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能与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该技术搭载的双面TOPCon底电池已实现批量出货,并应用于三峡能源50MW光伏示范基地。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光伏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宣布了一项新规定,从2026年6月1日起,政府项目必须使用ALMM List-I中的光伏组件,而这些组件必须采用List-II中的电池。这一规定旨在推动国内光伏电池的生产和使用,确保太阳能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不过,对于在规定发布前已投标的项目和特定豁免情况,可以不遵循这一要求。此外,MNRE还将设立ALMM List-I(a),用于特定豁免项目的组件。这一政策的实施,预计将促进印度光伏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内制造能力。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近期宣布成功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海通创新和润森义信投资共同领投。此外,陕西空天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江阴市人才科创天使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新股东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公司的股东阵容。此次融资后,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原先的6933.34万人民币增加至7453.34万人民币,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毅富能源独立研发的电堆成功实现了400mA/cm²的额定电流密度,将传统锂电池的储能时长从2-4小时延长至10小时。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显著降低了液流电池的建造成本,还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通过优化电堆中的关键部件,如离子交换膜,毅富能源成功将电堆体积降低约45%,成本降低约40%,同时电解液的利用率也从65%提升至80%左右。
中国铝产量即将见顶,加之全球产能增长缓慢,对铝市场供需格局产生显著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其电解铝产能已接近政策设定的上限,而全球其他地区产能增长亦显缓慢。这一供需变化可能导致市场出现结构性短缺,进而影响铝价波动。
12月10日,贵州省能源局正式发布了贵州省2024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项目计划(第三批)的通知。据通知显示,该批次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了1442.5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为948.5万千瓦,光伏项目为494万千瓦。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中国展示了先进的离网太阳能产品,这些产品能在干旱区提供便利的生活和生产能源,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浙江高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CdTe光伏温室解决方案,通过绿色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为荒漠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效提升荒漠玫瑰产量,同时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自给率,促进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
中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等对美国出口,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此举被视为对美国芯片禁令的反击,预计将对全球供应链和美国高端军工产品生产造成影响。
12月7日,玉龙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NQM Gold 2 Pty Ltd已成功以1700万澳元(约合790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Triton Minerals Limited(简称“催腾矿业”)两家全资子公司名下的石墨项目公司70%的股权。此次收购为玉龙股份在新能源新材料矿产领域的布局再添重要一笔。
金刚石,以其卓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不仅在硬度上独树一帜,其半导体特性也使其在功率电子器件和高频电子器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探讨金刚石的基本特性、分类以及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前景,揭示金刚石如何引领硬度与技术的双重革命。
中国储能行业经历了从单一技术依赖到多元技术共存的演变,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了行业的繁荣。预计到2030年,风能和光伏发电将成为主力能源,储能行业将在能源转型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截至2023年底,中国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86.5GW,同比增长45%,显示出中国在全球储能市场中的领先地位。预计到2030年,随着风能和光伏发电成为主力能源,储能行业将在电力系统的高峰期储能、低谷期供电以及尖峰负荷时段的容量保障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汇总了中国储能行业的当前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海内外市场情报。
2024年12月第一周,储能项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在建/并网储能项目总规模超过3GWh,多个项目成功并网。除了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外,还包括了磷酸铁锂与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钛酸锂等多种混合储能技术的应用。这一周的动态不仅展示了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反映了储能技术多元化的趋势。
蜂巢能源近期宣布,其低容量高电压商用轻卡100kWh电池系统标准品正式下线,标志着公司在电动轻卡市场的技术突破。该电池系统以其卓越的性能,包括极致成组、极致安全和极致充电,满足了当前电动轻卡市场的需求,单次满电续航能力可达300公里,为物流和货运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随着全球对于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储能锂电池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超过320GWh,同比增长率超过50%。这一增长得益于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张、储能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本文将分析储能锂电池市场的现状、增长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技术需求持续提升。全钒液流电池(VRFB)因其高安全性、长寿命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探讨钒电池的技术优势、市场应用、政策支持以及行业分析,以展望其商用前景。
储能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储能产品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新型材料电池与储能方案商业化进程的缓慢,以及家庭储能产品使用体验的改善。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日,无锡松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与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SEG Solar签订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同。根据合同内容,松煜科技将为SEG在印尼建设的5GW光伏项目提供整线电池设备,这一消息在光伏行业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实现了显著增长。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统计,新增投运装机规模达到了20.67GW/50.72GWh,其中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分别同比增长了69%和99%。这一增长趋势预示着储能技术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预计到2026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80GWh,显示出中国在全球储能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甘肃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碳产业园的首家氢燃料电池生产线接近完工,由甘肃雄韬运通和信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预计年底投产,将推动酒泉市氢能产业链发展,助力新能源市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蜂巢能源在2024年11月的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34GWh,同比增长68.35%,市占率增至3.49%,连续两月位列全国第五。蜂巢能源的装机量增长主要得益于短刀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和持续增长的订单量,公司已完成从行业“黑马”到“标杆”的转变。
长城汽车宣布其光储充放检智慧能源示范站正式落成,该站配备720KW全液冷超充桩,最大电流900A,并搭配100KW、200度电的储能系统。示范站不仅能有效降低电费成本,实现峰谷套利,还支持V2G车网互动,车主可将车辆电量反向输送至场站并获取收益。此外,该站还能采集电池数据,评估电池健康度,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快速充电解决方案。
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华阳股份)宣布启动“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聚焦核心业务提质增效,加速新能源产业布局,并优化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实现1GWh钠离子电芯和PACK电池全线贯通试运营,产品涵盖圆柱、方形电芯等类型,标志着公司在钠离子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的高质量构建。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潮州指挥部成功签署“氢能两轮车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深圳与潮州在氢能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氢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将入驻深潮产业合作园区,建立生产基地,并计划首批投放2000辆氢能共享单车至潮州古城周边区域,为市民提供低碳出行新选择。此次合作不仅是深圳对口帮扶潮州的新成果,也是广东省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突破。
银川苏银产业园成功引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000套固态储氢及3000套燃料电池系统项目,标志着园区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时隔半年增持黄金,11月末较10月末增加16万盎司。此前因金价高企暂停增持。当下金价有所回落,从多方面看增持符合趋势,中长期金价受多种因素影响,走势仍具不确定性。
12月11日消息,澳大利亚South32期待特朗普潜在政策转变。其与加拿大伙伴拥有阿拉斯加安布勒矿区开发权,一条工业路若获批将助力采矿。该矿区Upper Kobuk项目资源丰富。但环保和原住民反对修路,政策走向不定,铜需求增长增加了项目重要性。
印尼MIND ID宣布2025年关注五个战略下游项目,投资20.6万亿印尼盾。总裁称这是推动经济增长愿景的部分努力。其中包括镍项目、铝冶炼厂等。这些项目将提升竞争力、促进能源独立,涉及多个金属领域与矿业发展。
12月10日广东省政府印发行动方案,旨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方案提出重点区域相关炉窑采用清洁能源,原则上不用煤炭、生物质燃料。同时推动全省玻璃、铝压延、钢压延行业清洁能源替代,这将对行业能源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