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为实现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矿业。近年调整矿业政策,如组建部门、修订投资法等。同时加大勘探力度,多次进行勘探许可证招标。11月与多国矿企达成超350亿里亚尔投资协议,涉及铜、锌等金属项目,发展前景可期。
澳大利亚的首轮容量投资计划(CIS)招标圆满成功,共授予3.5GWh的共享储能项目,涉及2.75GW的太阳能光伏和3.55GW的风能发电。19个项目中标,主要集中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和南澳大利亚州也有所斩获。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通过共享电池储能技术,提高了能源的稳定性和效率。其中,Lightsourcebp的300MW West Mokoan太阳能加储能项目以其560MWh的储能规模成为亮点,预计将在2026年投入运营。
12月4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三厂王三站100千瓦/124千瓦时固态电池储能电站并网。其采用聚合物电解质技术。半固态电池技术因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受关注,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全固态电池仍在研发,半固态短期或主导储能市场。
新型储能赛道竞争白热化,行业总产值有望达万亿。锂离子电池储能占超90%份额,但全钒液流电池也崭露头角。四川率先出台钒电池产业政策,攀枝花打造“钒电之都”且有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其在储能领域优势明显,前景值得期待。
信义储电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信义电源(苏州)将以2620万元人民币向续力新能源科技(张家港)出售电池生产线,这一决策标志着公司在转型固态电池领域的重大步伐。此次出售将导致8670万元的亏损,但公司表示,出售后将保留电池包生产线,并计划未来采购固态电池或与续力新能源科技共同开发,以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国内储能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储能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通过在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布局产能和签订大单,中国企业不仅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不足,还实现了突围脱困,展现了其全球竞争力。尽管面临地缘政治、贸易保护等多重挑战,中国储能企业的成长和全球化布局正在成为行业的重要趋势。
恒辉科源(西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江远投资(LongRiver Investments)。公司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宁晓辉教授课题组的技术积累,专注于液态金属电池的产业化应用和商业化推广。恒辉科源的核心团队由产学研结合的专家组成,致力于快速推进液态金属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Enfinity Global Inc.最近完成了1.65亿欧元的融资,用于在意大利拉齐奥地区建设三个太阳能发电厂,总容量达147兆瓦,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这些项目将显著减少碳排放,每年减少79,500吨,相当于每年减少62,000多辆汽车。Enfinity在2024年获得了8.65亿欧元的融资,支持其在意大利部署4.8吉瓦的太阳能光伏和储能项目,成为意大利最大的独立发电商。
挪威政府为获预算支持,同左翼党达成协议,暂停2025年初颁发深海矿产勘探许可证计划。这一举措受环保组织欢迎,却使相关企业股价下跌。深海采矿涉及电池金属供应,但科学家警告其对深海生态影响未知,国际上相关竞争也很激烈。
天赐材料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已开发出硫化锂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并正在进行材料技术验证。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拥有明确的技术规划和专利布局,持续关注行业新技术发展,并保持研发投入以做好技术储备。
全球铜工业面临多种挑战,中国是铜消费和贸易大国。江铜总经理周少兵接受专访时称,要紧扣高质量发展,提升技术和竞争力。江铜重视资源获取,加快国际布局,且认为铜产业链上下游是命运共同体,应协同打造健康可持续产业链。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答复函,明确了推动分布式光伏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市场的政策方向。政策旨在区分存量和增量、户用和工商业项目,有序推动分布式与集中式新能源同等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培育多元竞争的市场主体,引导分布式能源等新型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增强新能源就近消纳和安全运行能力。此举对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承建的浙江华电温岭石塘200MW滩涂光伏发电项目于12月10日成功并网,正式具备向国家电网投运送电的条件。该项目不仅是公司首个滩涂光伏项目,也是华电集团在开放海域滩涂光伏领域的首次尝试。项目位于台州温岭市松门镇南海涂,预计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可提供约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节约标准煤约9.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74万吨,对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示范意义。
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产销量同比增长超45%,新车销量占比近46%。政策支持、动力电池技术领先、充电设施完善推动其发展。它拉动多产业联动发展,产销量多年居全球首位,巩固中国在该领域竞争力。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通过中国能建电子采购平台发布《葛洲坝油气公司制氢设备采购》公告,宣布招标采购制氢设备。此次采购涉及碱性电解槽、气液分离装置、纯化装置等关键设备,旨在提升制氢效率和质量。交货地点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预计交货时间为2025年3月30日。
