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多个新能源项目框架协议的进展情况,涉及储能、光伏和充电桩等多个领域。其中,新疆阿克苏地区1000MW农光互补光伏储能项目因政策等因素终止推进,而上思县的两个光储一体化项目已实现并网。此外,蕉岭县“光伏小镇”示范项目和南京市六合区抽水蓄能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些项目的进展展现了广州发展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实施成效,为区域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日,天合储能携手 Schroders Greencoat 资产管理公司及 Metlen Energy & Metals 打造的英国 Tiln Farm 光储项目正式并网运营。该项目位于伯明翰,是具有标杆意义的光储一体化项目,不仅提升了英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还为实现净零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天合储能凭借其 Elementa 金刚储能系统和端到端解决方案,为项目提供了全面保障。
近日,富海集团旗下富海(菏泽)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山东省“十四五”第二批陆上风电项目——单县200MW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成功取得核准批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4.8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万吨,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标志着富海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5年2月10日,广州市天河区商务局发布《广州市天河区加快推动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对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给予高额奖励和支持。该政策旨在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助力天河区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商贸体系。
2025年2月13日,河南周口港氢能物流绿色走廊建设项目在郑州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洛阳交运集团联合周口港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氢沄(河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旨在推动区域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晋煤外运”开辟高效低碳新通道,标志着河南省在氢能交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迎来深刻变革,锰系和硫系正极材料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随着传统高镍三元材料接近能量密度瓶颈,新型正极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加速推进。锰系材料凭借高导电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脱颖而出,而硫系材料则展现出更高的能量密度潜力。两者的竞争与协同发展,将为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提供重要支撑。
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规”),替代已施行11年的旧规。新规针对分布式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分类管理、权责明晰、生态优化等措施,旨在规范行业发展乱象,推动分布式光伏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新规的实施将为分布式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5年2月14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企业名单,共有7家企业入选。此次公示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继续推进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旨在规范废旧电池回收市场,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2025年2月13日,华商能源宣布与招商局创投(香港)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认购协议,计划发行16.22亿股新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2港元,总金额为3.24亿港元。本次认购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的氢能业务发展及其他绿色能源项目,推动华商能源在氢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近日,西门子、国富氢能及德国公司RCT GH Hydrogen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西门子将成为国富氢能在电解槽和绿色氢气生产方面的首选供应商和技术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开发电解槽技术,并在德国建立电解槽工厂和氢气生产设施。此次合作旨在推动绿色氢能产业的全价值链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支持。
据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计划于本周五开始装载货物,并预计在本月底前获得新的出口许可证。这意味着,从该公司格拉斯贝格铜矿发运的铜精矿有望在2月底前运出。
2024年,蜂巢能源短刀电池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交付量高达27万套,其中12月份单月出货量更是突破5万套,刷新了单月出货量的历史记录。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为蜂巢能源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的地位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州发展于2月13日发布公告,其新能源项目整体推进顺利,共涉及11个项目,规模超7GW,光伏项目超5GW。不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五团的新能源投资配套制造产业链条建设项目因政策、消纳和电价等因素终止。该项目于2021年10月由新能源集团华北分公司、新疆兵团十一师五团及艾嘉慧能源科技签署协议,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工农能一体化”碳中和产业集群,包括1000MW农光互补光伏及配套储能项目,投资约37亿元,由新能源集团华北分公司负责。
英国政府于去年12月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根据规划,到本十年末,英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约15吉瓦大幅提升至43-50吉瓦。这一目标的设定,不仅彰显了英国政府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决心,也反映了海上风电在英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Wiki-Solar的统计,全球公用事业级光伏装机容量接近800GW(AC)/1,000GW(DC),其中2024年新增182.7GW(AC)。全球33个主要市场的公用事业级光伏累计装机达756GW(AC),占全球总量的93%。亚洲市场领先,尤其是中国和印度。2024年,中国新增80.7GW(AC),累计达320.1GW(DC),美国新增39GW(AC),印度新增24.3GW(AC)。欧洲市场在2024年装机步伐加快,西班牙和德国分别新增5.5GW(AC)和4.5GW(AC)。南美洲市场稳步增长,巴西成为最大的市场。沙特阿拉伯、波兰和葡萄牙也取得显著进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公用事业级光伏装机总容量将突破1TW(AC)。
