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复合FCCL(挠性覆铜板)材料及其的制造方法。该复合FCCL材料呈层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导电层和至少一层绝缘层,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绝缘层相间,各层间用胶粘剂粘结,其中至少包括一个基础层状结构,所述基础层状结构包括:磁胶基底绝缘层,胶粘剂中间层和金属导电箔层。本发明的材料可以用于FPC线路板的制造,尤其是有电磁屏蔽需求的线路板制造。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即可作为FPC行业FCCL基材来使用,又同时具备在宽频范围内吸收及屏蔽电磁波的作用;制造有电磁屏蔽需求的线路板时比传统的FPC及后续屏蔽模组复合比较有着生产效率高、厚度薄、成本低等的优点。
本发明是一种自支撑的石墨烯/聚苯胺@聚苯胺的柔性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首先将氧化石墨烯通过真空抽滤形成自支撑的柔性载体,再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在其表面合成出聚苯胺纳米纤维,最后在含有苯胺单体的电解液中,通过恒电位化学沉积,在聚苯胺纤维上生长出40‑50nm的聚苯胺纳米须,获得基于石墨烯膜的分级复合结构。该制备方法有效地增加了聚苯胺纳米纤维网络的导电性,同时也提高了柔性复合电极对电解液的浸润性,使该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超级电容器材料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复配体系的HIPS基导电母粒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分别均匀分散在易挥发的惰性溶剂中,分别经超声处理装置处理1h,然后将处理好的分散液按照比例与原料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然后与相容剂按照一定比例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后,通过双螺杆进行熔融挤出,制备成导电母粒。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优异,易于添加,可广泛应用于注塑、挤出以及改性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波介质材料,所述复合微波介质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聚四氟乙烯树脂50~70重量份;空心玻璃纤维粉30~50重量份。本申请采用空心玻璃纤维粉与聚四氟乙烯树脂共混制得复合微波介质材料,由于空心玻璃纤维粉的空心部分,也就是空气的介电常数极低,接近于真空,从而降低了整个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酸脱脂处理过程的复合铜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铜粉为核壳结构,核部为分散的铜基粉体材料,壳部为耐酸保护材料,壳部的质量占整个复合材料的30‑50%,采用化学沉积沉淀法、CVD、电镀、高温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或电子溅射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处理方便、成本较低、尺寸形貌可控、结构均匀、耐强氧化性酸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木基材料,以去除了木质素的由纤维素组成的分级多孔骨架结构的木材为基底,该木材中的毛细管道彼此连通,注入与该木材纤维素折射率近似的透明树脂,填补木材的孔隙,填入的树脂聚合固化后得到的木材‑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的透明树脂为含有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树脂,其中所述的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在0.04‑0.2wt%;所述的含有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中元素的摩尔百分含量为0.9‑1.8%。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木基材料透明性好、热导率低、强度高,且采用无毒原料,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可用于制备智能节能窗,实现建筑物内部温度的自动调节。
基于溶剂热合成,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1,2,4‑苯三甲酸(C9H6O6),N,N二甲基甲酰胺/醇混合溶剂,氯金酸HAuCl4,共混装在于水热釜内反应,在形成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同时,利用氯金酸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形成金纳米颗粒内核,与此同时,利用PVP形成的胶束,约束MOF‑5结构的生长,从而制备出具有单分散性,粒径均匀的具有金纳米核壳结构MOF‑5复合材料。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宽温域保温水性阻尼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性阻尼涂料以纯丙核壳结构乳液,苯丙核壳结构乳液,硅丙核壳结构乳液和VAE乳液多玻璃化转变温度乳液为主要粘接树脂,以无机填料和保温填料为主要填料,以纤维作为补强填料,并且引入氮磷系无卤阻燃剂和涂料助剂制得: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宽温域保温水性阻尼涂料可以用于使用‑40℃‑120℃温度下的振动基材的振动噪声控制,并且该涂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和防腐功能,同时兼顾有环保阻燃和施工简易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黄变性可膨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黄变性可膨胀微球包括热塑性外壳和包裹在热塑性外壳中的挥发性膨胀剂以及包覆在热塑性外壳表面的表面改性剂层;热塑性外壳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腈类单体50‑9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5‑30份,双键的含羧基类单体5‑50份,具有酰胺基的单体1‑50份;表面改性剂层的材料组分包括磷酸酯抗氧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挥发性膨胀剂的重量占可膨胀微球单体总重量10‑45%。