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广东省河源市人民政府印发《河源市分布式光伏总体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到2030年底,达到400万千瓦。方案提出提升电网消纳能力,改善“大机小网”问题,清理“僵尸”新能源项目,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2025年3月11日,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决策顺利通过,标志着该电站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该项目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设计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和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计划2029年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30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建成后,电站将显著提升河南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025年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锂电正极材料长期供货协议。根据协议,LG新能源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向当升科技采购11万吨高镍及中镍等多型号锂电正极材料。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双方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反映了当升科技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强大市场竞争力。尽管协议中的采购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一订单无疑为当升科技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3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270万千瓦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该项目由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牵头,计划总投资135亿元,旨在建设一个集光伏、风电、火电和储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提供绿电约7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23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万吨/年,为内蒙古的绿色能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持。
2025年3月11日,埃及政府与总部位于迪拜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MEA Power公司签署了两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的容量采购协议(CPA),总容量达1500MWh。这两个项目是埃及首批此类储能项目,旨在增强电网稳定性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整合。项目包括位于苏伊士湾沿岸Zafarana村的500MWh电池储能系统和位于开罗以南约700公里的Benban 1000MWh电池储能项目。此次合作标志着埃及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实现其到2030年42%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吉林省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378亿千瓦时,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418万千瓦,同比增长24%。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推进电网转型升级、优化调度管理、创新储能技术等措施,有效支撑了大规模新能源电源的并网和消纳。这些成就标志着吉林省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10日,湖钠能源与华夏佳业在北京签署1GWh储能系统战略合作协议,涵盖多个储能电站项目,预计6月30日并网运营。此次合作包含100MWh钠离子电池系统,采用湖钠能源自主研发的钠离子电芯技术,具备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势。双方将深度融合资源、投资、供应链及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共同打造行业标杆项目,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商业化与规模化应用。
金风科技与ENGIE Chile合作,为其Pemuco风电场提供22台GWH182-7.5MW风电机组,该项目是智利Ñuble地区首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65MW,投运后能满足智利南部10万户家庭用电,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智利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80%,2040年燃煤电站全部退役。Pemuco项目风电机组获多项认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金风科技自2013年进入智利市场,秉持属地化战略,为当地提供高性能机组和解决方案,克服复杂环境挑战,推动智利及南美区域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气候治理。
根据 Rystad Energy 的研究,海上风电行业在经历 2024 年增长放缓后,2025 年将迎来复苏。2025 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达 19GW,行业支出约 800 亿美元。2024 年新增装机容量降至约 8GW,但创纪录的租赁拍卖浪潮推动了复苏,中国大陆占新增装机容量的 65%。2025 年总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 2024 年的 7.7GW、2023 年的 10.2GW 和 2022 年的 9.3GW。
3月8日,国源克州乌恰县300MW/1200MWh独立储能项目签约仪式在乌恰县举行。项目计划建设一座300MW/1200MWh构网型储能站及配套220kV升压站,总投资8.05亿元。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乌恰县将以该项目为标杆,持续优化投资生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推动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埃及政府与AMEA Power公司签署容量采购协议,部署总容量为1500MWh的两个电池储能项目,分别位于Zafarana和Benban地区。项目旨在增强电网稳定性,支持可再生能源整合。AMEA Power在埃及投资超30亿美元,开发太阳能、风电及储能项目,助力埃及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42%的目标。
涉县15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它是太行山腹地绿色能源转型的标杆。面对山地复杂地形,项目采用动态地形适配技术,智能排布高效组件,融合组串式逆变和气象大数据,破解了山地光伏的诸多痛点,实现年均发电量2.6亿度。作为河北重点能源项目,它年减碳21.5万吨,等效植树1200万棵,还探索“光伏+旅游”模式,与圣福天路融合,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该项目是天合智慧能源在山地场景的里程碑实践,其模式为全球复杂地形光伏开发提供了中国范本。
河南省焦作市首个10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多氟多100兆瓦时储能电站于3月10日成功投运。项目由深圳市多氟多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9000万元,占地4100平方米。该储能系统由多个电池仓体组成,年充放电量可达4260万度,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2508万元用电成本,减少26412吨碳排放。
