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底盘框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底盘框架可包括:初步形成的芯部材料,其具有钢质芯部材料和层压在所述钢质芯部材料的两个表面上的内部复合材料;内部芯部材料,其位于所述初步形成的芯部材料之间,其中可将所述初步形成的芯部材料层压于所述内部芯部材料的两个表面上;和后续形成的外部复合材料,其作为皮层材料覆盖所述初步形成的芯部材料和所述内部芯部材料的外表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结构,包括复合材料(1)的连续第一层(10)、粘弹性材料第二层(20)、和连续冲击保护第三层(30)。第一层(10)由基质(11)和纤维(12)形式的结构元件构成。粘弹性材料第二层(20)添加在第一层(10)上且所述第二层(20)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如果使用不连续的第二层,则在所述层(20)内设置有细长的、圆形的或方形的腔(25)。任选地,包括碳纳米纤维或纳米管的增强材料(13)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层(10,20)的任何一层中。冲击保护材料第三层(30)以连续的方式添加在第二层(20)之上,所述第三层(30)形成复合材料(1)的最外层。另外,第三层(30)是导电的。复合材料(1)具有噪声衰减、冲击耐受和导电性的特性。
在用于滑动轴承或轴套的层状复合材料中本发明致力于应用不含铅的滑动层。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层状复合材料,其具有载体层、由铜合金或铝金构成的轴承合金层(3)、厚度>4μm的镍中间层(2)和由约0-20重量%的铜和/或银和余量为锡构成的滑动层(1)。滑动层由甲磺酸的电解液电镀沉积的。
本发明涉及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尤其,本发明涉及使用有机溶剂和溶剂混合物制备聚合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提供一种强度、韧性及耐氧化性优良的适用于各种高温用结构部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其制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将作为增强纤维的连续无机长纤维数根,用以C等的介质结成束,其纤维束在一元方向、二元方向或者三元方向排列,同时被陶瓷基体中的纳米级粒子增强。得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所要求的纤维定向性,可得到具有优良强度、韧性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锂离子传导复合材料。所述锂离子传导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和锂离子传导粒子,其中所述聚合物与所述粒子之间的针对锂离子传导率的界面电阻由于所述粒子的表面改性而降低,并且因此所述锂离子传导率大于其所述聚合物与所述粒子之间的界面电阻未降低的类似复合材料的锂离子传导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孔复合材料,其包括用第一含氟聚合物浸渍的纺织基材和用多孔硅酸盐粒子填充的包含至少一种第二含氟聚合物的聚合物材料的膜,所述多孔硅酸盐粒子具有小于或等于5μm的粒度尺寸d50和30至60体积%的孔隙率并且负载有选自由银、铜、锌和镍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抗菌离子。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备所述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利用所述复合材料制备的用于流体、优选水的容纳和/或运输元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性和导热性优异的高导热复合材料。高导热复合材料是将导热率为20W·m-1·K-1以上的导热性填料配合于树脂中而得的导热用途的复合材料,树脂为包含下述预聚物(A)及(B)的反应物的苯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系混杂聚合物。预聚物(A)是包含在两个末端具有硅醇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苯基三烷氧基硅烷的缩合反应生成物的苯基改性混杂预聚物,预聚物(B)是包含在两个末端具有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苯基三烷氧基硅烷及二苯基二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物的苯基改性混杂预聚物。
本发明的成型复合材料具有与玻璃粉末粘结的金属粉末。这种特征提供金属、金属粉末或玻璃复合材料的优势,而不遭受劣势。所述复合材料利用简单烧结方法来制备,并易于形成为具有适合特定应用的尺寸特性和成分的任意数量的期望形状。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层状粘土连同用于所述粘土和聚合物基质的相容剂。所述相容剂是两种或多种接枝聚合物的组合。一种接枝聚合物具有高官能度和短的链长而另一种接枝聚合物具有低官能度和长的链长。所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改进的分散以及更好的强度和模量,同时保持良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该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轻质具有重要性的应用中特别有用。
描述了用于水或废水处理的复合材料。描述了具有可漂浮基材、用于吸附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剂、用于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光催化剂、和增强剂的复合材料,所述增强剂用于促进吸附剂和光催化剂之间的传质、增加复合材料的选择性或提高光催化效率。吸附剂、光催化剂和增强剂固定在基材上。
本发明公开了透明装甲复合材料和制备该透明装甲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透明装甲复合材料包括玻璃或玻璃陶瓷的第一层,力耗散材料,以及将所述第一层的至少一部分附连到所述第二层的粘结剂。所述玻璃或玻璃陶瓷具有理论最大值至少50%的在线透射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飞机发动机的护罩的复合材料环或环的片段,所述复合材料环或环的片段包含约20至约70重量%的热塑性聚合物和约30至约80重量%的碳纤维,并且如根据ASTM?D648所测定,所述复合材料环或环的片段在1.8MPa下具有至少230℃的热挠曲温度并具有热稳定性和耐磨性。
本发明提供在进行厚壁成型时也能够抑制内部裂纹的产生、且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品从模具脱模的脱模性优异、厚壁成型性优异的片状模塑料、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品。本发明的片状模塑料含有包含碳纤维的纤维基材(A)、和热固性树脂组合物(B),所述碳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5mm以上,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B)的体积成型收缩率为0.5%以上且4.4%以下。另外,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品具有由本发明的片状模塑料的固化物形成的厚度10mm以上的厚壁部。
