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注射成型的进气歧管管壳,包括由一吸声或隔声芯隔开的内外表皮层。每一表皮层由聚酰胺树脂构成,该聚酰胺树脂可选地包括加强玻璃纤维和高比重填料如硫酸钡或钨。该吸声芯由呈泡沫结构的高密度材料如聚酰胺树脂构成。表皮层设置有多个允许在适合增大噪声传输损耗的预定部位上分布局部集中质量的鼓包。还提供了一种厚度不均匀的单层进气歧管管壳。该单层进气歧管管壳的厚度在振幅较大的预定噪声源上较厚,使得标称厚度的进气歧管管壳的噪声衰减最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分子内具有至少3个缩水甘油基的环氧树脂(A)、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硫原子的环氧树脂(B)、以及包含2‑苯基‑4,5‑二羟基甲基咪唑及2‑苯基‑4‑甲基‑5‑羟基甲基咪唑中的至少一者的咪唑化合物(C)。
提供了一种Co2Z六角铁氧体组合物,其包含钡和锶中的一者或两者以及钼,所述Co2Z六角铁氧体组合物具有式(Ba2Sr(3‑Z))Co(2+X)MoxFe(y‑2x)O41,其中x=0.01至0.20;y=20至24;并且z=0至3。所述组合物可以表现出高的磁导率以及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值的磁导率和电容率,同时保持低的磁损耗角正切和介电损耗角正切以及损耗因数。所述组合物适于高频率应用,例如超高频率和微波天线以及其他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建低孔隙率叠铺的稀松布增强预浸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纤维增强材料和可热固化树脂形成常规预浸渍体,该预浸渍体具有适当的粘度和足够的粘性以保持住通过施加轻微压力被附着到所述预浸渍体上的稀松布,以致于该稀松布被压到所述预浸渍体上的程度是使得少于所述稀松布股线的一半周长被所述预浸渍体-树脂涂布。
本发明的课题是更容易地形成电极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体积电阻率。提供蜂窝结构体20,具备形成有作为流体流路的多个巢室23的隔壁部22。该蜂窝结构体20具备:电极部32,它形成于部分隔壁部22,具有SiC相、含Si氧化物、Al氧化物和碱土类金属氧化物的氧化物相,以及含有金属Si和金属Al且相对于金属Si和该金属Al的总量的金属Al的比例在0.001mol%以上20mol%以下的金属相;和发热部34,它是隔壁部22的一部分,体积电阻率高于电极部32。该蜂窝结构体,是在具有SiC相和含Si氧化物的氧化物相的蜂窝基材的部分表面上,形成含有金属Si和金属Al的浸渍基材和碱土类金属的化合物,在惰性气氛下加热,令金属Si及金属Al浸渍于蜂窝基材的气孔内而得到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CNT的损伤的同时高效地制造CNT高度分散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方法。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分散工序实施至少1次将包含碳纳米管和分散介质的粗分散液加压、压送而对粗分散液赋予剪切力从而使碳纳米管分散的分散处理,使加压粗分散液的压力不同地将所述分散工序反复进行数次,至少1次在相互连续的分散工序间使加压粗分散液的压力相差10MPa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多层制品以及使其包括基底层和聚氨酯覆盖层的方法。所述基底层包含聚合物组合物,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聚碳酸酯、硅灰石和增韧剂。这种增韧剂包括包含抗冲改性剂的橡胶改性的单亚乙烯基芳族热塑性塑料。所述基底与所述聚氨酯覆盖层形成即使在热和气候老化之后也保持的持久性粘合。
一种模制材料,其包含纤维增强层和可固化树脂基体。所述纤维增强层包含无纺织物,所述无纺织物包含单层单向丝束和支持结构,所述单向丝束以相对于织物长度方向为大于0°的角度配置,所述支持结构用于维持丝束配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机械能和电能之间转换的换能器。所述换能器包括EAP层压体,该EAP层压体具有在两个电极层之间布置的弹性材料的层(2),每个电极层包括塑性可变形材料的层(5)—例如金属或热塑材料—和导电材料的层(6)。由于塑性可变形材料的层,电极层可以被整形为可以提供换能器的各向异性特性的各种形状。