本发明抗黄变性可膨胀微球,发泡性能优异、粒径均匀;微球的改性剂层能够有力地淬灭微球高温条件下黄变开始阶段形成的自由基,有效抑制黄变;本发明抗黄变性可膨胀微球可在鞋底、木塑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纸张、纸板、无纺布及涂料等领域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的CoAl‑LDH@NF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分别以硝酸钴和硝酸铝为钴源和铝源,泡沫镍为基底,一步水热之后得到Co‑Al LDH@NF;接着以葡萄糖或蔗糖为碳源,包覆Co‑Al LDH@NF,再进行水热处理得到Co‑Al LDH@NF@C。本发明采用分步水热‑干燥法,制备工艺和所需设备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且反应温度较低,不需要高温碳化,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方法获得的Co‑Al LDH@NF@C复合材料不仅热稳定性好、结晶程度高,比表面积大,而且形貌可控性强,是理想的能源材料之一。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合成方法,要解决环氧树脂固化后存在脆性大、抗冲击性差等技术问题,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三口烧瓶中,以质量百分数计,加入75~96%环氧树脂,逐步加热并搅拌;温升至100℃时滴加1~8%不饱和一元羧酸并加入0.1~1.0%催化剂和0.01~0.1%阻聚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10~130℃之间,直到酸值降至0mgKOH/g为反应终点;冷却并加入2~18%交联剂,控制温度80~90℃搅拌均匀后得到改性环氧树脂;以所得改性环氧树脂的重量为100%计,常温下加入1~2%过氧化物、1~2%钴液、30%~100%酸酐类三种固化剂,组成改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与普通环氧树脂相比,改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冲击强度提高35%,弯曲强度提高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包覆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步法将表面活性剂分子固定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诱导介孔二氧化硅壳层的包覆生长,不仅实现了对介孔二氧化硅壳层厚度的调控,并且可以消除氧化硅自成核现象的发生;此方法还可以在介孔孔壁和壳层外表面修饰不同的功能基团,使复合材料易于分散于各类溶剂中,提高了单壁碳纳米管的分散稳定性,同时介孔孔道可用来装载和传输不同的客体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长铝纤维增强PBT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PBT50~70%,连续长铝纤维20~40%,相容剂5~10%,抗氧剂0.1~1%,润滑剂0.1~1%。将PBT、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塑化,输送到高温熔体浸润模头内的高温熔体浸润槽中,浸润模头内温度280~330℃,挤出机温度260~280℃;将连续长铝纤维以20~100m/min牵引输入浸润槽中,充分浸润后,冷却,切粒,即可。本发明的复合物制品内纤维平均长度较大,且长纤维在注塑制品内形成网络结构,使得力学性能及其它物理性能均优于短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一种TiO2/C杂化气凝胶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由PVDF、致孔剂、TiO2/C杂化气凝胶、有机溶剂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先配成铸膜液,将铸膜液在恒温水浴锅中机械搅拌使PVDF充分溶解,随后将铸膜液静置脱泡以备刮膜,最后用玻璃棒在玻璃板上将铸膜液刮制成膜,将玻璃板暴露于空气中,然后浸入凝固浴中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成膜,将制好的膜浸泡在蒸馏水中5~8天,取出晾干即得到膜。本发明在PVDF超滤膜表面增加TiO2/C亲水性复合材料,有效地提高了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大大降低能耗,同时能较好的应用TiO2/C对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作用,增强膜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一种了利用高压脉冲放电结合氧化锌/活性炭纤维处理渗滤液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高压脉冲放电技术,结合氧化锌/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解决了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紫外光辐射未被充分利用的问题,促进了复合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提升了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该技术与单独高压脉冲放电处理相比,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以COD(化学需氧量)表示)的去除率提升了3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反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反射膜的复合材料,包括(1)基材;以及(2)位于所述基材至少一个主表面的高反射膜,所述高反射膜的厚度为1‑50μm,并且,所述高反射膜中设有球形孔洞,所述球形孔洞的直径为0.10‑1μm。