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推进系统的一次定力距的气瓶支架,所述的气瓶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的下支架为一独立的构件,所述的上支架包括底座、两个箍带、拉紧部件、第一橡胶板、两个第二橡胶板和两个垫板。本发明的支架既满足了紧凑型航天器复合材料气瓶布局空间狭小且布局在舱体内部的特点,同时又满足了复合材料气瓶在充气到高压时轴向和径向变形量非常大的特点,具有只定一次力矩、支架质量轻、高强度和高刚度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镁石阻燃增强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尼龙(PA6)40-60%、玻璃纤维10-20%、水镁石20-30%、相容剂3-10%、抗氧剂0.1-0.5%润滑剂0.2-1%。其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配比秤取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将混合均匀的原料放入螺杆机中挤出造粒。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备的水镁石阻燃增强尼龙复合材料,不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阻燃级别可以达到UL94-V1,可应用于汽车、机械、家电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SiC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过硫酸氨氧化碳纳米管引入羧基,在过硫酸铵溶液中加入碳纳米管,同时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干燥获得羧基化碳纳米管;在羧基化碳纳米管,加入到二甲亚砜中,加热回流,然后通过蒸馏去除未反应的二甲亚砜,获得酰氯化碳纳米管;将酰氯化碳纳米管分散在二氯甲烷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在冰浴条件下反应,将混合液喷洒到碳化硅粉体上,获得碳纳米管@SiC复合粉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键合附着在SiC粉体表面构成复合材料,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酞菁锌-芘-共价有机框架/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八羟基酞菁锌,2,7-芘二硼酸,单壁碳纳米管,加入二甲基乙酰胺和邻二氯苯的混合物,放入耐热玻璃反应管中,超声分散形成悬浮液A;步骤二,悬浮液A经过3次以上液氮冷冻-抽真空-脱气步骤,密封,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粗产物B。步骤三,将粗产物B离心后用特定溶剂清洗2次,干燥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的方法无污染,对设备的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属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利用自蔓延高温还原和球磨技术合成具有高性能易烧结二硼化锆(ZrB2)/三氧化二铝(Al2O3)-铁(Fe)复合粉末的方法。具体过程是将二氧化锆(ZrO2)、三氧化二硼(B2O3)和金属铝(Al)粉末均匀混合并模压成型,然后在常温下置于氩气保护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装置中,点火燃烧,燃烧产物经粉碎后得到高纯ZrB2-Al2O3陶瓷复相粉末。再将ZrB2-Al2O3与单质铁粉球磨混合制备高性能易烧结的ZrB2/Al2O3-Fe陶瓷/陶瓷-金属的复合粉末。本发明所合成的粉末纯度高,组分均匀,晶粒细小;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和时耗小,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2,4-二(4-氨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的PPTA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聚合反应器中加入溶剂,搅拌,在聚合体系中加入碱金属卤化物起增溶作用,再加入2,4-二(4-氨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和对苯二胺;溶解后加入等摩尔量的浓度为0.3-0.4mol/l的对苯二甲酰氯,加速搅拌,保持反应温度在-10-80℃,反应30-120分钟,用与对苯二甲酰氯等摩尔量的氢氧化钙中和,得到共缩聚PPTA溶液。合成工艺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易于提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高性能复合材料,耐高温薄膜及制备相应的织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高性能硫-设定形貌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属于化学电源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硫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为硫-导电聚合物纳米管复合正极材料,所述的硫分散吸附于所述导电聚合物纳米管的管表面和管内,形成中空的纤维状结构。本发明采用对硫及其还原产物有良好吸附性且本身具有高导电率的聚合物作为硫电极中的导电相,采用共热法和液相硫渗入法使之与硫均匀结合得到复合电极材料,解决了锂硫电池中硫极及其还原产物在有机电解质中的易溶解性和硫本身的不导电性而导致的电池循环性差等问题。