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首条引水上斜井成功贯通,为2026年首台机组发电奠定基础。该斜井长360.719米,倾斜60度,洞径7.9米,施工中创新采用“定向钻+反井钻+人工扩挖”技术,攻克复杂地质难题,实现高精度施工。鲁山电站装机容量130万千瓦,建成后将承担河南电网调峰、填谷等任务,提升电网稳定性,助力国家储能战略和区域能源转型。
永泰数能参与的“恒逸文莱天然和可再生能源整合项目(SINAR项目)”成功交付,项目规模为24MW/24MWh,采用1P高功率储能技术,填补了全球市场空白。该项目位于文莱大摩拉岛,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也是“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永泰数能的储能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提升了供电稳定性,为海外市场展示了“中国方案”,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2月27日,三一硅能非洲铜矿微电网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由8MWp光伏、24MWh储能和3MW柴发组成,采用行业领先技术,年发电量超1100万度,可减少碳排放8200吨。作为三一集团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它标志着三一在海外微电网建设领域的重大突破,展现了高效执行力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
力拓集团近日正式完成了对阿卡迪姆锂业股份有限公司(Arcadium Lithium,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LTM,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代码:LTM)的收购,交易金额高达67亿美元。此次收购在泽西岛皇家法院于3月5日批准相关协议安排后得以顺利进行。
根据泰克资源与邦克山矿业现有的包销协议,邦克山的产出将用于补充泰克在阿拉斯加Red Dog矿的原料供应,以稳固其Trail地区的运营。泰克的这笔投资预计将助力邦克山矿山顺利完成建设,确保其在2025年下半年如期投产。
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云山动力凭借其技术实力,率先在大圆柱电池产业中实现量产,一期量产示范线日产能达到7.5万支46系列大圆柱电池。在投产仪式上,云山动力还发布了全新产品PSS电池,该电池旨在满足市场对更高功率、更广温域和极致安全性能的需求。
福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782辆,销量为7587辆,而年初至今的累计产销量也分别增长了126.46%和186.26%。这一数据无疑为福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地位注入了强劲动力。
根据协议内容,君正集团与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将依托阿拉善盟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土地资源,结合君正集团燃煤自备电厂掺烧、航运业绿色燃料需求以及资金和管理优势,共同推进这一绿色能源项目。项目将分两期实施,一期预计投资24.8亿元,二期预计投资168.8亿元。
公示显示,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携手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123990000元的投标报价,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紧随其后的是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其投标报价为149274291元。
项目是一个涵盖铝产业链全链路的综合性项目,预计年产出将达到50万吨电解铝及同等规模的高精度铝棒、铝板带箔产品。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座年产能不低于50万吨的电解铝厂、一座年产能不低于50万吨的高精度铝棒及铝板带箔产品工厂,以及一座年产能不低于1万吨的铝灰处理厂。此
海天股份此次收购的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导电浆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光伏银浆领域的代表性厂商,曾连续多年在全球正面银浆市场中名列前茅。而海天股份本身则主营供排水及垃圾发电业务,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了15.19亿元,同比增长18.95%。
据悉,该征求意见函明确提出了江西省2025年新能源利用率的目标设定。经过对全省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新能源发展趋势、电力系统承载力、经济性及用户承受能力的全面考量,江西省能源局拟将2025年全省新能源利用率目标设定为不低于95%。
沈阳康平100MW/4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即将于3月底复工。该项目是沈阳市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沈阳在储能技术应用上的重大突破。同时,沈阳正加速构建“储能-氢能”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千亿级集群,助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全国储能产业发展提供示范。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逼近1187亿元人民币。这一连串的数字不仅彰显了蔚来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也反映了投资者们对蔚来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韩国SK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公司SK On宣布完成与SK Trading International和SK Enterm的三方合并,正式以“全球电池与贸易公司”身份运营。此次合并旨在增强原材料采购能力和财务稳定性,预计合并后收入和资产将分别增至62万亿韩元和40万亿韩元。SK On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全球市场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2025年,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达成深度合作,锁定未来三年总计100GWh的电池采购量。此次合作不仅是强强联合的体现,更是应对行业洗牌、加速出海的重要战略布局。海博思创凭借自身在储能系统集成的优势,结合两大巨头的电芯技术与市场资源,有望在全球储能市场中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推动储能行业向头部集中。
