合金成分为Cu、MoS2、SiC。制备时,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技术制备三维石墨骨架坯体,再进行石墨化处理获得三维石墨骨架,待表面镀铜处理后,将其组装到砂型铸型型腔中,最后采取铸造方式实现铜合金与三维石墨骨架的复合,获得所需的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方法实现了石墨分布范围可控,保证了铜合金基体的连续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抗冲击性能以及自润滑性能。本发明所述的铜基-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用于制备电刷、电极、受电弓滑板和自润滑轴承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基于钒酸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一锅法制备含钒酸铋和氧化铋的纳米复合材料,公开了一例基于钒酸铋的多功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CO2吸附及还原得到太阳能燃料、重金属离子Cr(VI)还原和气相NO去除中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能源环保领域。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利用五水合硝酸铋和钒酸铵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合成桑葚状的钒酸铋与氧化铋的复合材料。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结构良好,很好地提升了其对CO2的吸附性能,并且实现了光生载流子的加速迁移和有效空间分离。该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及环境光催化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的碳纤维增强结构,该复合材料是采用按重量分计的以下材料制成:碳纤维50-55%,酚醛18-25%、丁腈橡胶22.5-30%,该复合材料的厚度为6-8mm;且其中的碳纤维以纬编针织结构存在。针织时,按碳纤维针织后的厚度选择碳纤维的规格型号,然后采用电脑横机将其编织成纬编针织结构,在编织过程中向碳纤维上喷洒乙醇,并控制纤维束张紧力:2N~36N。由于碳纤维采用了纬编针织结构,该复合材料能够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同时保持了绝热材料所需的弹性体特性。该复合材料用于发动机绝热层后,产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彻底解决了绝热层失效的质量故障,目前已在多个产品中得到应用,通过了试验考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CoSe/MoSe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为:将乙酸钴和钼酸铵按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通过共沉淀法形成钼酸钴。将钼酸钴加入到混有聚丙烯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溶液中。随后加入适量的硒粉,溶液分散均匀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纤维状的混合物。干燥后高温硒化得到Co/CoSe/MoSe2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较于MoSe2和Co/MoSe2,双金属硒化物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修饰MoS2/MoO2双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将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钼酸铵、硫脲混合,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之后经搅拌、超声后水热。水热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数次后进行常温真空干燥,之后在气氛保护下煅烧即得到目标产物。通过调节混合液酸碱度,可以一步制备出MoS2/MoO2双相的泡沫状复合材料。层状的石墨烯与棒状碳纳米管在材料内部形成稳定的三维导电网络,二硫化钼提供了高的比电容,二氧化钼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该泡沫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基-石墨正梯度复合材料是由铜合金与具有正梯度结构特征的三维多孔石墨骨架复合而成。制备时,首先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技术制备具有正梯度结构特征的三维多孔石墨骨架坯体,然后对其进行碳化处理,获得三维多孔石墨骨架,通过浸渍方式将液态钎料包覆在三维多孔石墨骨架上,最后采取铸造方式将铜合金金属液浇注其中,获得所需的铜基-石墨正梯度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石墨含量由表及里呈正梯度变化,并使石墨在任意摩擦磨损面上分布均匀,也保证了铜合金在复合材料体系中形成连续的网络结构,从而充分发挥铜基体优异的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宜昌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