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储能市场热度攀升,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加码产能。1月和2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分别达30GWh和31GWh,采招落地总规模超70GWh。同时,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标均价持续走低,1月和2月分别为0.500元/Wh和0.490元/Wh。为应对旺盛需求,企业加快扩产步伐。
3月20日,亿纬锂能宣布通过科创板发行50亿元可转债,用于储能和动力电池产能建设。其中,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主攻电力储能等场景。截至去年9月,亿纬锂能已锁定未来5年81GWh储能电池意向订单,客户包括华为等头部企业。今年2月,还与海博思创确定了2025-2027年度电芯产品战略购销关系。
3月15日,宁德时代公布在山东东营新增40GWh电池产能计划,项目将按“零碳工厂+灯塔工厂”标准建设。同时,福鼎生产基地5号超级工厂封顶,年产能达25GWh。宁德时代还计划在洛阳基地建设三、四期项目,预计2026年10月底建成投用。其产能扩张底气来源于庞大订单量支撑,2024年储能电池系统销量同比增长34.32%。
2月,赣锋锂电启动年产10GWh电池项目,涵盖储能锂电池等产品。1月,远景动力沧州电池超级工厂二期项目开工,规划年产能20GWh。瑞浦兰钧旗下兰钧新能源10GWh储能系统集成项目也在江苏淮安市开工。海外市场方面,欣旺达泰国工厂获批投资超500亿泰铢,瑞浦兰钧将在印尼投建电池工厂。
头部电池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产能布局,巩固市场份额。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国内储能市场,储能电池行业集中度(CR10)达94%,集成商行业集中度(CR10)达82%,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上升至85%以上。这表明储能市场的集中度仍在不断提高,头部企业优势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