丹麦可再生能源开发商Eurowind Energy近期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在罗马尼亚北部博托沙尼县开发一个1.2吉瓦的陆上风电项目,预计投资超过10亿欧元,计划于2031年完工。目前,Eurowind Energy的罗马尼亚子公司已获得该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并提交了电网并网申请,同时获得了初步的城市规划认证。此外,该公司还在罗马尼亚开发两个项目,包括一个6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和一个48兆瓦的风电场,预计2025年开始运营。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将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角色。根据公告内容,该集团将直接接手能投集团所持有的川能动力561,714,254股股份,占川能动力总股份的30.43%。此外,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还将取得能投集团持有的化工集团和能投资本的全部股权,从而间接控制川能动力的额外股份,总计达到728,515,405股,占川能动力总股份的39.46%。
该项目涵盖了风电、光伏以及储能等多个领域。具体而言,风电容量规划为45万千瓦,光伏容量为13万千瓦,同时配置了11.6万千瓦/4小时的储能系统。此外,项目还将建设220千伏升压站、68.84公里的输电线路以及220千伏降压站(负荷站),并包含一体化调控平台,以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
合纵科技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对两项正在进行的光伏发电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华能天津蓟州80MW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和“华能文水县6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实施终止。这一决策旨在优化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
在合资公司中,鑫铂股份将以自有资金出资2400万元,持有80%的股份;而南京诺尔泰则出资600万元,占股20%。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体现了双方对未来发展的共同期待,也充分利用了各自的优势资源。
在工厂关闭前,工人们曾发起长时间罢工试图阻止,但未能如愿。一些工人指责奥迪电动化转型缓慢,并专注于价格过高的电动车型。同时,欧盟设定的到2035年逐步停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的目标,以及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接受度不高,都导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乏力。
东鹏新材将更名为中矿资源(江西)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中矿新材”),而春鹏锂业则更名为中矿资源(江西)锂业有限公司(简称“中矿锂业”)。此次重组旨在优化集团的资源配置,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行业变革与市场挑战。
2025年3月5日,LG化学在韩国首尔电池储能展览会(InterBattery 2025)上宣布,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始量产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LG Precursor-Free)。该材料通过直接烧制定制金属,省去了传统前驱体制造步骤,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近日,哈密金矿的野马泉地质勘查项目在轰鸣的钻机声中正式启动,标志着这一由新疆有色集团和西部黄金共同推进的重点项目迈出了关键一步。该项目不仅在新疆有色集团和西部黄金的发展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更为哈密金矿的复工复产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发布2025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其中储能项目成为重要亮点。清单涵盖印江县木黄新光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中电普安300MW/600MWh共享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望谟县200MW/400MWh集中储能项目等15个储能相关项目,总规模超3.9GWh。
2025年3月6日,科力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针对固态电池核心零部件开展干法电极技术开发,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半固态、全固态及液态电池,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同时,科力远投资建设的井陉独立储能电站已成功并网运营,标志着公司储能战略的成功落地,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南区三期项目顺利竣工,标志着京津冀首个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质检中心即将全面投入使用。该项目作为氢能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紧随2021年北区和2022年南区二期的完工,进一步完善了氢能示范区的布局。2023年,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检中心落地南区三期,兴创公司各部门通力协作,克服了项目涉及学科多、施工精度高、管理难度大等挑战,建立了“专业互补、创新协同”的管理新模式,展现了团队的匠心精神。这一项目的建成,不仅为大兴区氢能产业筑牢了发展根基,也为区域氢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次新法规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出口许可的有效期限和申请流程。据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秘书长Dadan Kusdiana介绍,矿业公司在获得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的批准建议后,其出口许可的有效期将长达六个月。这一规定为矿业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操作空间。
2025年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宣布,我国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旨在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总规模近1万亿元,存续期长达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