本发明涉及多孔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准备弹性片,该弹性片包含聚氨酯或聚氨酯衍生物,所述聚氨酯或聚氨酯衍生物包含具有反应基团的物质,另外,准备挠性多孔片,该多孔片含有拉伸PTFE(聚四氟乙烯),并具有水蒸气透过率(MVTR)为3000g/m2/24Hr以上的透湿性,在前述多孔片的粘合面上涂布如下涂布剂,且不完全充满该多孔片的孔,所述涂布剂包含具有与前述弹性片所含的反应基进行化学结合的官能团的物质,前述弹性片与前述多孔片通过前述涂布剂叠层,在前述叠层状态下进行加热压合,使前述官能团与前述反应基团反应而化学结合,将前述弹性片与多孔片一体化。
本发明涉及使用混合摩擦/超声波技术用于连接聚合体复合材料以实现需要的焊接特性的设备和方法,其用于在将多个工件有效地连接在一起的使用中,同时抑制焊接材料在不需要的区域的形成,其包括:成型工具,其被配置以在来被连接的工件的最接近的工件中形成至少一个凹部;以及焊接能量施加装置,其被连接至成型工具以及被配置来应用焊接能量至最接近的工件;其中凹部被形成以及焊接能量被应用,使得熔融的工件材料变成被放置在凹部内,由此抑制在任何不需要的位置处焊接材料的形成。
一种纤维增强管(10,13)的管接头,具有带小锥形角的内外配合的圆锥形(11,14)。一个半圆螺旋槽(16)设在内外圆锥形(11,14)上用来接受几圈延性键(17)。键(17)的剪切变形沿着管接头的长度重新分配纵向负载。管接头(13)的外元件有高的刚性使得在管中的内压把圆锥形表面(11,14)压在一起使得最终的摩擦提高了接头的纵向负载承受能力。通过用高弹性模量纤维绕接头的外面一半而提供了高的外刚性。
一种多孔质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其具备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多孔质碳氧化硅、以及由前述三维骨架结构保持的含碳材料,BET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上,且电导率为1.0×10‑6S/cm以上。
本公开是一种用于制造涡轮机,特别是飞行器涡轮发动机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10)的方法,所述叶片包括翼型件(12),该翼型件具有从翼型件的前缘(12a)延伸到后缘(12b)的压力侧(14)和吸力侧(16),该叶片还包括沿着翼型件的前缘延伸的金属护罩(2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通过三维编织纤维制成的预制件布置在模具中,护套被定位在预制件的用于形成翼型件的前缘的边缘上;b)将可聚合的树脂注射到模具中以浸渍预制件,以在固化之后形成翼型件,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期间,至少一个双面粘合膜被插入在护套和预制件的边缘之间。
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使用模具,使包含沿单向取向的增强纤维和基质树脂组合物的增强纤维基材变形。增强纤维基材在剪切变形和/或压缩变形的部位具有与增强纤维的取向方向实质上平行的切口,并且实质上不具有将纤维切断的切口。
预浸料片(1)由多个单元层(10a、10b)层叠而成,在单元层(10a、10b)中,多个预浸料带(100)并排配置,所述预浸料带(100)通过在增强纤维束中含浸热固性基体树脂组合物而成。一个以上的单元层(10a、10b)在相邻的预浸料带(100)之间具有间隙(G),其宽度为相邻的预浸料带(100)中更窄一方的宽度的10%以下的长度。
本发明提供用于制造具有高强度及高导热性的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合金制备工序,该合金制备工序用于制备由至少一种α相稳定元素固溶于αFe中所得到的合金;第1混合工序,该第1混合工序用于将粉末状的至少一种α相稳定元素与SiC进行混合以制备第1混合物;第2混合工序,该第2混合工序用于将所述合金与所述第1混合物进行混合以制备第2混合物;以及烧结工序,该烧结工序用于烧结所述第2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束预浸料,该丝束预浸料是使基体树脂组合物浸渗到增强纤维束中而成的,其悬垂性、粘性优异,并且发黏少、能够进行高速下的解舒,所述基体树脂组合物包含成分(A)(环氧树脂)、成分(B)(双氰胺)、成分(C)(固化促进剂)、成分(D)(核壳型橡胶颗粒),相对于上述成分(A)100质量份,相对于上述成分(A)的上述成分(D)的含量为20~70质量份;该基体树脂组合物在30℃时的粘度为3Pa·sec~80Pa·sec,将其以升温速度2℃/分钟从室温升温至130℃进行粘度测定时所得到的最低粘度为0.04Pa·sec~1Pa·sec;本发明还提供复合材料增强压力容器,其在使用该丝束预浸料得到的增强层中的空洞少、具有高破坏压力,进而由于适度的树脂流动而具有优异的外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预浸料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预浸料坯含有热固性树脂和该热固性树脂中的增强纤维,其中,该预浸料坯在放置在仅真空袋内这一条件下即可固化。