该复合材料的第60次循环容量大于650mAh/g,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纳米改性聚甲醛的原位聚合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三聚甲醛为聚合单体,将三聚甲醛熔融或加入溶剂溶解,然后与无机纳米材料相混合,配成混合体系,再添加引发剂,聚合得到纳米改性聚甲醛。采用本发明方法聚合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体系中,纳米材料均匀分布,不发生团聚。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方法,碳纳米管经强氧化性酸表面改性后得到酸化碳纳米管;酸化碳纳米管与酰化剂反应制备含酰卤基团的活性碳纳米管;将端基为氨基、氯、环氧等活性基团的倍半硅氧烷与酸化或含酰卤基团的碳纳米管反应,得倍半硅氧烷接枝的碳纳米管,所得接枝碳纳米管含有三烷氧基硅,有机溶剂中可溶性好,很容易作为特种添加剂均匀分散到塑料、聚氨酯弹性体、涂料中,并通过三烷氧基硅的水解或与其它含活泼氢的基团进行共水解,即溶胶凝胶过程,与高聚物母体形成共价键结合,得相容性好的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高性能膜材料,高强度材料和吸波材料等,另外还可通过相似的过程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管道的中间层,由PP-R、SiO2、抗氧剂B215和β成核剂WBG组成;其重量份数是:PP-R?60~70、SiO230~40、抗氧剂B215?0.10~0.15和β成核剂WBG?0.15~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PP-R含量为60、SiO2含量为40、抗氧剂B215含量为0.10,β成核剂WBG含量为0.15时,该复合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比原有复合材料提高了10%以上。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技术领域,涉及的一种分子内增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反应釜中按摩尔比2∶1加入长链饱和二元酸与柔性二元醇,升温至200~240℃,酸值达到215~315mgKOH/g时为反应终点,制得端羧基长链饱和二元酸单酯;(2)在另一反应釜中,投入环氧树脂33~49%、不饱和一元羧酸6~20%、端羧基长链饱和二元酸单酯3~22%,100~120℃,直到酸值降至10mgKOH/g以下;(3)加入交联剂26~40%。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长链饱和二元酸单酯部分或全部代替不饱和一元羧酸与环氧树脂反应,操作简单,副反应少,环保无“三废”产生,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制作高速铁路弹性垫片、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各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
本发明纳米氧化锆及羟基磷灰石复合粉体的原位制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原位复合”——采用氯氧化锆、硝酸钙、磷酸氢二氨和氨水为原料,按配比置于同一反应器中,反应的PH值控制在碱性范围,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并在搅拌机的作用下反应,制备纳米级氧化锆及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前驱物;——再经过“超声处理”——“乙醇洗涤”——“煅烧”——“研磨”,得到纳米氧化锆及羟基磷灰石复合粉体。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制备的复合粉体为纳米颗粒生物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制备高性能的生物陶瓷,用于人工种植体和人工关节的替换;可形成不同粒径和组分的纳米复合填料,用来合成高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在医用材料的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发明属于化工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催化型自修复超疏水涂料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涂料由热塑性成膜树脂10~50%;低表面能物质5~20%;具光催化活性纳米粒子1~10%;疏水性纳米粒子5~40%及有机溶剂20-60%组成,其制备过程如下:先将纳米粒子采用氟硅烷改性得疏水性纳米粒子,然后称量涂料各组分,混合,再高速剪切分散2-4小时,即得本发明所述涂料。该涂料可采用刷涂、喷涂等方式涂覆于钢材、铝合金、塑料、复合材料等基材表面,干燥后即形成荷叶型超疏水涂层。所得超疏水涂层在有机污染物污染或受到外力机械磨损后,通过UV辐照可以实现超疏水自修复,从而赋予了涂层的极佳超疏水耐久性,保证了其在户外环境下的长期使用性能。
一种制备大规格精密异形管材的方法属于金属及复合材料领域。方法分为两个阶段,即喷射成形工艺阶段和半固态成形工艺阶段,具体如下:第一阶段采用喷射成形制备半固态浆料,金属熔体通过非限制式二级雾化器和高压气体雾化形成稳定而密集的液滴喷射流,沉积物表面温度和喷射流在沉积前的物理状态存在最佳范围,在线控制工艺参数,始终满足最佳沉积状态,喷射流沉积在基底芯管表面,制备大直径、大厚度管坯;第二阶段为半固态成形,沉积管坯在感应线圈内按照设定的曲线快速加热,然后去除氧化皮,压入成形模具。本发明喷射成形半固态浆料生产效率高,半固态成形的管材规格大、形状极其复杂、尺寸精确、组织精细,成形工艺参数允许变动范围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锚固碳纤维筋的夹片‑粘结复合式锚具,包括夹片,挤压套筒,连接套,锥形锚腔以及环氧树脂;所述挤压套筒套设于夹片上,对夹片施加预紧力,构成锚具的挤压段;所述环氧树脂灌注于锥形锚腔的腔体内,形成锚具的粘结段;所述挤压套筒与锥形锚腔通过连接套连接形成一体,构成复合式锚具结构。