公开了一种修复复合材料部件(10)的方法,包括:‑通过去除损坏区域(20)中的复合材料来制作挖空部分(30),‑在部件(10)的两个面(11、12)上制作从挖空部分的边缘(32、34)延伸的凹槽(110、120),‑在部件的厚度中制作多个开通到凹槽的孔口(130),‑填充部件(40、50)的纤维预制件的三维编织,填充部件包括具有与挖空部分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中心部分(41、51)和从中心部分(41、51)延伸多个纤维束(420、450),‑将填充预制件(40,50)分别放置在部件(10)的一个或另一个面上,其中纤维束存在于部件的面上存在的凹槽中和多个孔口(130)的孔口中,使得纤维束开通到存在于部件的相反面上的凹槽中,‑用基质的树脂前体浸渍纤维填充预制件(40、50),‑将树脂转化为基质以获得由复合材料(60)制成的填充部件,填充部件包括由基质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聚合物杂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方法,由其获得的氟聚合物杂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该氟聚合物杂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若干使用领域中的用途。
所披露的技术提供了用于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其他体系的用于分散和干燥纳米纤维素的改进的组合物和方法。一些变体提供了一种包含以下的纳米纤维素‑分散体浓缩物:纳米纤维素和选定的用于与该纳米纤维素以及与含纳米纤维素的复合材料产品相容的分散剂/干燥剂,其中该分散剂/干燥剂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蜡、聚烯烃、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烯烃丙烯酸共聚物、多元醇、脂肪酸、脂肪醇、多元醇甘油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烷基酯、聚丙烯酰胺、淀粉、纤维素衍生物、微粒、及其组合或反应产物,并且其中该纳米纤维素‑分散体浓缩物是呈固体形式(例如,粉末)或液体形式。其他变体提供了一种包含该纳米纤维素‑分散体浓缩物和载体材料的纳米纤维素‑分散体母料(例如,粒料)。其他变体提供了一种包括该纳米纤维素分散体母料或浓缩物和基质材料的含纳米纤维素的复合材料。描述了制造和使用所披露的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复合材料,其允许获得具有漫反射的透明多层元件,该透明多层元件可以用于美学和/或抗反射玻璃板中,甚至用于透明投影屏中。该层压复合材料包括有机聚合物支撑体,层和第一透明有机聚合物基材。将介电层设置在支撑体和基材之间。介电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基材的折射率。在介电层和支撑体之间的粘合能小于在介电层和基材之间的粘合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由所述层压复合材料制备具有漫反射的透明多层元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在制造管连接结构时,其中,管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三根相互连通的管段,通过将至少两根直风管替代了异形风管对管连接结构的内壁进行挤压,并使得管连接结构与模具的模腔充分接触,并对模具进行加热,使得复合材料固化成型为管连接结构产品,工序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制成管连接结构产品后,管连接结构产品无折皱,品质较佳。并且,直风管为现有的常规产品,容易制造,价格低,相比昂贵、难以制造的异形风管,大大降低了管连接结构产品的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按照所述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制造的管接头,其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高石墨化的碳材料和硫的硫‑碳复合材料,其中高石墨化的碳材料具有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其特征在于在拉曼光谱中G带与D带的强度比大于1.0,所述材料或者是石墨化的微孔碳基质,或者是由石墨化的微孔碳层包覆导电内核的核‑壳材料;其中硫被封装在所述高石墨化的碳材料的多孔结构中,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硫‑碳复合材料的电极和锂‑硫电池,以及制备所述硫‑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1),其具有包含弹性材料(4)和引入该弹性材料的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2),用于引导电池单元的电流,其中该金属材料形成具有连贯的几何结构的金属体(5),该金属体延伸穿过复合材料(2),由此可以经由该金属体(5)将电流和热流引导穿过该复合材料(2)。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连接板和一种电池。
本发明涉及用于再加工复合材料层压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自动铺带机。在一个方面中,提供用于再加工复合材料层压件(1)的方法,层压件(1)包括多条带(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铺设复合材料的带(4)时检测在带(4)上出现的缺陷(3);继续铺设有缺陷的带(4),直到带(4)长度超过带(4)的制造长度(L);捕获有缺陷的带(4)的超过带(4)的制造长度(L)的部分;在有缺陷的带(4)的超过带(4)的制造长度(L)的部分上切割有缺陷的带(4);通过捕获系统从层压件(1)上移除被捕获的有缺陷的带(4);以及在被移除的有缺陷的带(4)的位置上铺设替换带(2)。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成型性和表面特性的绝缘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充分改善了绝缘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使得当将耐热纤维和绝缘材料整合时可以保持三维的形状。本发明的绝缘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可成型性和表面特性并且包括绝缘层;以及一对无机纤维层。分别将该一对的第一无机纤维层堆叠在绝缘层的上表面上并且将第二无机纤维层堆叠在绝缘层的下表面上。具体地,每个无机纤维层具有比绝缘层的平面表面积更大的平面表面积,使得当堆叠绝缘层和一对无机纤维层时绝缘层不暴露于外部。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导电性复合材料:上述导电性复合材料包含热塑性聚合物、碳纳米管以及导电性增强添加剂,导电性增强添加剂包含选自酚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及聚亚烷基类蜡化合物中的两种以上。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导电性复合材料,其保持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固有的基本物理性质,并通过降低表面电阻使导电性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涉及储存稳定的树脂膜,其基于具有非常高指数的聚氨酯体系,和涉及由其生产的纤维复合材料组件(复合材料组件,模制品),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组件通过在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压缩树脂膜和纤维增强材料例如织物和网格布来生产,以及涉及用于生产它们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振动抛光复合材料层压零件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在合成的粘合料中包括二氧化钛磨料的振动介质的颗粒放置到振动抛光机的槽中;将复合材料层压零件放置到所述槽中并且基本沉浸在所述振动介质中;以及以40Hz至50Hz的振动频率运行具有布置在所述槽中的所述振动介质和所述复合材料层压零件的所述振动抛光机。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