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除硫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移动床全干式脱硫除尘技术。
背景技术:
2.随环保政策的日益收紧,国家对烟气治理的要求日益严格。部分省市的地方工业污染物烟气排放标准对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以及烟气脱除白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颗粒物≤10mg/m3,二氧化硫≤10mg/m3,烟囱出口无白烟(白烟为烟气携带的液态水滴遮挡光线形成)。
3.目前,建陶企业烟气来源主要为窑炉燃烧产生的烟气,排烟温度一般为100-300℃。
4.目前绝大部分的烟气治理工艺为湿法。这种工艺需要加入水。湿法脱硫加入大量的水来溶解吸收剂,并用吸收剂溶液来脱除污染物,有以下缺点:(一)产生废水:部分加入的水与烟气接触,溶解烟气中的酸性气体、粉尘、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形成了具有毒性的废水排出系统外。该部分废水需要进行处理。
5.(二)产生白烟:加入的水有部分随烟气从烟囱顶部排出,形成雾滴遮挡阳光,视觉上产生了浓浓的白烟,造成视觉污染,会引发周边居民的投诉行为。
6.(三)影响监测准确性:在线烟尘监测为激光散射法,激光照射在悬浮颗粒中,产生散射,测量散射光强换算烟尘浓度。雾滴也会使激光散射,干扰监测准确性。烟尘浓度越低,雾滴浓度越大,干扰越严重。
7.(四)腐蚀周边建筑:加入的水有部分随烟气从烟囱顶部排出,形成大颗粒的水滴后沉降,腐蚀地面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8.(五)颗粒物去除成本高:单独湿法脱硫无法将颗粒物排放浓度降低至10mg/m3以下,需要额外增加高电耗的湿式电除尘器才能够达到颗粒物的超低排放标准。
9.(六)泵类设备多,旋转机械多,操作维护难度大。
10.由于具有以上多种固有缺陷,传统湿法技术正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干法脱硫技术。
11.如图5所示,现有的干法脱硫技术是:上料系统a,其基本流程为:将吨袋包装好的颗粒脱硫剂(圆柱体,直径4-10毫米,长度20-30毫米,采用石灰,粘结剂和造孔剂制备成的多孔粒状材料),由卡车运输至烟气治理系统区域,卸放在地面上。
12.地面上设置斗式提升机。操作员操作叉车,将吨袋叉起。将吨袋底部绳口打开,脱硫剂即落入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内,通过提升机送至原料仓,下料至原料仓内贮存。
13.原料仓底部配有下料口。下料后粒料经过皮带输送机送至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内,通过提升机送至脱硫塔塔顶部下料至脱硫塔内。
14.脱硫除尘系统
声明:
“钙基移动床全干式脱硫除尘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