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塔斯已成功与Inch Cape Offshore Limited(ICOL)——由ESB和Red Rock Renewables合资组建的企业——签署正式合同,将为苏格兰Inch Cape海上风电项目提供72台V236-15.0 MW海上风机。该项目装机容量高达1.1GW,即1100MW。
兰博基尼品牌首席执行官Stephan Winkelmann宣布,兰博基尼首款电动汽车的发布将推迟至2029年,原因是当前电动豪华跑车市场尚未成熟。兰博基尼计划在2025年或2026年之前不会全面电动化,而是从今年起推出三款混合动力车型。Winkelmann强调,兰博基尼将继续在意大利生产汽车,并且没有从大众集团剥离的计划。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研究人员在锂金属阳极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使用环保型中空纳米纤维作为保护层,成功地将锂金属阳极的寿命延长约750%。这项技术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瓜尔胶和水作为溶剂,通过环保静电纺丝工艺制造保护层,不仅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起火风险,为商用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对铅掺杂Bi2212单晶进行紫外线和可见光透射率测量,揭示了铋基氧化铜超导体Bi2212的光学各向异性起源。这项研究为更精确地研究Bi2212的超导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实现室温超导具有重要意义。Bi2212因其高临界温度而备受关注,但其超导起源仍是物理学中的未解之谜。通过透射率测量,研究人员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材料的体特性,为高温超导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近日,海宁市科技局正式公示了“海宁市2024年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名单,海得智慧能源“5MWh大容量高稳定液冷储能系统”企业科技项目经严格审核后成功入选。
经过9个月的辛勤工作,滨海区的滨阳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终于圆满竣工,并且已经全面接入电网。这个项目不仅是滨海区“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项目中的关键部分,还巧妙地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广阔的盐田,实现了盐光互补的绿色发展。这个项目的完成,不仅为电网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还对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森美(onsemi)宣布与Qorvo达成协议,以1.15亿美元收购碳化硅结型场效应晶体管(SiC JFET)技术业务及其子公司United Silicon Carbide。此次收购将增强安森美EliteSiC电源产品组合,满足AI数据中心对高能效和功率密度的需求,并加速公司在电动汽车电池断路器和固态断路器(SSCB)等新兴市场的布局。
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12月9日,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突破3000万度,建成电站245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9.21兆瓦。通过这些努力,采油二厂不仅替代了9200吨标煤,还减少了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推动了绿色发展。他们通过“光伏+”模式,构建了多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打造了综合能源利用示范区,用新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采油二厂还坚持安全和效益并重,严格把控光伏装机建设质量,确保了多个光伏项目的顺利推进,实现了绿色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有机结合,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极氪汽车宣布其7X车型在欧洲开启预售,标志着该品牌正式进军全球市场。7X车型自9月上市以来,凭借其先进的浩瀚智驾2.0系统和卓越的性能,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交付量不断攀升。极氪汽车已进入40多个国际主流市场,并计划进一步拓展至亚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AG)与锂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EVE Energy)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合作开发下一代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旨在为汽车市场提供全面、高性能的电池管理系统,以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优化成本效益。英飞凌将提供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在内的一系列芯片组,助力亿纬锂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实现更精准的监控、保护和性能优化。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电池故障诊断系统,旨在提前识别电动汽车电池的快速失效风险,为车辆乘员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该系统将超越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不仅仅测量温度和电压,而是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电池故障的早期检测,从而延长预警时间,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近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海得智慧能源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成功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再次获得国家级认可。
内蒙古天楹能源有限公司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产业园宝龙山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风光储氢氨一体化产业园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7.0亿元,旨在新建氢氨工厂及其配套设施,配置33套制氢单元,实现年制氢量6.5万吨,年合成绿氨45万吨。项目将依托科左中旗的风光资源优势,打造集发电、消纳、储能、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助力地区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推动现代低碳发展。
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与通辽市政府就推进2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及氢能产业链集群建设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共识,共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美锦能源于12月16日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的上线仪式,标志着中国氢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该平台将为制氢厂、物流企业、气体贸易商、加氢站和工业客户提供全面的交易服务,包括价格资讯发布、线上挂牌交易、线上签约与支付结算等。通过深度融合氢能产业与数字化技术,平台旨在促进氢能产业数据要素流通,提高交易效率,为氢能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在12月15日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我国明确了2025年的能源工作重点。核心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统筹能源规划,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确保电力安全,深化国际合作,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次会议强调了在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能源保供任务的重要性,要求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风险意识,确保能源供应稳定。
浙江健立化学和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项目均取得新进展,同时达州玖源新材料的碳酸乙烯酯和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传来新动态,新能源材料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在氢能领域,东风汽车集团作为央企代表,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力度推进氢能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双线布局,同时深入燃料电池产业链,逐步构建起一条完整的氢能生态链,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推进康保至曹妃甸的氢气管道工程,这可是个大项目。这条管道一旦在2026年底建成,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氢管道,不仅能够满足京津冀地区的氢能需求,还能大大推动这一地区的氢能一体化发展。管道全长超过1000公里,设计年输送氢气量达到155万吨,这将极大促进氢能的广泛应用,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隆基氢能最近在国际市场上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与欧洲客户签订了为挪威绿氢项目提供千立方级电解槽的订单。这个项目不仅标志着隆基氢能在海外市场的又一成功,也展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全球交付能力上的实力。预计到2026年,这些设备将助力电子燃料替代化石燃料,为全球气候目标贡献力量。隆基氢能的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体现了公司在全球绿色转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近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稀土焙烧矿连续浸出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通过改进现有的浸出槽体设计,显著提高了稀土焙烧矿的浸出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甘肃临夏东乡县迎来西北首条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总投资额达5.2亿元,标志着区域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重大突破。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征求《稀土湿法冶炼行业物料采样技术规范》和《稀土产品追溯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两项地方标准意见的函。这两项标准现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2日。
12月16日,甘肃临夏东乡县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聚阴离子NFPP)产线项目正式落成并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分两期建设,是西北地区首条万吨级钠电池材料产线,预计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11月,佛山的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达10.5亿元,同比增长47.1%。美世乐(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向塔吉克斯坦等国发运了一批重达8吨的锂电池组。该公司专注于光伏新能源和锂电池储能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负责人韦燕青表示,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司已扩展产能并加快了海外市场的开拓,目前出口国家和地区已增至50多个,出口批次同比增长约130%。为支持锂电池的安全高效通关,佛山海关积极优化检验流程,推行预约式检验服务,提升了通关效率,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一汽红旗与宁德时代及时代电服签署换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换电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包括市场推广、换电服务和换电电池的高效运营。宁德时代的EVOGO换电品牌支持多块电池包匹配组合,单个电池包模块可实现200公里续航里程,且换电时间在一分钟内完成,为红旗品牌巧克力换电车型提供技术支持。
吉利创新中心与霍尼韦尔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技术,推动绿色甲醇生产,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
干法制膜技术在固态电池制造领域的优势不容小觑。它通过省去溶剂使用,直接降低成本,简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符合绿色制造趋势。同时,这项技术能够确保电极材料的均匀分散,提升电池性能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精确控制电极厚度,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需求,为定制化生产提供灵活性。此外,干法制膜技术在制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有助于保持高离子导电率,为高性能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