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急冷塔。
背景技术: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由于危险废物具有有害毒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害特性,危险废物一旦产生,就必然面临着收运、贮存、处理、处置等环节。随着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立法的日益严格化,要求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过程做到安全,不构成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危险废物如得不到有效处置,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或大气产生严重污染,这种污染具有长期性、严重性、潜在性及难恢复、难治理的特性。
3.焚烧是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其利用高温使危险废物中可燃成分分解氧化,产生最终产物co2和h2o。经过焚烧,固体废弃物的体积可减少80~90%。但焚烧不可避免的产生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烟尘、重金属(镉、铬、铅、砷)等有毒有害气体,重金属难以降解,容易在土壤中堆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二噁英更是一种致癌物质,危害人类健康。
4.危险废物焚烧温度要求高于1100℃,焚烧时间不低于2s,危废中的有害物质得到了有效分解。但在烟气降温过程中,在500
?
200℃的温度区间内二噁英会发生再合成,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急冷塔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冷却,从而净化烟气中的二噁英,防止二噁英的再合成。烟气从急冷塔的顶部进入后会与急冷水进行接触,使烟气的温度降低,将烟气温度在1s之内从500℃降至200℃,由于二噁英在后续的温度区间内不会再合成,从而实现了焚烧烟气的初步净化,将初步净化之后的烟气再进行脱硫除尘处理达标后就可以排放入大气中。
5.在公告号为cn2049879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急冷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设有出气口和喷淋装置,所述塔体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塔体内部设有双盘管循环水系统,所述双盘管循环水系统的进出口从所述塔体顶部伸出后与外部水源连通。
6.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种急冷塔的雾化介质采用循环水或者独立引入的水源,其仅仅对急冷塔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而没有设计对急冷塔进行降温的措施,因此不能很好的实现快速降温,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
声明:
“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的急冷塔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