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轮防水挡泥板防护罩隔音垫及其制作方法,防护罩隔音垫为表面覆膜的地毯材料,覆膜为PE/PA复合膜材料,地毯材料为涤纶和丙纶的复合材料,将覆膜及地毯材料置于烘箱内,在覆膜上表面铺设特氟龙布,先预压5-20s,然后硫化60-120s,制备得到汽车用车轮防水挡泥板防护罩隔音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更好地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沙土、石子等对挡泥板的撞击,有很好的吸音、减震作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压力敏感型物质检测真空袋膜漏气点的方法,将压力敏感型物质加入到真空袋膜中,然后调节真空袋膜内外两侧的压力差大于等于临界压力,观察到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点即为漏气点,其中临界压力是指使压力敏感型物质开始发生颜色变化的压力,压力敏感型物质为含螺吡喃的聚合物,其聚合度≥5,本发明能够根据真空袋膜外界压力的变化,自动检测自身的气密性,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准确快速找出漏气的地方,及时做出补救措施,保证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压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产业化推广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镧钙锰氧薄膜磁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硅衬底上,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镧钙锰氧薄膜,在溶液中掺入铁离子,通过调节铁离子的掺杂量,实现对镧锶锰氧薄膜磁性能的规律性调控。本发明制备的薄膜铁离子分布均匀、表面粗糙度低、无微裂纹,性能稳定,且具有较好的磁学性能,利用该调控方法制备的LCMO薄膜,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改变其居里温度,这对于磁场传感器及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微波通信、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MXD6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包括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MXD650~80%,连续长玻璃纤维17~40%,相容剂2~10%,抗氧剂0.1~1%,润滑剂0.1~1%。将MXD6、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塑化,输送到高温熔体浸润模头内的高温熔体浸润槽中,浸润模头内温度280~330℃,挤出机温度260~280℃;将连续长玻璃纤维以20~100m/min的速度牵引输入高温熔体浸润槽,浸润,冷却,切粒,即可。本发明的复合物制品内纤维的平均长度较大,且长纤维在注塑制品内形成一定的网络结构,使得力学性能及其它物理性能均优于短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高灼热丝起燃温度阻燃PE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ET 40-60%、PC 20-30%、相容剂3-10%、无卤氮磷系阻燃剂15-25%、无卤辅助阻燃剂1~5%、抗氧剂0.1-0.5%、润滑剂0.1-0.5%。其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配比秤取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高效混合机中混合5-10分钟后出料;将混合均匀的原料放入螺杆机中挤出并水冷造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环保无卤、在物理机械性能好,高效阻燃的条件下,增加了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等特点,从而在电子电器、汽车制造、通讯器材等领域更加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碳纤维再通过接枝液进行雾化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经过本发明处理的碳纤维,其表面能增加,浸润性改善,且处理的均匀性好,力学性能损伤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值得到提高。本发明操作和控制简便,工序简单,可在线连续处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散发、高性能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聚丙烯:14.5~92.2%;长玻璃纤维:5~60%;低散发助剂:0.2~4%;聚丙烯相容剂:2~15%;抗氧剂:0.5~3.5%;加工助剂: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低散发、高性能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在保证材料具有特别优秀的低散发性能的情况下还保持高力学性能、高热稳定性,完全能满足大众、福特等主机厂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散发性能、机械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碳化氮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介孔氧化硅为硬模板,通过纳米浇筑法制备介孔氮掺杂碳材料,然后利用卤代烃进行烷基化反应使氮掺杂碳表面季铵化,再借助离子交换的方式使带有贵金属的阴离子基团取代卤离子,将其绑定在材料表面,最后用还原剂还原金属离子,制备出介孔碳化氮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此种方法贵金属粒子前躯体和介孔材料靠离子键紧密结合,贵金属颗粒较好的分散到有序介孔材料上,形成贵金属/氮碳复合材料,该材料既有贵金属纳米粒子的活性又有介孔分子筛的高比表面积和大的孔容。