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106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  
2023-09-14 17:24:49


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1.本发明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煤炭、化工、电力、钢铁、有色等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每年产生超35亿吨的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超620亿吨,主要包括冶炼废渣、尾矿砂、建筑垃圾、废石及工业粉尘等,其成分以含硅酸盐为主。

3.含硅酸盐固废的主要处置方式有提取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填充矿山采空区、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等。以上处置方式会产生以下问题:(1)回收有价金属仍会产生新的固废;(2)充填矿山采空区成本高;(3)生产建材运输成本高。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来,若能够加速硅酸盐矿物风化,增加其中营养元素含量,使其具有土壤属性,则能够为后续的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基质环境,利于含硅酸盐固废的生态修复。

4.含硅酸盐矿物含有丰富的磷、钾元素,但它们多以稳定的铝硅酸盐和磷灰石状态存在,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和利用。硅酸盐细菌是土壤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世界各地分布十分广泛。硅酸盐细菌能通过代谢产生有机酸、多糖而释放出可溶态的磷、钾、硅等元素,而且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和利用。土壤硅酸盐细菌不仅可挖掘土壤潜在肥力,还能加速硅酸盐固废风化成土进程,是重要土壤改良微生物。

5.硅藻的光化学性能与其全球所有雨林光合作用的总和相当,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生产量约占地球初级生产量的60%。硅藻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释放氧气,深刻影响着全球范围内c、n、o和si等重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许多硅藻可适应低浓度氮、铁和磷等高度贫营养的环境中,生长迅速,可用于贫营养环境的生态修复。硅藻死亡后其细胞壁中的矿物质在固废中沉积,经过成岩作用后可形成硅藻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利用硅酸盐菌将含硅酸盐的固废分解,释放出钾、磷及游离硅,再利用硅藻的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保存在尾矿砂中,实现含硅酸盐物料的快速风化,加速其向土壤转化的同时增加其肥力。

7.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1)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2)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注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与预先培养好的硅藻混匀,调节反应器中硅藻生长条件;(4)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含硅藻的固废与沥出的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富含营养且颗粒团聚的土壤。

8.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为含硅酸盐固废和/或含硅酸盐矿石。

9.进一步的,所述含硅酸盐固废为冶炼废渣、尾矿砂、建筑垃圾、废石及工业粉尘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0.进一步的,所述含硅酸盐矿石为长石、云母、橄榄石、绿帘石、辉石、角闪石、硅灰石、滑石、高岭石、绿泥石、蛇纹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1.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中k2o的含量 ≥1%,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中k2o的含量 ≥3%。

12.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粒径为1mm~200mm。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粒径为5mm~100mm。

13.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与菌液混合后,料浆质量浓度为1~50%。

14.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与菌液混合后,料浆浓度为5~3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盐菌包括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与其它微生物联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所述代谢菌的代谢产物或酶产物。

15.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盐菌包括胶质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菌;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的浸矿池中硅酸盐菌菌细胞浓度保持 ≥104cfu/ml。

16.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硅酸盐菌菌液细胞浓度保持在106~109cfu/ml。

17.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周期性浸出的条件为ph为4~9,溶解氧在0.5~9mg/l,浸出时间在1h~480h。

18.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周期性浸出的条件为ph为7.0~8.5,溶解氧在5~9mg/l,浸出时间在200h~480h。

19.优选的,步骤(3)中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细胞浓度 ≥104cells/l。

20.进一步的,步骤(3)中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细胞浓度≥2

×

106cells/l。

21.优选的,步骤(3)中加入氮、磷元素,控制其与溶液中硅的比例在1≤si:p≤32,1≤n:p≤32之间。

22.进一步的,步骤(3)中加入氮、磷元素,控制其与溶液中硅的比例在10≤si:p≤22和10≤n:p≤22之间。

23.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硅藻生长条件为ph为6~9,反应时间在1h~480h。

24.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硅藻生长条件为ph为6.5~8.5,反应时间在160h~360h。

25.本发明的发明原理:含硅酸盐的固废在硅酸盐菌与其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下,其表面形成一个胞外多糖、有机酸、菌体与含含硅酸盐的固废构成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的形式促进细菌细胞与矿物颗粒进一步接触,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矿物晶格层间域增大,硅酸盐、硅铝酸盐、部分碳酸盐从含硅酸盐的固废中逐步释放,改变了固废结构,释放出游离硅,与此同时硅酸盐晶格发生变形或崩解。硅藻能利用游离硅合成硅质细胞壁,为植物、微生物分泌的碳酸酐酶提供质子缓冲器,有助于碳酸酐酶有效的捕集环境中的无机碳,加速碳循环的同时将无机碳转

化为有机碳固定下来。硅藻死后,坚固多孔的细胞壁外壳沉于矿物中,可吸附尾矿砂中的重金属元素,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的原位固定化。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利用硅酸盐菌将含硅酸盐的物料进行快速生物风化。