运达股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斩获中国电建西北院白银景泰陇鲁发展新能源有限公司F区2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塔筒(含锚栓)采购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风电设备供应市场的领先地位。
12月11日消息,墨西哥总统宣布审查8月国会下议院批准的禁止露天采矿法案。该法案还涉水力压裂和用水限制。墨西哥矿业商会反对,露天采矿占矿业产值60%。总统强调审查注重环保,将平衡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
遵义市人民政府发布《遵义市特色优势制造业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方案》,旨在以新能源电池和上游材料为主线,多元化发展配套产业,拓展下游应用,为成渝地区提供配套,打造省级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重点园区。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随着冬季气温下降,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分析了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环境温控和材料改性两大对策,以确保西北地区储能系统在极端低温中的稳定运行。
广东建工与中核钛白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甘肃省白银市共同投资约42.7亿元开发三个综合能源项目,包括热电联产项目、源网荷储项目和景泰新能源项目,总配储规模约为260MW/520MWh。这些项目旨在提升清洁能源发电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金风服务与嘉泽新能合作14年,共同探索新能源资产管理业务,成为行业标杆。双方通过全生命周期资产托管、数字化风电场集控中心建设等创新模式,提升了新能源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发电收益,为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近日,华能在钙钛矿电池技术有新突破。经认证,其自主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26.12%。该技术由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等研发,钙钛矿及叠层组件可用于集中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和便携式充电等领域。
12月起磷酸铁锂市场升温,企业订单多,但多处于微利状态。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推动市场,可原材料上涨、议价弱、竞争激烈致盈利难。部分企业海外扩产,从长期看,随着技术和市场发展,企业盈利状况有望改善。
天齐锂业宣布已完成硫化锂产业化相关支持工作,与十余家下游客户进行打样合作,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公司在锂资源综合利用和固态电池关键核心材料领域取得的3项科技成果被认定达到国际水平,为固态电池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宣布,自2026年6月1日起,所有政府相关光伏项目必须使用ALMM List-I中的组件,并且这些组件必须采用来自ALMM List-II的电池。新规旨在提升国内太阳能电池产能,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促进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
浙江丽水龙泉市剑池街道大沙社区迎来了首座光储充充电站的投入使用。该充电站集成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和充电设备,共设有27个充电车位,包括液冷超充车位和V2G车位。充电站还安装了117.13千瓦分布式光伏,预计年发电量12万千瓦时,配备115千瓦/229千瓦时储能柜,实现智能电能调度。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调整持续进行,继出售新疆工厂后,南京工厂也可能面临出售。这一决策是应对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产能利用率下降的挑战。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内蒙古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办事大厅发布信息,晋储(喀喇沁旗)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交的喀喇沁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厂建设项目已获备案。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计划建设44套制氢设备,预计年产值6亿元,将有效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经济转型。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获得一项名为“切割装置以及拆解回收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CN222113013U,旨在提高电池拆卸回收效率。该专利涉及电池技术领域,通过特别设计的打磨和切割组件降低电池壳体厚度,简化切割过程,提升回收效率。
贵州省能源局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项目计划的第三批通知,总装机容量达到1442.5万千瓦,其中风电占948.5万千瓦,光伏占494万千瓦。根据新政策,这些项目需配置至少10%的储能电站,总计144.25万千瓦/288.5万千瓦时。项目涉及22个业主单位,其中贵州能源集团规模最大,达到330万千瓦。黔南州的项目规模最大,总计555.5万千瓦。至此,贵州省已发布三批次项目,总配储规模达3.42GW/6.85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