此次中标不仅体现了昆工科技在蓄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对公司当前的业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标项目与公司战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蓄电池市场的份额,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凡口矿在党建引领下,精心策划,坚守主业,全力以赴提升产能与效益。通过科学组织生产、优化掘进光面爆破管理、推进大修技改等工作,实现了全年稳产;同时,紧跟市场变化,抢抓机遇,调整生产计划,产销紧密衔接,产品热销。在选矿技术方面,凡口矿持续优化经济指标,铅锌综合回收率超过91.99%,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近日,榆林中心城区举行了氢能公交示范运营及新能源公交更新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贺湘如宣布车辆正式投运。这批亚星JS6108GHFCEV2氢能源公交车首次在榆林示范引入,投放于13路公交线路试运行,具有“零污染、零排放”的特点,单次加注氢燃料即可实现500公里续航,满足两天运营需求。车辆设计注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与安全性,采用高强度车身、环保阻燃座椅及多重安全防护系统。此次氢能公交的投运不仅为城市交通减排提供了新样本,也验证了氢能源技术在北方严寒地区的稳定性能,为大规模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2月11日至12日,氢能公司组织合作单位、设计院及测绘单位,对茂旗至包头市区氢气长输管道工程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现场踏勘。踏勘地点覆盖达茂旗、白云鄂博矿区、固阳县、乌拉特前旗及昆都仑区,管道全长约190公里,计划新建4座场站与5座阀室。踏勘内容包括复核阀室选址、穿越国道及铁路的可行性、地埋管线与风电场风机交叉重叠问题等。此次踏勘为后续工程设计、施工及协调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未来,氢能公司将继续推动项目高质量完成,助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日,中国电气装备的5兆瓦时电池舱产品获得船级社认证及多项欧标认证,具备出口条件,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该产品将多种设备集成于20尺集装箱,符合多项国际标准,具备环境友好、极简运维、多级安全、高效温控等特点。同时,通过远程监控和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智慧运维和预测性防护。近年来,山东电工时代通过加强海外研发、参加展会、走访渠道商等举措,推动储能产品在欧洲多国应用,加速国际化进程。
近日,晶科科技在云南楚雄州风电项目竞标中中标南华县雨露130MW风电场项目。凭借丰富的风电开发经验和专业团队,晶科科技在众多央国企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候选企业。雨露风电场位于滇中腹地,风资源优越,预计年上网电量约2.5亿千瓦时。此前,公司已与南华县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当地提供稳定电力支持。此次中标不仅彰显了晶科科技的实力,更为其在2025年风电市场的新一轮竞争中注入动力,助力我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慧博士®有色金属产业研究院,是中冶有色技术平台打造的有色金属产业市场调研与研究、价格与发展趋势预测、战略与投资分析的专业机构。研究院依托于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强大背景和行业地位,汇聚了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有色金属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专注于有色金属行业政策、技术、市场、生产、销售、运营、管理、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并以市场价格变化为核心, 构建贯穿产业链各环节的多维度数据体系,深度挖掘价格波动背后的数据逻辑。
阿特斯近日主导的IEC TS 63624-1 ED1光伏组件紫外诱导功率衰减测试方法获得IEC全票通过,填补了全球光伏行业在该领域的空白。阿特斯在组件耐湿热性能方面也表现出色,通过自主研发的可靠性保障控制程序,显著提升了N型高效组件的耐湿热性能。阿特斯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发现了新的湿热衰减模式,并在PVEL的2024年度产品认证计划中,阿特斯组件在加严湿热测试后表现优异,获得“Top Performer”荣誉称号。阿特斯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可靠性,推动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公布了2025年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的优选结果,共计450万千瓦的项目由蒙能集团、华润集团、隆基绿能和龙马集团牵头。此次工程旨在通过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治理沙化土地,遏制沙漠扩张。近期,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也启动了类似项目,呼伦贝尔市计划建设1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阿拉善盟则发布了竞选公告。新巴尔虎左旗的项目由华能内蒙古蒙东新能源有限公司牵头,总投资12.2亿元,建设30万千瓦光伏发电站及储能设备。达拉特旗也在推进类似工程,目标治理292万亩沙化土地。
天海工业旗下的天海氢能在新年伊始获得了一批390L+450L Ⅳ型瓶供氢系统的订单,这是继450L Ⅳ型瓶首批交付后的又一重大订单,填补了国内超大容积Ⅳ型瓶市场的空白。这批供氢系统采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满足了用户对长续航和轻重量的需求。天海氢能不断突破Ⅳ型瓶核心技术,完成了多项大容积储氢瓶的开发认证,并取得了国内外多项认证。新订单为企业注入了强劲活力,2025年公司上下将全力以赴拓展市场,奋力实现全年目标。
2月12日,通威新能源与金堂县签署“源网荷储一体化”及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协议,计划投资5亿元,打造四川首个跨区域示范工程。项目依托通威在光伏、储能等领域的优势,结合金堂的绿电资源和能源设施,推动能源管理智能化,助力园区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双方还将在“光储一体化”上深化合作,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协作,打造“零碳园区”。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完善“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助力金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为区域发展筑牢支撑。
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二期、三期)组件设备采购项目开标,英利成功中标,总规模为21.57MW,全部为N型双玻组件。项目位于天山北麓,环境恶劣,对组件品质要求极高。英利凭借丰富的高寒地区项目经验和高可靠性产品,赢得业主青睐。自2021年转型为国企以来,英利稳步发展,连续两年入围光伏组件年度出货量及中标量排行榜前十。此次中标为2025年创造了良好开端,英利将继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近期,中国能建在海外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日本,中电工程国际公司与富士集成系统公司签署高知储能项目EPC框架协议,项目规模40兆瓦/120兆瓦时,采用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建成后将提升当地风电、光伏消纳能力,助力日本“碳中和”目标。在菲律宾,葛洲坝广西工程局中标Banaybanay55兆瓦光伏项目,建成后促进棉兰老岛可再生能源发展。此外,还签约越南西宁省废物处理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当地废物处理能力,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润海光能近日与日本顶级异质结生产制造商达成合作,成功进军日本市场,标志着其全球化业务发展迈出重要一步。该合作不仅夯实了双方的合作根基,彰显了对彼此实力的高度认可与信任,还为润海光能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全球领先的异质结产品制造商,润海光能凭借其高效、稳定、耐久的产品已获得广泛认可。此次合作将为日本市场带来更高效可靠的光伏产品,润海光能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性能,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2025年2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名为“注液密封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22440824 U,申请于2024年3月。该专利涉及一种注液密封结构,包括顶盖板、密封胶钉和密封钉,密封胶钉由压紧基部、柱塞部和加压部组成,通过柱塞部与注液口的紧密配合实现密封。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厦门市,主要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注册资本超10亿人民币。公司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包括对外投资17家企业,参与168次招投标项目,商标信息137条,专利信息2452条,以及76个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