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能建在海外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日本,中电工程国际公司与富士集成系统公司签署高知储能项目EPC框架协议,项目规模40兆瓦/120兆瓦时,采用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建成后将提升当地风电、光伏消纳能力,助力日本“碳中和”目标。在菲律宾,葛洲坝广西工程局中标Banaybanay55兆瓦光伏项目,建成后促进棉兰老岛可再生能源发展。此外,还签约越南西宁省废物处理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当地废物处理能力,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润海光能近日与日本顶级异质结生产制造商达成合作,成功进军日本市场,标志着其全球化业务发展迈出重要一步。该合作不仅夯实了双方的合作根基,彰显了对彼此实力的高度认可与信任,还为润海光能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全球领先的异质结产品制造商,润海光能凭借其高效、稳定、耐久的产品已获得广泛认可。此次合作将为日本市场带来更高效可靠的光伏产品,润海光能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性能,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2025年2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名为“注液密封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22440824 U,申请于2024年3月。该专利涉及一种注液密封结构,包括顶盖板、密封胶钉和密封钉,密封胶钉由压紧基部、柱塞部和加压部组成,通过柱塞部与注液口的紧密配合实现密封。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厦门市,主要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注册资本超10亿人民币。公司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包括对外投资17家企业,参与168次招投标项目,商标信息137条,专利信息2452条,以及76个行政许可。
2月11日,中国铁建港航局完成了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的最后一台风机安装,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该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间首批通过审批的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海南西北海域,规划总容量1200兆瓦,一期工程容量603兆瓦,布置67台9兆瓦风电机组。项目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可向电网输送38.2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节约标煤115万吨,削减氮氧化物约1.4万吨、二氧化碳约299万吨,为海南自贸港和“清洁能源岛”建设提供绿色动力。
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已完成核准和用地批复,计划于今年6月动工建设。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选址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总投资约90亿元,规划建设1座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总规模为±500kV/6000MW,采用柔性直流单元并联建设,并配套450MW/90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可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项目采用“陆上集中规划建设,海上有序分步接入”模式,初期规模600万千瓦,远期可拓展至800万千瓦,相当于为200万户家庭供电。
2025年2月12日,深圳市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光明区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为从事电化学储能、氢能、光储一体等领域的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支持。政策涵盖重大项目投资、技术改造、产业空间建设、储能电站及示范项目等,资助力度最高达5000万元,助力光明区打造储能产业高地,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近日,中电(乐业)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亚军。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发电、输电、供(配)电业务及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包括太阳能、风力发电和储能技术服务。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与国投电力旗下国投广西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大能源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布局,助力我国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
2月11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与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扎铝二期工程建设、智慧铝厂设计、科研项目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旨在共同打造技术领先、绿色高效的铝电产业,助力内蒙古公司“绿色转型 七年再造”战略目标实现。
2024年,宁夏在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新增储能电站20座,累计并网47座,装机规模达471.9万千瓦/944.1万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五。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宁夏在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其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宁夏的储能建设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贝特瑞在负极材料领域拥有57.5万吨/年的产能,其中印尼一期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已经顺利投产,为公司的产能扩张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也拥有6.3万吨/年的产能,硅基负极产能更是高达5000吨/年,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
截至2025年1月底,浙江省电源总装机突破1.5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合计达5596万千瓦,首次超越煤电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这一转变标志着浙江能源结构优化迈出重要一步。
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刻。2月11日,在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公司成功举办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揭牌仪式,并同步启动了年产20万片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8.82亿元,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面投产。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近日在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外部供锂技术”成功延长锂电池寿命至1万次充放电,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这一技术为锂电池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星源材质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不仅限于电解质的生产。近期,公司与大曹化工株式会社及其上海子公司达成了合作,将利用其先进的聚合物技术加工半固态电池隔膜,并成为其半固态电池项目专用隔膜的唯一合作伙伴。这一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星源材质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新能源公司联合中标的沙特1.4GW光伏项目已进入执行阶段。该项目是沙特“2030愿景”及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约4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助力沙特能源结构转型。
近日,东轻熔铸厂成功试制出新型高性能铝合金铸锭,该材料具有高强、高韧、轻量化、耐腐蚀和优异焊接性能等特点,适用于极端环境,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高端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2024年,中铝西北铝挤压厂在成品产量和工艺技术上实现双突破,成品产量同比提高8.2%,挤压材综合成品率提升0.25个百分点。同时,工厂成功攻克6xxx合金棒材均挤融合生产工艺,大幅提升了大口径薄壁管材的成品率,为铝合金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澳大利亚矿产商South 32近日获得西澳大利亚铝土矿开采项目的联邦环保批准,该项目将支持Worsley氧化铝厂的持续生产,并开发新矿区,预计至少维持生产至2036财年,为铝土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华虹半导体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将在5.3亿至5.5亿美元之间,毛利率预计在9%至11%之间。华虹半导体保持了营收与产能的稳定,整体业绩呈现出逐季提升的趋势。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100%,在全球晶圆代工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山东一凡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年产32万吨再生铝合金材料项目(一期)近日竣工并通过环保验收。该项目利用现有设施启动备用设备,新增43万吨高品质铝合金棒产能,标志着公司在再生铝领域的技术升级和绿色生产迈出重要一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万基控股集团铝加工有限公司2025年1月实现产量2800吨,产值超9000万元,利润达200余万元,取得首月“开门红”。2024年,该公司板带产量累计20万吨,销量19.83万吨,铝箔产量3.4万吨,同比增长9.3%,全年利润表现亮眼,为铝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古泰新材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功能性薄膜材料、电子级胶粘材料以及异方性导电胶膜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型半导体显示、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以及陶瓷电容等关键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技术实力。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的电解铝技术连续入选多个国家重点技术推广目录,包括国家发改委《绿色推广技术目录(2024年版)》、生态环境部《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以及工信部《2024年原材料工业“二十大”先进适用低碳技术名单》。这一系列认可彰显了该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领先地位,为电解铝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汽车锻造铝合金车轮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宏鑫科技在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了汽车锻造铝合金车轮的全产业链,其生产的乘用车车轮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皮卡、各类高端乘用车和汽车改装市场。
2月9日,中铝集团与中船集团在上海举行高层会谈,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新材料开发、加强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将深化在科技创新、高端装备产业链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材料国产化替代和新能源利用,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海德鲁(Hydro)近日宣布,将以7800万挪威克朗收购电池回收商Hydrovolt剩余股份,持股比例从72%提升至100%。Hydrovolt专注于电动汽车和工业电池回收,通过提取铝等再生原材料,推动循环经济解决方案。此次交易预计于2025年一季度末完成,标志着海德鲁在电池回收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布局。
2月12日,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核心零部件项目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正式奠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核心零部件及500万只防扎轮胎的生产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
近日,迎瑞升铝合金压铸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入驻重庆大江科创城。该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智能化工厂,涵盖压铸车间、精加工车间及实验室,专注于为汽摩制造行业提供核心配套产品。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摩托车、汽车配件近20000吨,年产值可达10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印度国家铝业(NALCO)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实现了显著的财务增长,净利润同比激增三倍,达到158.3亿卢比。公司总收入也大幅上升至476.1亿卢比,显示出其在铝业市场的强劲表现和高效运营。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该计划尤为引人注目。其中,9个大型光伏项目将成为扩建计划的核心,总投资额高达49亿美元,预计总发电容量将达到4.67GW。这些光伏项目预计将在2027至2028年间陆续投入运营,为墨西哥的清洁能源版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