中能建石家庄鹿泉区光伏制氢及氢能配套产业项目正在推进。3月7日,中能建电子采购平台连发五公告,涉及碱性电解槽制氢装置及电源成套设备、往复式压缩机、氢气隔膜压缩机及充装柱、球形储罐(含氢气、氧气储罐)、35kV三相双绕组电力变压器等货物采购。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石井乡,建设规模包括年产2600吨氢气、19820吨液氧,配套44.15MW/56.97MWp光伏新能源发电站、35kV降压站等,建设工期从2024年11月1日开始,计划2025年6月30日竣工验收。
金利华电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金利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拟向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采购一套500kW/2MWh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合同金额650万元,设备预计2025年3月交付。该储能系统将用于建设0.5MW/2MWh储能电站,旨在节约能源开支并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组,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3月10日,安徽广德市生态环境分局公示了广德裕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环评文件。该公司位于广德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制造与销售等业务。此次计划投资18.1亿元建设年产3GW莲花系列高效光伏组件及1GWPVT光热组件项目,购置设备,预计3个月完工,建成后将形成相应生产能力。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县域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协同发展对农村能源转型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但也面临储能设施建设滞后、协同机制缺失等问题。张强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导则,推行“一县一策”开发模式,设立专项补贴,统一技术规范,建立协同机制等,以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动能。
山东肥城利用废弃盐穴建设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总投资28.5亿元,年发电量可达8.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该项目采用中科院研发的先进储能系统,能量转化率高达75%。从10MW到660MW,肥城储能电站规模不断扩大,累计运行充放电700多次,实现变废为宝。山东新型储能规模已达717.7万千瓦,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
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在海拔5228米处投产发电,刷新我国光伏电站高度纪录。央视报道了该项目特点、建设经验等,展现了我国在“世界屋脊”建设新能源项目、保障用电的成果。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55亿千瓦时,能满足5万户家庭用电,节约大量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远东电缆凭借优异性能和国际认证,助力电站稳定运行,为改善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成为多领域建设的可靠伙伴。
德国电子燃料生产商INERATEC获得欧洲投资银行和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联合提供的7000万欧元资金承诺,用于在德国法兰克福建设碳中性电子燃料生产厂并开展研发。该厂预计2025年开业,年产2500吨电子燃料及化学品,包括电子可持续航空燃料。其生产使用生物源二氧化碳和绿色氢气,产品可实现碳中和,对航空等难以脱碳行业意义重大,有助于满足欧盟ReFuelEU航空法规要求。此次合作显示了EIB对INERATEC技术和电子燃料的信心及推动其成为化石燃料替代品的重视。
湖北省首个国家级氢能项目——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成功接电,这个项目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的项目,总投资34.37亿元,涵盖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姜桥制氢工厂是核心工程,年产量1800吨氢气,产值约6000万元,采用先进电解水制氢技术。这标志着湖北在氢能产业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
3月7日,国家电投发布宁德深水B-1区和福鼎B-2区两个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招标公告。宁德深水B-1区项目位于宁德霞浦东侧海域,离岸约51-56公里,水深48-54米,规划容量300兆瓦;福鼎B-2区项目位于宁德沙埕港东侧海域,离岸22-40公里,水深23-31米,总装机规模700兆瓦。两个项目招标内容包括外业工作、可行性研究、核准前及开工前工作等,中标人需办理项目核准及开工手续,承担所有工作和风险。
SOFIT-Z3叶片检修平台在越南平顺省风场成功应用,为当地风电运维带来变革。传统检修设备存在诸多局限,如检修距离长、安全隐患大等。而SOFIT-Z3凭借无锚电驱动支撑系统、防晃动夹持装置、自动调平系统以及可变形换位的篮体等优势,有效解决了大风机时代的检修痛点,提升了叶片检修的稳定性和效率,保障了风电运维的安全与高效。未来,该平台将继续以创新精神服务行业,助力风电事业发展。
新兴风电场项目位于云浮市太平镇和里洞镇,装机容量88MW。工程包括拆除旧设备,如46台Vestas V52-850风机基础、箱变基础等,同时新建11台8000kW风机及配套基础,改造场内道路和吊装平台。升压站部分老化设备视情况更换,新建110kV升压站接入六祖变。招标范围涵盖拆除、新建、安装、调试等工程,还包括老化设备处置。
2025年,分布式光伏行业因两大新政迎来巨变。上半年将出现抢装潮,但下半年或有短暂停滞期,新增装机规模与去年相近。光伏组件涨价明显,抢装潮刺激下,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但后续走势需看海外需求等因素。户用光伏需求可能因政策变化而降低,小微工商业光伏项目则迅速发展。分布式开发费大幅下降,X年送电站模式再次火爆,但用户需注意设备质量及运维问题。分布式配储从被动变为主动,开发企业需具备电力交易能力,智能化手段成为必备技能,区域化特征明显,开发动力集中在高能耗企业聚集、用电需求高的地区。
最近,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山西院在日本的山鹿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啦。这个项目在九州岛熊本县山鹿市,是光伏加储能的项目,能提升发电效率和稳定性,给当地提供绿色低碳电力。业主是日本一家有经验的企业,双方会深化合作,为后续项目打基础。这不仅是山西院在日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未来山西院还会继续推动新能源项目,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市场增长迅猛,中国企业凭借技术研发、规模效应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出货量位居前列。与此同时,韩系厂商如三星SDI和LG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下降。大容量电芯成为市场趋势,其优势明显,且下一代“500Ah+大容量电芯”研发量产推进迅速。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尽管贸易壁垒带来挑战,但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布局海外市场。
美国关键金属公司(USCM)在蒙大拿州羊溪矿床确认发现高品位稀土矿化,并含有大量镓元素。该矿床稀土氧化物品位高达9%,镓含量显著,为美国关键矿产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银X矿业公司在秘鲁西南部的新雷库佩拉达银多金属矿资源量显著增长,探明和推定矿石量较2022年增长18%。普拉塔矿床的银金属量大幅提升,显示出该矿区的巨大开发潜力,有望成为南美重要的银矿生产基地。
米拉索尔资源公司在智利维库尼亚地区的索贝克铜金项目取得重要勘探进展。初步钻探结果显示,波特罗东南靶区存在多金属成矿系统,矿体与大型物探异常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为索贝克项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