27.2、硅酸盐菌促进含硅酸盐物料结构脆化的同时加速游离硅的溶出,溶出的游离硅被硅藻吸收利用,硅藻死后形成硅藻土,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含硅酸盐固废的快速土壤化,硅藻生长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增加碳汇。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0.实施例1(1)某钾矿场的斑状结构富钾采矿废石,矿石中k2o的含量为11%,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绢云母、碱性辉岩、绿泥石,破碎为1mm的砂石后倒入浸矿池;(2)调节矿浆浓度为5%,调节ph为6~7,接入对数生长期的胶质芽胞杆菌和环状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 ≥104cfu/ml),维持溶解氧在5~9mg/l,浸出时间为240h,待浸出液中成分趋稳后沥出风化后的废石,该废石中水铝石成分增多,利于颗粒团聚度升高。

31.(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该沥出液中溶解性硅盐和钾含量升高,加入氮、磷元素调节反应器中元素比,维持10≤si:p≤15,10≤n:p≤15之间,调节ph为6~7后加入预先培养好的硅藻,使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浓度为2

×

106cells/l,反应时间为240h,硅藻生长稳定后过滤反应器中的物质,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沥出的风化废石混合,增加废石营养元素含量。

32.实施例2(1)硅酸盐菌种子液制备:在250ml锥型瓶中加入100ml硅酸盐细菌发酵培养基,于28

±

2℃振荡培养168h备用;(2)取250ml锥型瓶,分别加入100ml硅酸盐细菌发酵培养基和粒径为1mm的砂石,调节矿浆浓度为6%,调节ph为7.0,然后接入硅酸盐菌种子液(有效活菌数为1

×

107cfu/ml),维持溶解氧在5~9mg/l,浸出时间为240h,待浸出液中成分趋稳后沥出风化后的硅酸盐物料;(3)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沥出液中加入氮、磷元素,调节反应器中元素比,维持18≤si:p≤22,18≤n:p≤22之间,调节沥出液ph为6~7后加入预先培养好的硅藻,使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浓度为1

×

106cells/l,反应时间为480h,硅藻生长稳定后过滤反应器中的物质,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沥出的风化废石混合,增加废石营养元素含量。

33.实施例3(1)某富钾页岩,矿石中k2o的含量为8.17%,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伊利石、石

英、白云母,破碎为1~50mm的砂石后倒入浸矿池;(2)调节矿浆浓度为5%,调节ph为7.0,接入钾细菌(有效活菌数 1

×

104cfu/ml),溶解氧在5~9mg/l,浸出144h后,浸出液中k2o的质量浓度为10.25~11.50mg/l,sio2的浓度为33.25~36.25mg/l,al2o3的质量浓度为9.00~10.50mg/l;浸出360h后,sio2的浓度为33.25~40.50mg/l,al2o3和k2o的质量则有轻微下降;(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该沥出液中溶解性硅盐和钾含量升高,加入氮、磷元素调节反应器中元素比,维持15≤si:p≤23,15≤n:p≤23之间,调节ph为6.5~7.5后加入预先培养好的硅藻,使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浓度为1

×

106cells/l,反应时间在480h,生成大量的硅藻,稳定后过滤反应器中的物质,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沥出的风化废石混合,增加废石营养元素含量。技术特征:

1.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2)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注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3)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与预先培养好的硅藻混匀,调节反应器中硅藻生长条件;(4)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含硅藻的固废与沥出的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为含硅酸盐固废和/或含硅酸盐矿石,所述含硅酸盐固废为冶炼废渣、尾矿砂、建筑垃圾、废石及工业粉尘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含硅酸盐矿石为长石、云母、橄榄石、绿帘石、辉石、角闪石、硅灰石、滑石、高岭石、绿泥石、蛇纹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中k2o的含量 ≥1%,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粒径为1mm~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含硅酸盐的物料与菌液混合后,料浆质量浓度为1~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硅酸盐菌包括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与其它微生物联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利用硅酸盐矿物的代谢菌,或所述代谢菌的代谢产物或酶产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的浸矿池中硅酸盐菌菌细胞浓度保持 ≥104cfu/ml。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周期性浸出的条件为ph为4~9,溶解氧在0.5~9mg/l,浸出时间在1h~480h。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硅藻反应器中硅藻细胞细胞浓度 ≥104cells/l。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氮、磷元素,控制其与溶液中硅的比例在1≤si:p≤32,1≤n:p≤32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硅藻生长条件为ph为6~9,反应时间在1h~480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先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再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加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然后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中培养硅藻,最后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土壤。本发明可利用硅酸盐菌促进含硅酸盐的物料结构脆化,释放钾、磷元素同时加速游离硅的溶出,利于硅藻吸收利用;硅藻死后形成硅藻土,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含硅酸盐固废的快速土壤化,硅藻生长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增加碳汇。增加碳汇。增加碳汇。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伟 张云 田森林 黄建洪 赵群 李英杰 宁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6/28
声明:
“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