该材料对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呈现了优越的催化活性及催化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商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型发电机低噪声复合阻尼壳体,壳体内表面布置一层吸声材料,并通过多孔钢板与壳体内表面固定;壳体中部两端的隔板上分布有支撑定子铁心的复合阻尼轴向支撑筋壳体中部设有用于加强支撑壳体的中间隔板。复合阻尼轴向支撑筋由圆钢和复合阻尼材料组成。本发明的壳体采用了多块径向隔板和多根轴向支撑筋结构,在壳体中部支撑定子铁心的轴向支撑筋采用了复合材料+钢的复合结构,以吸收一定的振动能量;在壳体两端非支撑定子铁心部位的轴向支撑筋采用了空心轴向支撑结构。这样既减轻了总重,又使机座具有较好的刚度,达到了主动隔振的目的;同时在壳体内采用了由吸声材料和多孔板组成的复合吸声结构,达到了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的目的。
一种TiO2/载钛羟基磷灰石复相吸附和消毒纳米材料,属于材料领域。本发明化学组成式为:x{TiO2}/y{(Ca10-zTiz)(PO4)6(OH)2},其中:x=0.05-0.7,y=0.3-0.95,z=0.5-3,主晶相为锐钛矿晶型的TiO2和羟基磷灰石相。本发明通过水热法获得该TiO2/载钛羟基磷灰石复相纳米材料。制备的纳米载钛羟基磷灰石/TiO2复合材料,可以充分利用羟基磷灰石对病毒、细菌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捕获作用和纳米TiO2杀菌能力,既可有效地捕获有害病毒和细菌,又可以有效分解有害病毒和细菌。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基抹面材料塑性收缩开裂测定方法。先制备914×610×20MM的无底木模框,并在其内侧涂覆机油;再将其置于1000×700×20MM的已硬化混凝土基底上或1000×700×50MM已用砂浆粘接平铺好的粘土砖基底上;然后按水泥∶砂∶水∶防裂纤维=1∶1∶0.5∶0~0.20质量比量取,搅拌1-3MIN制成水泥基抹面材料后倒入木模框内,并沿边缘螺旋式向中心进行浇注,注满后立即快速刮平表面,并打开风速为5M/S的电风扇和位于抹面材料上方1.5M处的1000W碘钨灯,光照4H和风吹24H后,在20±2℃和相对湿度为50±10%下测量和计算开裂权重值。本发明在1~2天内获得其塑性失水干燥收缩开裂性能的表征结果。可广泛用于测定工程中水泥净浆、砂浆及其复合材料的塑性收缩性能,指导防裂施工,具有明显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维纳米Γ-ALOOH的制备方法,首先配制等摩尔浓度的铝盐水溶液、NAOH水溶液和氨水溶液,将体积比1-2∶1-2的NAOH水溶液和氨水溶液混合,配制NAOH和氨水的混合沉淀剂;将混合沉淀剂滴加到铝盐水溶液中,将生成的悬浮液转移到高压釜中,加热至200-220℃保温,随炉冷却至室温;反应后的产物经过滤实现固液分离,将沉淀物用纯水反复漂洗,然后干燥,得到一维纳米Γ-ALOOH即勃姆石。本发明制得的一维纳米Γ-ALOOH形状规则,表面光滑,其直径为10-30NM,长度为0.8-3ΜM,可作为前驱体制备一维氧化铝纳米线,作为陶瓷复合材料的增强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PAMAM树形分子修饰的金纳米棒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先在包覆剂的存在下,通过化学还原法把金离子还原成金纳米种子,再将种子加入到金离子的生长溶液中制备金纳米棒,生长溶液中含金离子、弱的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将任何一代氨基化的PAMAM树形分子与巯基乙酸甲酯反应,得到巯基化的PAMAM树形分子,最后将金纳米棒和巯基化的PAMAM树形分子混合反应,得到PAMAM树形分子修饰的金纳米棒复合载体。该复合载体中,PAMAM树形分子均匀地包覆在每个金纳米棒表面,复合载体最大吸收峰在542NM和871NM左右。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苯硼酸-硅烷-乙炔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以二卤硅烷、苯硼酸、三氯乙烯和有机锂为原料,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分三步反应制备而得。第一步:苯硼酸和二卤硅烷反应形成具有硅烷-苯硼酸-硅烷重复结构并为卤素封端的聚合物;第二步:三氯乙烯与有机锂反应生成乙炔基双锂;最后,乙炔基双锂同第一步反应形成的聚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经水解后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来源易得,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工艺可行。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在热或化学引发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耐高温及抗热氧化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材料,进一步加热可形成陶瓷结构。本发明所制得的聚合物可用作先进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耐高温涂层以及陶瓷前驱体。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