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价格如今来到了0.75元/W,还可能逼近0.8元/W。不过,这可不是价格“暴涨”,而是“价格回归”。就像三月的天气,变化多端,光伏行业也迎来了各种变化。隆基、天合光能等企业纷纷涨价,光伏朋友圈里涨价、缺货、毁单的消息不断刷屏。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
去年年末,光伏行业协会召集了一场行业自律会议,这成了行业反内卷的分水岭。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说:“自律不是责任感问题,不自律市场就没了。”于是,一线龙头和二三线企业都签了自律协议,从硅料到组件各环节都减产,开工率降低。硅料产量从2024年12月开始大幅降低,今年基本维持在9万+,硅片端产量减产也很明显。
龙头企业都调整了开工率。隆基绿能1月调研纪要显示,2025年1月是光伏市场需求淡季,公司以销定产,适度调整组件开工率。通威2月表示,云南和四川多晶硅基地复产计划未定。大全能源预计2025年硅料产量11万至14万吨,开工率约36%至45%。一季度光伏行业淡季叠加自律协议,各环节开工率和产量普遍低位。然而,政策变动打破了这一局面。
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4月30日前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以全额上网,之后政策调整。“430”成了抢装节点。2月9日,136号文件明确“新老划断”,5月31日前老项目执行现行政策,之后新增项目全部进入市场交易。“530”又是一个抢装节点。两个节点叠加,光伏行业掀起“抢装潮”,价格自然上涨。
抢装潮下,光伏组件价格突然上涨,有分析预测将重回0.8元/W。经销商甚至毁单,拒接低价订单。光伏龙头们借此调整排产节奏,提升开工率。通威股份表示,3月旺季来临,叠加政策落地和抢装预期,组件排产将显著提升。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企业也纷纷提升排产。龙头企业对组件价格走势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供需改善,价格有望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