本方案通过将夹片式与粘结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地优异性能,大大提高锚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锚具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改性电极包括电极,所述电极的工作区域覆盖有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为含有银铂合金纳米颗粒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高分子聚合物膜层。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改性电极,基于电化学技术与丝网印刷电极,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液体中甲醛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无需复杂的仪器操作和前处理过程;检测成本低,甚至改性电极可一次性使用;检出时间快,仅需100秒就能完成测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满足饮料中甲醛含量测试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膨胀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纳米硅粉分散于超纯水中制备硅浆料;在硅浆料中加入苯二酚、甲醛、碳酸钠制备硅溶胶;硅溶胶成化得硅凝胶;硅凝胶老化、炭化得炭化料;炭化料进行粉碎、分级处理得硅碳复合材料A;采用中间相沥青对硅碳复合材料A进行浸渍、表面包覆得包覆料B;将包覆料B再炭化、过筛处理得到低膨胀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材料。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纳米硅包覆均匀;炭化后形成的碳凝胶骨架对纳米硅脱嵌锂时产生的体积膨胀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中间相沥青的包覆,可调控碳凝胶骨架的孔隙,使最终的硅碳材料保持低反弹及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先以管径30~50nm单壁碳纳米管为原料制备出石墨烯,再以Co(NO3)2·6H2O、Fe(NO3)3·9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出CoFe2O4,最后以制备的石墨烯、CoFe2O4、苯胺单体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石墨烯/CoFe2O4/聚苯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磁性能和稳定性,在微波吸收、电磁屏蔽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5G基站用集天线于一体的天线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天线罩。5G基站用集天线于一体的天线罩,包括边框、天线面板,所述天线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位于内侧的面上固定有天线线路;所述天线线路由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铜层天线线路和电镀在铜层天线线路上的其它金属保护层构成。本专利将基站天线振子线路直接制作在纤维布增强的低介电树脂基复合材料基板上,解决了传统天线罩和天线振子单独制作再组装带来的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该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以及制造该连接器壳体的方法。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绝缘壳体和注塑在所述绝缘壳体上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导电复合材料层。在本发明中,通过注塑工艺在绝缘壳体上形成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导电复合材料层,从而无需提供一个单独的金属屏蔽壳体,提高了连接器的制造效率,并且降低了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用蜂窝夹层结构,公开了一种高剥离强度高导热蜂窝夹层结构板,包括上面板的内面粘有改性上胶膜、下面板的内面粘有改性下胶膜,蜂窝芯粘连在改性上胶膜和改性下胶膜中间,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均是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改性上胶膜和改性下胶膜由胶膜和碳纳米管膜复合而得。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结构板的制造方法,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上面板和下面板通过沥青基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铺层后热压罐固化成型,将上面板、碳纳米管膜、胶膜、蜂窝芯、胶膜、碳纳米管膜、下面板共同放入热压罐中固化成型。本发明所得蜂窝夹层结构板剥离强度提高30%以上;面内导热系数110~150W/(m·K);无脱胶、贫胶等缺陷。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钙晶须表面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表面改性剂:在搅拌条件下,将含有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氯铂酸的甲苯溶液滴加到含有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中,接枝反应,再除去甲苯,即得到表面改性剂;(2)将步骤(1)制备的表面改性剂加入干燥后的无水硫酸钙晶须中,搅拌反应,即完成对硫酸钙晶须表面的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性后的硫酸钙晶须作为橡胶的补强填料,不仅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得到提升,而且所得的橡胶/硫酸钙晶须复合材料相比于未改性的橡胶/硫酸钙晶须复合材料而言强度显著提高,此外,整个改性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处理成本低等。