该方法也适合热压罐处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涉及通过将预浸料坯热固化而制备的固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一次固化中能够使用石膏模、具备高机械物性和高耐热性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使纤维强化预浸料在110~130℃进行一次固化,进而在一次固化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二次固化,所述纤维强化预浸料是使包含三苯甲烷型环氧树脂(A)、N,N,N’,N’-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甲烷(B)和二氨基二苯砜(C)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浸在强化纤维中而成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发泡组合物,其包含泡沫前体和利用级联旋转器或纺纱杯制备的人造玻璃质纤维,其中至少50重量%的所述人造玻璃质纤维具有小于(100)微米的长度。
本发明涉及能够用作蒸发式空气冷却装置的毛细多孔元件的仿纸纳米复合材料。使用平均直径为0.4微米的玻璃纤维和/或玄武岩纤维作为矿物纤维。所述纤维是亲水性的,它们并不溶胀并且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用具有一定预定比例的铝酸钠(NaAlO2)和硫酸铝Al2(SO4)3作为粘合剂。该材料在传统造纸设备上通过浇铸特定比例的上述组分来制造。技术结果是获得了在水涨高度和时间、持水量和强度方面具有高性能的仿纸材料。该材料的特征还在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无毒性并且不会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释放至空气,以及其性质对水生环境中霉菌、真菌和微生物的影响具有耐性。
增强的生物复合材料。根据至少一些实施方案,提供了并入由所述增强的可生物吸收材料构成的新型结构、对齐、取向和形式的医疗植入物,以及其治疗方法。
本公开包括三维制品和制造所述三维制品的方法,所述三维制品包括柔性复合材料。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系统涉及用于制造无缝三维成形制品的方法,所述无缝三维成形制品可用于例如气囊/可充气结构、包、鞋和相似三维产品的制成产品。优选的制造方法组合了复合模制方法与特定的前体材料从而形成柔性并且可折叠的纤维增强的连续成形制品。
本发明涉及由至少一个陶瓷层或由至少一个陶瓷基材和由至少一个由金属层形成的金属化构成的复合材料,所述金属化在所述至少一个陶瓷基材的表面侧。
一种复合材料构件,在FRP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上形成有纤维含有率比FRP层的纤维含有率低的富树脂层,以贯通FRP层和富树脂层的方式穿设有孔。
一种片状模塑材料,其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增粘物和增强纤维束,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包含成分(A)、(B)和(D),相对于环氧树脂的总量100质量份,成分(D)的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上30质量份以下,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增粘物的最终粘度为150Pa·s以上20000Pa·s以下且最低粘度为2Pa·s以上600Pa·s以下,最终粘度高于最低粘度。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