本发明是以非金属和金属化合物为原料,可直接用含有上述成分的原料和/或矿物,经过粉碎、研磨、混合均匀后,制成在常温下能发射8~2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其法向比辐射率不低于90%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白色粉末)。可用于织物、橡胶、塑料、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具有医疗、保健、保温、保鲜、育成、熟成、除潮湿、除异味等效果。
一种高磁性牙根管固体充填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它是由纯马来亚天然胶和高磁性材料钐钻磁粉为主 体,配以复合材料氧化锌粉,立德粉和石蜡,经过混炼 机中反复混合均匀,加工成圆锥形针状胶尖,干燥,充 磁等工艺制作成的规格化的磁性牙胶尖。由本发明 提供的高磁性牙胶尖,既有常规固体根管充填材料的 性能,又有很强的磁场,供作治疗牙髓病,尖周病的磁 性源。充填入根管后无刺激,无毒无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白光红外上转换复合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以红外上转换纳米材料为复合材料的核结构,以橙红色荧光特性的量子点材为复合材料的壳层结构,通过化学水热反应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发白光的红外上转换复合发光材料,以980nm为红外激发光,通过红外激发上转换材料发射蓝光,再通过上转换蓝光激发量子点发射橙红光,进而得到复合发白光的红外上转换复合发光材料。由于稀土上转发光材料与半导体量子点发光谱带窄,色纯度高,色彩鲜艳;光吸收能力强,转换效率高;发射波长分布区域宽;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可承受大功率电子束、高能辐射和强紫外光的作用。正是这些优异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显像、医学放射图像、辐射场的探测和记录等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工业生产和消费市场规模,并正在向其他新兴技术领域扩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WCNTs-QDs的纳米荧光仿生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以MWCNTs-QDs纳米复合材料为载体,BSA为模板分子,制备特异性识别BSA的纳米仿生传感器。制备:制备水溶性CdT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和PEI-MWCNTs;然后将CdTe/CdS量子点负载到PEI-MWCNTs表面得到MWCNTs-QDs;以MWCNTs-QDs为基体,利用sol-gel反应在其表面修饰BSA印迹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本方法采用表面印迹的方式合成的纳米荧光传感器有效识别位点多,且接近表面,比表面积大,易于选择性识别模板分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胺基体,所述的聚酰胺基体中分散有Ag@介孔磷酸锆抗菌粉体。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Ag@介孔磷酸锆抗菌粉体;将包括上述的Ag@介孔磷酸锆抗菌粉体和聚酰胺反应单体的原料加入到聚酰胺反应器中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介孔磷酸锆-纳米银抗菌复合材料,干燥,最后经熔融纺丝法纺制成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酰胺纤维。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成本低,效用持久,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式(1)所示的一类耐高温刚棒状粘土有机插层剂,它是将R基二甲酸酐与R′基二胺反应生成一端含有R基酰亚胺环,另一端含有伯胺基的刚棒状结构分子。用此类插层剂改性的粘土,其热分解温度比常用的脂肪族烷基胺盐插层剂改性的粘土高100℃以上,将在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涤纶帘子线与橡胶粘合的浸胶配方及制备方法,浸胶液配方采用含羧基或磺酸基的扩链剂改进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丁腈胶乳,极大的改善涤纶/橡胶界面粘结强度及界面耐热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溶性阴离子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制备、将两者加入到丁腈胶乳中形成浸胶液配方,通过控制浸胶工艺、硫化工艺来提高涤纶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本发明提高了涤纶帘线/橡胶界面复合材料的粘结强度及热稳定性,克服了因采用封闭异氰酸酯高毒性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丁腈胶乳替代VP胶乳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本配方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好,设备要求简单。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